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公子可是民乐书院的夫子?”许庆之开口问道。
“掌柜的认识苏某?”苏长安疑惑的看着许庆之。
“苏夫子久仰大名。”许庆之见苏长安真的是民乐书院的苏长安后,一脸高兴的走了上来。
“掌柜的你这是?”苏长安不知道许庆之为什么这么激动。
“苏夫子的大名已经在整个泰安城传遍了。”见苏长安一脸疑惑,许庆之解释道,“苏夫子的励学篇,许某已经装裱挂在犬子的卧房里,时刻激励他读书。”
“要是吾儿有一日能够高中,这份功劳有苏夫子一份。”
“掌柜的言重了,贵公子如果能够高中,那定然是贵公子勤奋好学以及掌柜的教导有方。”苏长安微笑道。
“苏夫子谦虚了,要不是犬子不争气进不来民乐书院,不然许某还真想让犬子拜在苏夫子门下。”许庆之一脸认真的说道。
“掌柜的此言偏颇了,在苏某看来,只要一心向学,在哪都能成才的。”苏长安也认真的回答道,“勤能补拙,天道酬勤!”
“许某受教了,回去就这样教导犬子。”许庆之给苏长安行了一礼,苏长安也受了。
“苏夫子来曦梦书店是来投稿的?”许庆之说回了正事。
“对。”苏长安点点头,“苏某想问书店如何作价的?”
“本店有两种作价方式,第一种我们书店直接买下苏夫子的佳作进行售卖;第二种就是苏夫子与我们书店合作售卖。”
“第一种的好处就是不管书卖不卖的出,苏夫子你都是有钱的;坏处就是这种方式是一次性结清润笔费的,后续不管书卖的多好,都与苏夫子无关了。”
“第二种的好处就是如果书卖的好,赚的钱自然也多;坏处就是如果卖不好或者卖不出去,是一文钱也没有的。”
许庆之把两种方式的利害都给苏长安说的明明白白。
“第二种的分成方式是怎么算的。”苏长安对自己有信心。
“第二种分成的话,我能做主的就是七三分,我们书店占七成,苏夫子占三成,当然分成之前是要扣除书店付出的成本,剩下的余利部分才会进行分成。”
“想要更高的分成,就只能找我们书店的东家去谈了,许某能给苏夫子的是自己权利最高的分成。”许庆之带着歉意看着苏长安,“苏夫子有需要的话,许某可以帮你联系我们东家。”
“不用麻烦了,三七分还是许掌柜给苏某面子,苏某可不是那种贪得无厌之辈。”苏长安感谢道。
“既然这样的话,苏夫子把书稿拿给许某吧,咱们再签一个契约就可以去印书坊印书成册了。”
“书稿苏某暂时还没写。”苏长安有些尴尬的说道。
“这样啊。”许庆之有些为难的说道,“没有书稿的话,许某是没办法和苏夫子签契约的,这是书店东家定下的规矩。”
“是苏某考虑不周,还请许掌柜等旬日,旬日后苏某带着书稿前来。”
“我们书店随时都欢迎苏夫子前来。”许庆之笑道。
在书店待了一会后,苏长安就告辞了,心里想着要写哪本小说出来。
林曦来到曦梦书店,看着前方苏长安的背影,觉得有些眼熟,就在她思考这个背影是谁的时候,莺儿的声音响起。
“小姐,你在看什么啊?”莺儿好奇的顺着林曦的目光看去,却什么都没看见。
“你去忙吧。”被店伙计打断思路,林曦也不在想那个背影是谁了。
“没什么。”林曦摇摇头,走进了书店。
见到林曦,店伙计连忙过来打招呼:“东家,你来了。”
“你去忙吧。”林曦对着店伙计点点头,带着莺儿进了后堂。
“东家。”许庆之见到林曦立马迎了上来。
“许掌柜,今日有什么好事吗?”林曦好奇的看着许庆之,“今天的你居然带着笑容。”
“东家说笑了,小的每次见到东家都带着笑的。”许庆之微微一笑道。
“不一样的。”林曦摇摇头,没有解释什么,以往许庆之的笑容多是职业性的笑容,今天的笑容却是那种遇到了开心事发自内心的笑容。
“瞒不过东家,今天有人来送书稿了。”
“这份书稿潜力很大吗?给我看看。”林曦以为许庆之得到了一本好小说。
“没有书稿,是送书稿的人让小的很惊讶。”许庆之神神秘秘的说道,“东家你绝对猜不到送书稿的是谁,送书稿的是民乐书院的苏长安苏夫子。”
“苏长安?”林曦惊呼了一声,随后问道,“此人相貌如何?”
“苏夫子长得自然是丰神如玉了。”
“他是不是刚走不久?”
“苏夫子前脚走,东家你后脚就来了。”
林曦沉默了会儿,对于苏长安,林曦说不清自己对他是什么感觉,只是偶尔的时候会想起他。
“书店和他签的什么契约?”林曦问道。
“苏夫子选择合作分成,只不过没带书稿来,所以还没有签契约。”许庆之如实说道。
“给了他多少分成。”
“三七。”
“给他加到五五。”林曦下决定道,五五分成是她能够决定的最高分成,因为这个书店不是她一个人的,再高一点的分成,需要和另一个人商讨才能定下来。
另一边,苏长安离开书店后,在街上逛了一会,看到一家店开业,还在那儿凑了一会热闹。
李小茶要到下午才放学,苏长安也慢慢的往回走,脑中也在思考着要写哪篇小说,思来想去,最终决定了一篇小说。
接下来苏长安考虑自己的笔名了。
要不叫兰陵笑笑生?想到这,苏长安摇摇头,我苏某可是读春秋的,要不得,要不得。
苏长安绞尽脑汁想了一会儿,最后灵光一闪,要不就叫寒门书生吧。
书通苏,书生苏生,绝配啊。
至于寒门不寒门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可以在笔名上做一点文章。
确定了笔名后,苏长安加快了回家的脚步,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提笔写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