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眼孙传庭,王忠摇了摇头,笑着开口说道:“孙大人就是心善,那些人哪有一个是因为好奇来看热闹的,我看全部都是心怀不轨,至少也是来打探消息的。”
孙传庭听了这话之后,也只能是苦笑。
他当然知道王忠说的是真的。
外面的那些人不可能是来看热闹,他们就是来打探消息的,想看看自己两个人在干什么。即便这样也不能够真的把他们给抓起来。
现在的西北已经经不起折腾了。
这些日子王忠抓了不少人,查抄了不少东西,在孙传庭看来,这件事情已经快要到极限了。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在官场上压着,早就出事了。
京城那边弹劾也没有用,再加上西北这边会出乱子,这才是关键。
如果再继续这么下去的话,很可能会闹出乱子来,一旦搞出大事情来的话,他和王忠就都走不了了。最关键的是剩下的一些人已经没有罪大恶极的了。
如果一层一层的刷下去的话,那最后就大家全都有罪了。
不能任由王忠在西北这么刷,所以孙传庭才拦着他。现在听到王忠这么说,孙传庭只能硬着头皮开口说道:“我们现在也顾不得这么多了。”
“他们这些人有什么想法就由他们去,毕竟他们也翻不起什么大浪来了。”
“咱们眼前最要紧的事情还是秦王,秦王那边不能够有任何差错。稍有差错,咱们两个人再想回京城恐怕就难了,所以这些人就先放过他们吧。”
王忠看了一眼孙传庭,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他知道孙传庭这些说辞,肯定只是表面的说辞,心里面肯定会有其他的想法。不过王忠也没放在心上,孙传庭说的这些不是关键,秦王府才是关键。
如果光论钱财的话,秦王府也是一块大肥肉。
何况因为这件事情得罪孙传庭,实在是犯不上,现在自己功劳也已经足够了,安安稳稳的回到北京城才是关键。
最多在回到北京城之前再捞两笔大的,回到京城拿到皇帝那里去献宝。想想除了秦王府之外,恐怕也没有什么更合适的了,这一次又来一次狠的。
两个人来到秦王府的时候,这里早就已经做好准备了。
秦王虽然脸色很苍白,身体也很消瘦。整个人看起来就像是生了一场大病一样,可是还是第一时间跑到门口来迎接了。
见到两个人之后,秦王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两人也不敢怠慢,连忙走了过来,一脸恭敬的开口说道:“下臣参见王爷。”
秦王也是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伸出手就将两个人扶起来,秦王一脸笑容的开口说:“两位大人也不必如此客气,两位大人驾临,秦王府可以说是蓬荜生辉。”
两个人对视了一眼之后,表情都有一些凝重。
比起之前的秦王,眼前这个秦王似乎变得更加的难对付了,看起来病病殃殃的,整个人都透着一股颓废和柔弱,可是却不像以前那样,那么容易被人看透了。
整个人都透着一股神秘,脸上的笑容看起来非常的真诚。
这种情况反而会让人觉得非常的难办,于是两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变得凝重了不少。王忠站在后面没有开口,点了点头让孙传庭上去。
无论怎么说,他是太监是奴婢,有些话不好说。
反而孙传庭是当臣子的,是文官,说起话来要少顾忌很多。他们两个人在来之前就已经商量好了,出面和秦王对答的就是孙传庭。
向前走了一步,孙传庭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开口说道:“王爷这话实在是谬赞了,我们两个能到王府拜会,能得王爷接见才是我们的荣幸。”
话说的很低,态度也十分的谦卑。
秦王看了一眼孙传庭,眼中闪过了一抹复杂的神情,他不是没有见过孙传庭。在这之前两个人也打过交道,可是自己却从来没有把这个人放在眼里。
一直以来自己都觉得他只是皇帝选拔出来的一个年轻人而已。
甚至是皇帝在没有人可用的情况下,随便找来的一个充人头的人。结果确实是恰恰相反,人家在西北把事情办得十分的漂亮,搬倒了那么多的人。
自己对这些事情却视而不见,觉得他只是巧合。
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自己是真傻,现在再看看人家的形势和作风哪一点不比自己当时强,自己当时怎么就鬼迷心窍了呢?
伸手搀扶住孙传庭,秦王一脸感慨的开口说道:“孙大人是陛下亲自选拔的大臣,这次西北的事情,本王也的确听说了一些,孙大人做的好,做的漂亮。”
“本王听了之后都替孙大人感到高兴,今日见到孙大人一定要留下喝杯酒,咱们不醉不归。”说完就拉着孙传庭往里面走。
王忠站在后面眼睛微眯,脸上带着笑容,神情不变。
可是此时此刻他的心里面却已经提了起来,自己之前得罪王爷得罪的太狠了,让他第一时间就选择了孙传庭,这就让事情变得有一些难办了。
一旦他们两个人勾在一起,自己再伸手可就麻烦了。
看着秦王的背影,王忠冷笑了一声,到了这个时候了,居然还不老实,还想用这种办法,真以为自己是吃素的,真以为孙传庭是吃素的。
一群人很快就来到了大堂,各自分宾主坐下。秦王也让人准备好了茶水点心,几个人刚想说什么,王忠便站起身子开口说道:“有一件事情我要说在前面。”
他的表情十分的严肃,神态也十分的认真。
秦王脸上的表情一变,显然王忠这一手是他没有想到的。于是连忙也同样站起身子开口说道:“不知道王公公有何见教?”
“不敢当。”王忠连忙开口说道:“我一个做奴婢的,哪里敢在王爷面前胡说八道。实在是情况有一些特殊,京城那边陛下来的信,前面就想给王爷看看,可是一直没有机会。”
“可是有旨意?”秦王一脸激动的开口说道。
皇帝的话就是圣旨,何况皇帝写了一封信过来,那么这封信就是圣旨,不管这上面有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
圣旨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叫做圣旨,一种叫做中旨。
两种圣旨想要区分也很简单,圣旨是经过内阁拟定,司礼监批红,然后下发执行的。是整个国家从皇帝到大臣们一起要执行的东西。
中旨,那是皇帝绕过了内阁和司礼监下发的圣旨。
说白了就是皇帝本人的意思,这种文官是可以拒绝的,这也是文官给自己搞来的一个特权,只有圣旨我接,中旨是不行的,哪怕是升我的官。
如果我接受了,那文官必定是一片声讨。
表面上看起来是文官有骨气。可实际上这就是文官在和皇帝争夺权利时期,文官获得胜利的产物,皇帝的权利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被剥夺掉了。
你想要下一封圣旨是可以的,但是必须要经过文官。
只有我们同意了,这份圣旨才有效力,如果我们不同意的话,那这份圣旨基本上就是一张废纸,到了下面,然后也不会有人去接。
当然了,这个政策仅限于文官,武将和太监是不行的。
这可能也是皇帝最后的让步,如果有武将和太监敢于不接旨,那惩罚可是非常严重的,直接就按照抗旨不尊来处理了。
藩王也一样,在他这里可不分什么圣旨和中旨,只要是旨意,那就要听,否则一个造反的名字就给你扣上了。
抗旨不遵,死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