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阿嬷搀着她,一步一步往山下走。
“奶奶,奶奶,家里来客人啦!”
“谁啊?哎哟,快先请进!”董氏就是这点好,不论什么时候,都不会在外人面前失礼骂孩子,虽然她有一瞬间真的想揍死黄圆圆。
“奶奶,这位老奶奶是买咱们家老宅的老奶奶,土房子扒了,新房子大家不会盖,已经住了好久草棚子啦!”
“哎哟!这天气蛇虫可多,草棚子不行的,大郎啊,老大家的,去把西厢铺上铺盖。”
“那就谢谢了!”老妪笑着对董氏道谢。
“哎哟,不客气不客气,来,先坐坐,老二家的,去端了晚食来。”
家里忙得晚,所以都会留些睡前再吃一口,有黄圆圆的空银保鲜,也不怕多做。
“多谢,姥姥,坐。”斗篷下的少年扶着老妪先坐,而后自己也坐下。
阿信踌躇不前,阿尼也不上前。
“都坐下吧。”老妪吩咐道,随后对着董氏道:“您别见笑,我们那里吃饭都是坐在地上围着锅子吃,不太习惯上桌子。”
“哦!各地风土不一样,就当在家,要是不喜欢,咱去院里坐地上吃也行。”
阿尼还没落座的屁股瞬间弹起来道:“好啊!好啊!阿姑,你人真好!很多人看我们坐在地上吃饭,都以为我们是叫花子,看不起我们。”
“外面还有太阳,阿破不能去。”阿嬷最头疼阿尼的话唠,闻言只想让他闭嘴。
“哦!那我们就坐在屋里的地上。”阿尼嘀嘀咕咕席地而坐,阿信的屁股还没沾上凳子,见状也往地上坐了。
“我这外孙,皮肤不好,一晒太阳就又痒又疼,所以也只能晚上透透风,白日里都得带着帽子。”
“阿姑好。”
“你好。”于氏端了吃食进来,见状不知道咋摆桌了。
“就摆在地上,再去拿个垫子过来给老太太垫垫。”
“不用不用,席地而坐就好。”
老太太笑眯眯起身也坐在地上。
“我自家也有孩子是不好见风的,所以在家里都随意,不用觉得别扭,你们慢慢吃,我去看看屋子收拾好没。”董氏道。
“劳烦了!”老妪点头。
“老奶奶,您尝尝这个包子,我给您盛汤,这个蘑菇汤是圆圆最喜欢喝的。”黄圆圆见他们不用筷子,都是手抓,估计炒菜吃着肯定不方便,就主动给大家盛汤。
“嗯!很好喝。”
“我阿嬷可比你奶奶大多了,你可以叫太婆婆或者太嬷嬷,你可以叫他阿尼舅舅,叫他阿信舅舅,叫我大舅舅,知道了吗?”斗篷少年喝光了汤,认真对黄圆圆道。
“哈?”
“快叫快叫,叫我阿尼舅舅,阿尼舅舅~”
“太嬷嬷~”黄圆圆只低声叫了一句,往老妪身边靠靠,总觉得这三个怪蜀黍不太好相处。
“诶!乖孩子,太嬷嬷给你礼物。”老太太高高兴兴掏出一个玉镯送给黄圆圆。
“叫我阿尼舅舅,我也有礼物给你!”阿尼急切道。
黄圆圆看看他,没吱声。
“嘿嘿,你饿吗?”阿信见她看过来递了一个包子给她。
“谢谢阿信舅舅。”自己的包子,我不算讨要礼物吧?
“为什么?为什么你叫这个呆子不叫我?”阿尼怀疑人生了。
“阿信舅舅送你这个。”阿信从手腕上摘下一串各种不知道什么动物的牙递给黄圆圆。
“圆圆不要礼物哒~”太丑了!
阿信失望的缩了缩手。
“圆圆喜欢阿信舅舅,没有礼物也喜欢阿信舅舅。”黄圆圆给他递包子,人家刚刚准备入口的包子给了自己呢~
“阿信也喜欢圆圆。”憨厚魁梧的阿信露出一口大白牙。
“嘘~”阿尼猛然一声尖锐的呼啸,院中刮起风来!
一只硕大的海东青落在葡萄藤架上长鸣。
阿尼招手,海东青扑朔着翅膀往堂屋来:“叫我阿尼舅舅,我送你海东青。”
黄圆圆内心翻了个白眼,嘴上害怕道:“阿,阿尼舅舅~”
阿尼从怀中递出一个骨哨给黄圆圆。
“这个你一吹,它就会来的。”
“可是,我要老鹰干嘛?他看起来很凶。”
海东青立马躺下,靠在黄圆圆身边装死,用头顶了顶,没顶到人,调整了角度,嗯,顶到了。
表示我一点都不凶。
“那你平时住哪里?”
海东青弹起来看了看位置,躺下,枕着黄圆圆的大腿:“我要住在你怀里!”
“那你住到柿子树上去吧!”
“啊?哦!”海东青蹦蹦跳跳出了堂屋,想扇翅膀,一看,咦?那不就是柿子树吗?又一跳一跳走了。
黄圆圆把骨哨还给阿尼:“谢谢阿尼舅舅,我很喜欢~”
阿尼???
“阿破舅舅!”
“叫大舅舅!”
“阿破舅舅!”
“大舅舅!”
“阿破舅舅!”
“修!”
“哎哟!圆圆还在这吃着哪?你们聊到哪儿了?”大白包子娇笑着进屋!
“你闺女不叫我大舅舅!叫盖房子的大舅舅。”
“哎哟!不就是舅舅么,圆圆叫。”
黄圆圆???
阿信和阿尼看了一眼包氏。
阿信低头:“真好看,胖胖的,怪不得闺女也胖胖的好可爱。”
阿尼嘀咕一句:“你们母女长的真像。”也低头继续吃饭。
包氏脚尖踢了踢黄圆圆的屁股:小祖宗诶,你把这几个人招家来干啥呀,吓死你娘啦~
“大舅舅。”黄圆圆抿了抿唇道。
“嗯!没礼物!”少年傲娇。
“没关系,圆圆不要礼物哒~”
一篮子包子吃光光,董氏一惊道:“我再去贴些饼子来。”
“不用不用,已经吃饱了。”阿嬷起身,黄圆搀扶一把。
“那,我带你们去前院看看,看看还有哪些需要添置的。”
陌生人来讲,董氏也有点尴尬。
“多谢。”
“这里是澡房,日常洗漱都在这里,这头水井,这样一压,需要用水的时候还是便利的,大灶平日都烧着热水,需要用就拿了木桶兑上就行。”
董氏一边介绍,一边将人带着往前头去。
于氏入了夏就住进了中院的西厢,前头整个西跨院只崔老头一个人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