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舒逸的印象中,自己的父母一直很幸福。
在当时那个年代,他们都是不可多得高级知识分子,在校园里面相知相爱。
或许是厌倦了城市的繁忙,他们离开故乡,来到了白露镇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乡镇,也在这里结婚安了家。
可好景不长,结婚后的他们发现彼此的观念越来越背道而驰。因为从前储存的收入逐渐消耗加上孩子花销的负担,父亲开始为每一笔柴米油盐酱醋茶精打细算。
他们开始因为一件新买的衣服吵闹,因为一顿饭菜吵闹,因为邻居朋友的借款吵闹......这种情况一直到有了舒成言才开始好转。
舒逸一直很感谢这个弟弟的出现,因为他自己的家才能缓和。所以在弟弟出生后,她比任何人还要关注弟弟,总是会在第一时间注意到弟弟的需求。
可这时候母亲病了,在她的眼里,舒逸不是她的女儿,而是父亲的小三。父亲告诉舒逸,妈妈得了产后抑郁症,让舒逸平常注意一点妈妈的情绪,尽量少靠近她。
舒逸照做了。
母亲有时候会清醒,和蔼的教导她读书写字,告诉她以后要成为一个优秀到耀眼的人,这样子以后就会拥有很幸福的生活。有时候却很阴郁,歇斯底里的让舒逸滚出她的家,甚至试图去伤害她。
舒逸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了3年,她以为母亲总有一天会好起来,所以她从来没有因为这些疏远过她。可母亲还是离开了。
她留下来净身出户的协议,两个孩子都没要。独自一人回到了在京都的娘家。
父亲从此变得格外焦虑,他带着弟弟试图去京都找她,可都被拒之门外,甚至被母亲的娘家人强行按着签下协议离婚。
弟弟就是在被赶回乡镇的路上丢的。
父亲找不到弟弟,从此也不再管舒逸,拿着家里仅剩的钱买了很多酒,每天都醉醺醺的躺在家中,饿了就去楼下垃圾桶翻东西,而舒逸则是由周围的爷爷婆婆一点一点的带大。
那时候她还想着,熬过这段时间,都会好起来的。
可最后父亲死了,死在一个冰天雪地里。被一个同样喝醉的人撞死的。
那个人家里赔了很多钱,舒逸也靠着这笔钱远离家乡生活到现在,也再也没有回到过家乡。
她对这个弟弟也早没了什么感情,以前多感谢他,现在就多厌恶他的出现。在很多个看不清五指的黑夜里,她都盼望着弟弟在外漂泊死去。
如果不是他,母亲就不会患产后抑郁,就不会突然离家出走,父亲也不会死。她的家庭就不会这样散了。
如果不是他,或许她就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
从回忆中惊醒,舒逸有些自嘲的笑了笑。
当时两车相撞那么大的火,都快要冲出天际,舒成言怎么可能还活着?
就算活下来,他整个人也肯定已经废了。
舒逸并不想现在和他继续争个高低,父亲死后的那笔赔偿款,足够她生活到自足的年龄。母亲也早早没有联系了。
如今的他们,不过都是被家庭所抛弃的可怜人罢了。谁又比谁生活如意呢?
哪怕他来找自己,也不过是抱着父亲的骨灰盒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