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咱们去山下看看去。”
哥哥疑惑地看着林立:“看什么去?”
"走吧,去了你就知道了。"
通隆山是一处风景极佳的景地,之所以叫通隆山,是因为在半山腰有一个南北通透的山洞,洞里有天然形成的钟乳石,最神奇的是在山洞的中间有一个巨大的石台,石台东西两边各有一块方石,传说是太上老君和玉皇大帝下凡时,坐在这里下棋留下的棋盘。
每年春天时,站在南侧山谷中,仰望通隆山巅,会发现岩壁上片片红云黄雾,甚是神奇,只有登上高处才会发现那是开得正艳的迎春花和杜鹃花。
而在通隆山的东北面,有一座观音阁,建在深山之中,密林重重,藏而不漏。有蜿蜒的石阶曲道穿林而上,半山上云雾环绕,有着南阁飞云的美誉,吸引了许多善男信女。
而县学就建在通隆山西南侧的小山丘上,山下一条玉饶河环山而过,中间是一片开阔的沙滩地,原本有一些建在此处的简易小食铺,如今都被大水冲得七零八落。
“小弟,你又在找金子?”哥哥凑在林立的耳边悄悄地问。
“哥,我不是在找金子,我要变出金子来。”
“小弟,你还会变金子?”
看看哥哥一副呆头鹅的样子,林立笑眯眯地说:“等着吧,这里很快就会变出金子来。”
王五赶车过来了,如意跳下车来,对他们说:“你俩是在学院还是回家?”
“回家,反正学生还没来齐,估计明天也开不了课。走,有大事要办。”
如意笑:“小宝又要办大事了。”
“那是。”林立踌躇满志地上了马车。
“五叔,咱先去杂货铺,买点冰糖去。”
到了杂货铺子,买了冰糖后,又买了糯米粉和红豆,然后到刘记粮铺,正好刘文采在那里。
“刘文采,你去找一下李乘风和李亭亭,就说我们回来了,晚上请他们来吃好吃的。”林立对刘文彩说。
一听有好吃的,刘文采抬腿就跑。
“有了吃的,恨不得连姓啥都忘了。”刘地主从里厢走出来,看到跳高跑得儿子叹气。
“刘伯伯,天大地大吃饭最大。”林立说道。
“听你这一说还真有道理。”
“民以食为天嘛。”
“对,这话说的太对了,民以食为天,我要去记下来。”刘地主转身又回了后厢。
还想问问牙刷作坊建好没有,结果这老爷子,为了这么平常的一句话,就什么都不顾了。
这对奇葩父子,绝了。
回了南街后,林立就和如意忙了起来。
先把地瓜糯米饼做出来,地瓜洗净去皮切成厚片,放锅里蒸熟后捣成泥,放入糯米粉揉成面团醒一会,红豆加入冰糖煮熟捣烂,团成球备用,面团等份分好,擀成圆皮包上豆馅,撒上芝麻,热锅放油,小火慢煎,熟后放进木盘摆好。
再拿两个地瓜切成滚刀块,锅中放油烧至七成热时,放入地瓜块炸熟,捞出控油备用,锅内放适量的清水,烧开后放入冰糖粉,小火慢熬成黄色时,将炸好的地瓜放入,翻炒几下出锅。
再端一碗凉开水,一起上桌。
此时,两个吃货小胖子都已经等急了,地瓜饼已经偷偷吃上了。
李乘风看到如意端上来的拔丝地瓜,也好奇了。忍不住问道:“这么香,是用什么做的?”
“地瓜做的,这道菜叫做拔丝地瓜,看着啊。”林立夹起一块地瓜,抻出长长的丝来,再放进清水中蘸一下,递到李乘风嘴边。
李乘风一下子躲开了:“我自己来。”学着林立的样子,夹了一块放进嘴里,眼睛立刻眯了起来。
林立正想把地瓜递给刘文采,李亭亭赶紧跑过来叫道:
“给我,给我。”张开嘴,跟个小燕子似的等着投喂。
林立递到她嘴边:“咬一小口尝尝。”
她听话的咬了一口:“唔,好吃。”又一口全吃掉了。
“亭亭自己吃。”李乘风不高兴地说,瞪了林立一眼。
关我什么事,双标。
要不是有事求你,我才懒得理你。
“李乘风,地瓜种子是你爹送我的,现在我种出来了,当初答应李县令还他两箱,一会你们走时带着。”
“太好了,等我回家就让厨娘做拔丝地瓜吃。”李亭亭一边和刘文采抢着吃,一边说。
刘文采咽下嘴里的东西说:“小宝,咱俩这么好,你也要送我一些。”
“放心吧,少不了你的。”
“那就行。”刘文采说完又去和李亭亭抢去了。
“地瓜好种吗,产量如何?”不愧是县令的儿子,看这问题问的,直击重点。
“特别好种,也不挑地,田间地头,山坡沙地都行,沙地种出来更好吃,非常耐旱,种植前浇好水就行。至于产量嘛,亩产三十石左右。”
“你说什么?三十石。”李乘风蹭的站起来,又怀疑地看着林立“你不是在吹牛吧?”
“你可以到我家去看看,真是的,我吹这个牛干什么?爱信不信,不信拉倒。”林立气呼呼地也加入抢拔丝地瓜队伍。
“我,我只是不敢相信,怎么会有这么高的产量?”
“哼,这算啥,我这是用刚开的荒地种的,如果是肥田,亩产五六千斤都不在话下。”
“五六千斤?”
“对,就是五六十石。”
“走,别吃了,去找我爹。”李乘风不由分说拉着林立就走。
“唉,你急什么,吃完再去嘛。”
“吃什么吃,你就知道吃,少吃一顿你又死不了。我爹这两天心情不好,让他高兴高兴。”
死小子,真想揍你一顿,看在你爹的面子上,我忍。
林立鼓着腮帮子和李乘风去了县衙。
“这是真的?太好了,太好了。”李县令双手握拳,一边挥舞着,一边在地上走来走去“这下子再不会闹饥荒了,老百姓可不会再挨饿了,如果在全国推广的话,可是一件利国又利民的大好事啊。”
就在林立被他绕的头晕眼花的时候,李县令停在他面前,抚着他的头问:“说,你想要什么,只要是我能办到的,就一定满足你。”
“强国有我。”
“什么?”
“哦,我是说我什么都不要,作为大齐子民,这是我应该做的。”
“好,好,强国有我,如果每一个人都这样想,大齐何愁不强。小子,好样的。”
“李县令,小子有一件事想问问您。”
“什么事?你尽管问。”
“我想问一下,学院山脚下的那块开阔地,卖不卖?”
“你想买?”
“我想买下来,在那里建商铺。”
“做买卖?读书不好么?竟想做买卖?”李县令眉头微皱。
“读书好啊,读书使我快乐,可是赚钱使我更快乐,互不影响。”
“好,那块地送给你了。”李县令大手一挥,林立白得一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