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父母送到路口,转身就看见谢蕴跟在她身后,宋樱问,“你怎么还不去书院?”
谢蕴笑,“我怕你紧张,昨日特意告了假,今天就陪在庄子上等宋叔他们回来。”
“我才不怕呢!我娘是进宫接受赏赐,又不是进宫选秀,有什么好怕的?”
宋樱对父母二人进宫这事真的是半点不担心,他们大人总比自己要淡定一些。
而且张香兰虽然长得有点好看,最近治病救人太累了,又赶了路,脸色都是黄了,也不是那等绝色美人,不怕被皇帝看中。
所以没长成绝世美人也是有好处的嘛!
见谢蕴被她一句话说得嘴角抽了抽,就将手里的小册子和自制的炭笔一股脑的塞到谢蕴手里,
“既然都告假了,就帮我做记录吧!”
无论是红薯还是玉米,以后都会流入民间大量种植,宋樱考虑到老百姓们口口相传种植技术毕竟会有遗漏,所以就将种植过程中的流程用本子记录下来。
毛笔用着很不方便,何况有时候是在种植过程中突然的心得,过后就容易忘记。
宋樱就将细柳条放入铁盒中烧制成炭,又让谢蕴帮她做了笔管,用着虽然不及前世的硬笔,但是也能将就。
今日需要带着农人们去红薯地里翻藤拔草培土。
已经到了薯块膨大期,如果不及时翻苗培土,侧根上的小薯根就会抢掉主根的养分,影响收成。
翻苗培土也能减少虫害,刚好翻苗的时候可以施一次肥。
安排好红薯地里的事,又去玉米地里逛了一圈,见玉米已经快要出天花了,就让谢蕴在本子上记着,五天后来给玉米施肥。
去了玉米地,又去了棉花地,那几个棉农很是不错,宋樱稍一点拨,他们就将棉苗照料得很好。
宋樱满意地点了点头,见天色不早了,就背着小手去地里摘菜。八壹中文網
摘好的菜都交给谢蕴拿着。
回到院子里的时候刚好碰到回来的杨言书。
杨言书毕竟是农务司的佥事,不休沐的时候就在去农务司上职,所以他最近经常都住在城里,只是偶尔到庄子上来。
今日也是听说了宋樱爹娘的事,才急匆匆地赶到庄子上来。
见宋樱背着小手,步伐稳当,表情淡然,倒是有些意外。
他一直以为宋樱是个跳脱的姑娘,遇到事的时候很难冷静。本以为她得知父母进宫肯定会无比担忧,结果竟如此淡定。
倒是小瞧这个小姑娘了。
宋樱和谢蕴见到他,打了个招呼就回了她住的院子里,钻进厨房忙碌了起来。
等到宋功和张香兰回来,一桌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正等着他们呢!
宋功在自家闺女面前是个沉不住气的,拉着张香兰进了院子就大声嚷嚷着问宋樱,
“闺女,闺女,你猜猜皇上给了你娘什么赏赐?”
宋樱也挺配合他,抱着他的手臂撒娇,“爹,我猜不到,你快告诉我吧!”
宋功哈哈大笑,“皇上封了你娘一个神医娘子的称号,还特意赐了一块金牌呢!”
宋樱接过他递过来的金牌,见上面的确刻着神医娘子四个字。
然后,“就这样?”
宋功眨了眨眼睛,“不然呢!”
宋樱心想,“这皇帝也太小气了吧!”
不过也是,想当初她进宫就得到了个承诺,其他可是啥也没有得到,还被扣在这个庄子上种地。
想到此,宋樱就说,“算了算了,谁让我们宋家人就是这么大爱无私,格局大,不计较这些外物。”
张香兰将捧在手里的匣子递到宋樱面前,笑道,“别听你爹胡说,还赏赐了些珠宝首饰和一套银针。”
又指着外面,“那边马车上还有些娘娘们赐的东西,你爹怕你等急了,都没把那些东西搬进来。”
这次见面,宋樱明显觉得张香兰无论是说话,还是心态都变了不少。
她想或许是跟宋功无条件地支持她的事业有关。
前世张香兰有好几次升职的机会,都因为家里大人小孩生病,或者其他事情,而宋功又太忙,管不了家里,导致错过了。
所以张香兰一直很怨怪宋功,到这个世界后,宋功没有忙碌的工作,自然就将重心放在家里。
也有时间给张香兰准备浪漫,一起教养孩子了。
张香兰自然也软下了心肠,两个人本来就是有感情基础的,自然就越过越好。
所以婚姻还是需要经营的,双方都需要付出才行。
杨言书早已听到宋功的喊声,忙跑到这边院子里来,直道恭喜。
好客的宋功自然是留下杨言书跟他们一起用饭,拉着杨言书就进了屋。
谢蕴只得去安排仆人将东西搬进了屋。
宋樱给了些赏钱给那车夫,就和谢蕴回到屋里。
张香兰掀开摆在桌中间的陶罐盖子,一股鲜香立时飘入她鼻中,散至空气中。
宋功早就看清那道菜是什么了,却故意闭上眼睛吸了吸鼻子,
“让我猜猜,这陶罐里是腌笃鲜,肯定是我闺女看她爹最近都累瘦了,特意做来给我补补的。”
张香兰轻拍了他一下,“别装怪了,孩子们都饿了,好好吃饭。”
几人用了饭,天已经黑了,宋功却拉着杨言书说个不停。
只因他已经得知了皇帝的打算,要让宋樱留在上京,不仅要把红薯和玉米种出来,还要撰写那什么劳什子《农科全书》?
杨言书本来就因为带着宋樱上京,却让宋樱无法回到父母身边这事内疚。
现在他也没有办法让皇帝改变主意,只得另外想了个办法,
“要不宋先生,你们全家都搬到上京来吧!刚好我还有一处宅子空着,送与你,全家也能住得下。”
可不等宋功开口,宋樱和谢蕴就齐齐反对,“不行。”
杨言书和宋功都不明所以看着他二人。
张香兰也表示赞同,“两个孩子说得对,不行的,我们家怎么能要杨大人你的房子,我们要搬来上京,自然是自己买房子住。”
宋樱见她爹娘还真想搬到京都来,忙劝说,“娘,奶奶年纪大了,不适合长途跋涉,弟弟和妹妹年纪又还小,也不适合远途奔波。你和爹还是回福安县去吧!”
宋功眨了眨眼睛,“闺女,我怎么觉得你在赶我和你娘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