刘嘉泽献给老爷子的瓷器是一个青色的瓶子,乍一看像极了北宋汝窑瓷器,关注台上的很多人忍不住发出了小声惊呼。心说今天别冒出一件汝瓷来吧?听到台下的小声议论,看到老爷子小心翼翼的捧起瓷瓶欣赏,刘嘉泽得意洋洋的大声讲解:“阿公,这件是清代官仿汝窑器,天青花草纹鹅颈瓶,我跟了好长时间才从别人手里买过来的,专家鉴定过,是清代雍正时期官仿瓷器!”
哦,是清代官方的汝瓷,那不奇怪了,刘家老二要是能拿出真的汝瓷才是怪事!金国灭了北宋,汝窑成窑时间不过二十来年,便被战火毁去,到南宋时汝瓷就已经很稀有,经历八百多年世事变迁,全世界已知存世的北宋汝瓷总共不过六十七件半,而且绝大部分都在各大博物馆里,民间几乎没见过。因此从古代就流传一句话:“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老爷子一开始也吓了一跳,不过他看了几眼这个瓶子神色就缓和下来,知道是后世仿制,听刘嘉泽说是清雍正官仿,十分满意的点点头,说道:“很不错,这是件难得一见的精品,嘉泽你有心了,阿爷很满意!”
听老爷子的语气,好像不计较以前的事情了,刘嘉泽心说还是老豆这招好使,这上百万没白花。他特地朝刘星看了一眼,嘴角扬起一丝笑意,志得意满的退到一边。那眼神好像在说,让你小子整哥,哥现在不是照样得到老爷子夸奖了吗?刘星尴尬了,撞礼物这种小概率事件都会发生?而且还是李鬼撞上了李逵!今天还真是邪门了!他给准备老爷子的寿礼也是天青花草纹鹅颈瓶,外形跟刘嘉泽那件大同小异,只是小了一号,还有一点,他那件是真正的北宋汝窑器。刘星一开始想把自己准备的四件瓷器都给老爷子作为寿礼,但四件一起拿出来,好像太显摆了,干脆今天只准备出一件,其它三样过后悄悄给老爷子就行。本来在寿宴这种场合当做寿礼露个脸,价值更低的元青花可能会更合适。不过十几年前一件鬼谷子下山的青花罐拍卖出一千四百万英镑的高价,让元青花瞬间名声大噪。刘星怕在场有眼尖的人认出自己送的是元青花,太张扬了,他便准备了这件器型小一些的天青鹅颈瓶。这个鹅颈瓶不到二十公分高,也就一个巴掌大小,在四件瓷器当中是最小的一件,至少看上去没那么没那两个元青花大瓶那么显眼。本来没有刘嘉泽这么一出,他不动声色的把鹅颈瓶拿给老爷子,祖孙俩你懂我也懂就算完事了。但现在他再给老爷子献上鹅颈瓶,倒有些像是自己跟二表哥较劲的意思,到底是送还是不送?其他三件都放在家里,现在去拿也来不及了。老爷子八十大寿这么重要的日子,大家都精心准备了那么长时间,自己说礼物放在家里好像说不过去。而且还有一点,老爷子等他的惊喜可是等了好几个月。刘星拿到老余送来那几件古董以后,就把那颗夜明珠给了老太太。老爷子玩收藏那么多年,怎么可能不知道那颗夜明珠的珍贵?二老一开始都不收,刘星软磨硬泡下二老退了一步,说等老爷子大寿他再拿出来做寿礼。为了说服二老收下夜明珠,刘星就给老爷子透了个底,说等外公大寿的时候他还有更大的惊喜,老爷子现在肯定是满心期待,这礼物必须送!不管了,反正自己拿出的瓷器,估计除了老爷子认得出来,大家都不会认为自己送的是真的,最多以为跟二表哥的一样,是后世仿的,至于二表哥,他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吧!轮到刘星了,他硬着头皮把自己准备好的盒子抱了上去。老爷子打开一看,愣了一下,发现居然也是同样的一个天青花草纹鹅颈瓶,尺寸虽然比刘嘉润那件小了不少,但胎骨通透,器型古雅大气,明显不同于刘嘉润那件清代仿品。老爷子忍不住拿出来仔细端详,这时,靠近台子旁一张桌子站起一位老人,声音微微颤抖着问道:“刘老哥,我能上来看看吗......”这位老人是岭南著名学者,也是一位瓷器鉴定专家,跟老爷子关系很好,刘星跟着老爷子吃早茶的时候见过,知道这位老人的身份。他心说糟糕,可不能上千人面前表演自家兄弟打脸的闹剧!刘星急忙靠近眼里只有这件汝瓷的两位老爷子,小声说道:“阿公,赵爷爷,是不是改个时间再看?那么多宾客等着开席呢!”
二老秒懂刘星的意思,这事确实不太适合张扬,老爷子笑着说:“对,对,老赵我们再约,呵呵~~小星,你扶赵阿爷回去坐。”
老爷子说着把瓶子小心的装进盒子,抱在怀里不放。刘星想低调,但有人不让。刘嘉泽站在旁边一直盯着刘星的礼物,见到和自己送的是一样的天青鹅颈瓶,他嘴角抽了抽,想发表意见,但不太有把握,暂时忍住了。见刘星跟两位老爷子说了一句什么,阿爷就把那个瓶子收了起来,他觉得自己发现了真相。刘星那扑街仔送阿爷的碰巧是跟自己一样的汝瓷瓶,自己的是雍正官仿的高级货,他的应该是后来假造的仿冒品,难怪犹犹豫豫的半天不拿出来,现在又让阿爷不要再看,肯定是怕丢脸!哼哼,你敢跟我撞礼物,今天不让你把脸丟尽,我刘嘉泽跟你小子姓!不对,这小子也姓刘,没什么区别嘛!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这小子出丑!刘嘉泽装出一副好奇的样子说:“咦?四弟,我看你那件也像是天青花草纹鹅颈瓶哦,怎么那么快收起来了?你那件才有我的一半大,好像不太对呀?是不是什么特别的?再拿出来给我们看看吧?”
刘星轻描淡写的拒绝道:“不用了二哥,你那个是古董,我的就是个现代工艺品,别看了,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