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最狠崇祯 > 第275章 捷报进京

第275章 捷报进京(1 / 1)

转头看了一眼崔应元,王忠笑着开口说道:“你也不必想太多,有的时候事情很简单,就是人心太复杂想的太多了,所以事情才变得复杂了起来。”

“是,王公公。”崔应元连忙低头说道。

脸上虽然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可是崔应元心里面却不敢,他心里面清楚这件事情绝对不会是这么简单。王忠是什么人?他能随便乱说话。

自己要是不多想,那才是真的完蛋了。

一个从小生存在宫里面的太监,一个通过尔虞我诈爬上来的人,他怎么可能会随随便便的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

尤其是在今时今日这个时候,这里面必有深意。

王忠看着崔应元笑着说道:“跟你说这些是希望你以后做事的时候有分寸,或许有一些交浅言深,不过我很看好你,希望你能明白。”

“毕竟咱们在西北也算是一起做过事,我还是希望你能路走的顺一些。”

“多谢公公。”崔应元听了这话之后,连忙恭敬的说道:“在西北这么长时间,我对公公十分的敬佩,公公所做的事情是我一辈子都不敢想的事情。”

“公公放心,回到京城之后,我一定也以公公马首是瞻。”

“不要这么说。”王忠摆了摆手笑着说道:“我们都是为陛下做事,为干爹做事,并没有什么其他的心思,这一点你要明白。”

“是,公公。”崔应元也一脸严肃的说道。

此时此刻他终于能松一口气了,事实上自己的猜想是对的,以前自己在京城当中也不是最聪明的,也不是最狠的,可是依旧能够在魏忠贤的人手当中混得风生水起,靠的就是这个。

虽然猜不到王忠要做什么,但是该表的态还是要表态的。

看王忠的态度就知道了,自己做对了。于是崔应元向前走了一步,开口说道:“公公,咱们回去之后是不是也写一份奏疏?”

“你倒是敏锐。”王忠笑着说道:“自然是要写的,把我们做的事情全部都好好说一遍,你也回去写,我们两个人到时候一起送走。”

“是这样的公公。”崔应元有一些为难的开口说道:“有一件事情想求公公帮忙。”

“什么事?”王忠有一些疑惑的问道。

“公公,你也知道我以前的身份。”崔应元有一些尴尬的说道:“让我写奏疏当然没有问题,可那是以前,现在我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写。”

“万一要是写错了触怒了陛下,不但前面的功劳没有了,可能还会连累公公。不如我把奏疏写好了,公公帮我看看,哪里有不妥当的,也好提点一下下官。”

王忠看了一眼崔应元,脸上的表情很严肃。

崔应元的意思就是他写完了之后让自己看一看,给他把把关,可是实际上王忠知道,就是在向自己纳投名状,可是他这一下子算是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了。

那是什么东西?那是奏疏,给皇帝的奏疏。

自己有什么权利去翻看,还甚至修,这件事情要是传出去的话,自己脑袋都保不住。你敢抢皇帝的活,你凭什么你以为你是谁?

批改奏疏那是内阁的活,最终批红是皇帝的活,别人抢一抢试试看。

你想干什么?难道你想当皇帝不成?你一个太监居然敢弄权至此,难道不杀你还留着你?自然而然的你的命就没有了,一点余地都不会。

王忠在宫里面可深知做事情一定要有分寸。

凡是牵扯到皇帝的事情那就是大事情,而且是要把分寸拿捏的死死的。他看着崔应元,叹了一口气开口说道:“你这个人有的时候很聪明的,有的时候又很笨。”

“奏疏这种东西也是我能看的?你要是写不明白就别写。”

说完这句话之后,王忠一甩袖子迈着步子向前面走了出去。此时此刻他心里面忽然有了一个想法,自己是不是做错了,崔应元这个人好像没什么培养的价值。

如此蠢笨,这点事情都理解不了,还能干什么?

看着王忠的背影,崔应元的脸上有一些无奈,可下一刻就化作了平淡。实际上他当然知道这一件事情犯忌讳,就是想看看王忠会不会答应下来。

如果王忠答应下来的这件事情就麻烦了。

做起事情来肆无忌惮,连皇帝的奏疏你都想抢着看了,以后我在他手下跟他的狗没什么区别,最关键的是很容易被皇帝给杀掉。

自己可不是王忠,到时候搞不好就是自己献媚王忠,到那时候除了死别无他路。现在看来眼前那个王太监还行,没有丧失理智,否则真的死路一条。

虽然被骂了一顿,但他的心情反而舒畅了不少。

即便是可能会给王忠留下不太好的印象,他也不太担心,这些东西以后都能弥补,有些东西也就只有一次机会试探而已,多了就没什么用了。

很快双方就写好了奏疏全部都快马加鞭的送到了北京城。

北京城最近的气氛有一点紧张,所有来往京城的人都知道京城出了一件大案子,锦衣卫那边秘密探知京城出现了一起人口拐卖的案子,闹得非常大。

十几个年轻的女子被人给拐走了,甚至还有孩子。

一时之间闹腾的人心惶惶,各个衙门拍到街上巡逻的人都多了起来。街上的泼皮都被抓了不少,锦衣卫那边的牢房里面都已经关了不少人。

走在街上的锦衣卫都比以往多了不少。

这件事情出了之后,皇帝大怒,责令锦衣卫限期破案,这些锦衣卫就像疯了一样的在到处寻找线索,弄得很多人干脆都不敢上街了。

这门口也到处都是锦衣卫,他们的目光非常非常的锐利,不时的就向人群当中扫过,看到走进来的嫌疑人也都会上去盘查。

坐在桌子边喝了一口茶水,赵四海有些无奈的开口说道:“我们什么时候开始?等了这么多日子再不开始我都不知道怎么办好了。”

“你着什么急?”万千冷笑的开口说道:“上面说没到时候的就是没到时候,到的时候自然而然就通知咱们了。”

“可这些日子不好过呀。”赵四海叹了一口气说道。:“我最近都不敢回家了,每天都有人上门,一方面是求情,另外一方面是打探消息,我是推都推不开门。”

“普通人也就算了,一般矫情的也不用搭理他们,可是有很多就是我的老上司,甚至是我得罪不起的,你说怎么办?就只能是推脱,有时连家都不回。”

“可即便如此,人家觉得你不回答我这个问题,躲着我,你就是不给我面子,这人还是一样得罪了。到了现在为了这个事什么好处没捞到,弄了一身骚。”

“你后悔了?”万千抬起头眯着眼睛说道。

“那倒没有。”赵四海摇了摇头,轻笑着说道:“富贵险中求,如果真能够博到富贵这个算什么?到时候那些人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你能明白就好。”万千笑着说道:“还有这件事情,以后不要再这么抱怨了,被别人听了去上报上去,咱们两个人都没好果子吃,到时候都吃不了兜着走。”

“我明白。”赵四海吐槽道:“我这不就是跟你说说吗?难道你还能把我给卖了不成?”

“那倒是不能。”万千冷笑的说道:“谁让咱们是割头换命的兄弟呢?”

赵四海听了这话之后也笑了起来。

这个时候门口突然出现了骚乱,只见几匹马从远处跑了过来,人群连忙躲闪到了两旁。守门的也是一愣,没想到这个时候还有人这么嚣张。

赵四海和万千也看了过去,结果一瞬间就收回了目光。人家背上背了一杆旗,一边走还一边大声的喊道:“捷报捷报。”

传信使,这种谁也不能挡,谁也不能查。

真要挡上去,让人撞死了都活该。

“应该是西北。”赵四海看了一眼信使之后,转头对万千说道:“西北的事情这么长时间了,现在终于结束了,朝廷很多人都在等这个消息。”

说着说着赵四海就发现有一些不对劲了。

刚刚情绪还不错的万千,此时表情已经变了,他整个人都很阴郁,表情也很难看。赵四海有一些不明所以的开口问道:“你这是怎么了?”

“我们有麻烦了。”万千低着头沉声说道。

“跟我们有什么关系?”赵四海有一些疑惑的说道:“西北那边的事情完事了对我们有什么影响,我们做自己的事情就好了。”说着说着赵四海也说不下去了。

显然在刚刚这一刻他也意识到了问题。

万千苦笑着说道:“想到了?西北那边的事情结束了,东厂和锦衣卫的人都要回来了。你觉得等到他们回来了,他们还会把这些事情让咱们来做吗?”

“东厂那边小王公公是什么手段?你心里面没数吗?”

“那可是心狠手辣的人,同时还是王公公的干儿子,他做起事情来可比咱们肆无忌惮的多了,另外崔大人也快回来了,到时候他把案子接过去,咱们怎么办?”

“咱们累死累活的干了这么长时间,就这么把东西交出去?你甘心吗?”

听了这话之后,赵四海的表情也很难看。他们两个人在一起这么长时间,查了这么久的案子,可以说是费尽了心力,都用了很多的资源。

为的就是将来有一天能够把案子办得漂亮,飞黄腾达。

可是现在刚到一小半资源都投进去了,但是还没到收获的时候。可是已经面临着被摘桃子的风险了,这谁受得了?

可能这都不是风险,人家回来一定会摘你这颗桃子。

谁让你桃树种的好,桃子又大又甜。你又没有能力护得住,到时候也怪不得人家伸手把桃子给你摘掉。

想到这里,赵四海咬了咬牙说道:“我们不能等了。我们要加快速度,在他们回来之前把这些事情全部都办完。”

“要不然的话,咱们兄弟费了这么大的力气,什么都捞不到了。”

万千听了这话之后也用力的点了点头说道:“行了,我们就这么办,现在回去好好准备一下,这几天我们就动手,绝对不能够等他们回来。”

“好。”赵四海用力点了点头说道:“我来安排。”

西北的捷报传回来了,赵四海和万千的事情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很多人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都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反应,心事都各不相同。

暂时看起来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只是各种各样的影响,以后都会渐渐显现。

皇宫大内。

朱由检看着走进来的王承恩问道:“脚步这么急,脸上还带着喜色,怎么有什么好事情吗?”

“回陛下,西北来捷报了。”王承恩手里面捧着捷报,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大声的开口说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朱由检听了这话之后,微微点了点头,随后就是良久的沉默。

朱由检心里面明白西北的叛乱,这只是一个开始,以后还会有麻烦,但这就已经是一个好的开始了,足够让他心里面很高兴了。

要知道农民起义是大明朝灭亡的很重要一个原因。

这一次自己扑灭了最开始的起义,还想办法迁走了一部分百姓,以后他们很可能造反的频率就小了,规模也没有那么大。

即便是有了自己可以仿照这次的办法继续安置。

虽然会花费一些钱和粮食,可是对自己来说这些都不重要,大明朝根本就不缺钱也不缺粮食。不过这些钱和粮食都在其他人的手里面,自己需要把他们从对方的手里拿过来而已。

这对自己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

尤其是这次西北之后,自己的地位肯定会不一般,手下的新军也证明了自己,回头就可以加大一些规模了。

想到这里,朱由检轻轻的松了一口气。

自从穿越而来自己的心里面一直都是带了压力的,而且还是非常非常大的压力。毕竟这是明末,自己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说不定什么时候这江山就完了。

天下分崩离析,大明朝葬送在自己的手里面,最后自己只能在眉山上吊。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

只是从现在的结果来看,事情终于有了转机。

这让朱由检心里面真的能松一口气了,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效的,能够看到转机了,自己真的能够挽救这个国家,挽救汉人的最后一个王朝。

没了清朝的捣乱,华夏就不会丢到那三百年的发展时间。

原本有机会成为世界霸主的国家,居然从区域霸主的位置上掉下去了,成为了耻辱的存在。谁都敢欺负,谁都敢瓜分,朱由检绝对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再发生了。

现在他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强大的希望。

自己一定要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比自己更有机会了,大明朝的底子这么厚,这种机会就不能浪费。

等到有一天大明朝会成为真正的日不落帝国。

想到这里,朱由检站起了身子看着王承恩,开口说道:“让内阁拟定赏赐,该有的功劳一定要封赏,绝对不要亏待着他们。”

“是,陛下。”王承恩恭恭敬敬的答应了一声。

“陛下,这是他们送来的奏疏。”王承恩将一份奏疏呈上来,同时开口说道:“这是孙大人和崔应元王忠联名的奏疏,请陛下过目。”

“他们三个人一起上的?”朱由检都有一些没想到。

伸手把奏疏接了过来,快速的看了一遍之后,朱由检脸上的表情就变得有一些古怪了起来,奏疏随便放着,陷入了沉思。

再这一份奏疏上,这三个人写了他们三个人的经历

没有发表什么看法,也没有说什么,只是把自己的经历像白水一样的写在了上面。朱由检知道他们这是不想影响了自己的判断,或者说不想让自己以为他们在影响自己的判断。

看了一遍之后,朱由检就明白了。

他们是想通过这些经历让自己分析出一些东西来,自己也的确分析出来了,西北那边的百姓过得很惨,富户们为富不仁。

最关键的是,那些读圣贤书的官员已经没有了同理心。

他们将自己和百姓分成了两个层级,百姓跟他们也没什么关系。他们甚至觉得百姓能够活下去都是他们的功劳,百姓应该感恩,而不是抱怨。

地方士绅和官员相互勾结,还有人在暗中图谋不轨,从西北就能够看得出来大明的情况有多严重,朱由检阴晴不定的看完奏疏,微微的叹了一口气。

刚刚的好心情并没有持续到现在,自己还是任重道远。

想了想之后,朱由检抬起头问道:“卢象升的捷报来了没有?”

“回陛下,已经到了。”王承恩低着头开口说道。

“呈上来。”朱由检点了点头说道。

王承恩点了点头,将手中的奏疏呈了上来。

朱由检拿过来看了一眼之后,脸上的表情终于好看了一些。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至尊弃婿 大明接班人秦天 人在秦时漂到失联 带着虎符当太子 大明建昌侯 从农家子开始的古代生活 奋斗在大明 桃花折江山 三国:开局秒杀一只军团 史上最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