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奇迹投资的幕后操作之下,新加坡的这几家银行眼看就要撑不住了,这些银行大多数都与新加坡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如果全部被挤兑崩盘,新加坡的金融行业无疑将会受到重创。
新加坡政府也果断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一边全面压制舆论,命令网红大v和舆论媒体禁止报道98年的那场恶性事件,同时还让他们不得鼓动民众情绪,也不能报道华尔街金融大鳄的负面新闻,总之先把舆论压力降低到最轻。
针对几家银行发生的挤兑事件,新加坡政府宣布,所有要取钱的储户,都可以自由取出,银行的钱不足的暂时先由政府颠覆。至于人民币存款,新加坡政府将命令银行,按照1美元/6.5人民币的汇率,先支付美元或者新加坡元,给予储户们充足的让利。等到人民币贷款到回账后,再按照当时的汇率价给每个愿意的储户再兑换成美元。
这两套组合拳连消带打,非常从容地把奇迹投资制造的舆论压力化解于无形,同时新加坡政府派出特使前往华国中州市,与奇迹投资谈判。表示淡马锡财团可以让出渣打银行的股份,但是前提条件是,马上给新加坡的银行进行离岸人民币平仓,同时奇迹投资永远不能再到新加坡搞事情。
新加坡政府一边服软,一边强硬的态度,让李月祺有些诧异。其实新加坡政府也很无奈,新加坡是个小国,国内75%都是华人,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都是近些年华国的新移民。华国和新加坡血脉相连,同文同种,比如新加坡目前富豪榜的前十名中,有一半以上都来自近些年的华国富豪移民。
在2016年之前,新加坡可以说是一直坚决的和华国过不去的国家,甚至比那几个小国还要坚定。新加坡的元首就多次公开表示与老美站在一起的态度,曾经多次公开指责华国的一些政策,这一段时间新加坡是铁了心要跟在老美屁股后面当马前卒。
新加坡这种小国,尤其是其国内绝大多数还是华人,却整天在国际舞台上配合老美,和华国过不去,,华国当然感到非常不爽。
新加坡之所以能够如此猖狂,就是因为他能够扼守在马六甲海峡的咽喉,马六甲海峡是华国进口中东的石油,非洲的矿产,向欧洲出口货物,进行远洋贸易的必经之路。
但是风水轮流转,华国这些年在各个方面,都在强势崛起。尤其是去年7月之后,连老美都在华国面前退缩了,其他东南亚国家更加知道如何站队。
华国经济也在强势飞速增长,也针对新加坡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经济上釜底抽薪,一边和马来西亚合作,在距离新加坡150公里的地方,完全照搬新加坡的产业模式,兴建了一座与其产业模式一模一样的港口。这些都让新加坡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之前亲美的国策。
同时还时常传出,华国财团要和寮国合作,计划修建绕过马六甲海峡的运河。
如果说港口计划是伸向新加坡的让新加坡难受的话,那绕过马六甲海峡的运河就是斩断新加坡国运的刀,一旦运河建设完成,马六甲的航线还是就会被绕开,新加坡立刻就会被边沿化,成为国际的弃儿。
华国企业多次与寮国讨论运河的建设方案,这些就是明明白白地告诉新加坡,给我放老实一点,现在还只是收点利息,让你难受一下。如果再敢胡搞,华国碾死新加坡完全就像臭虫一样容易。
在来自华国的各种压力下,新加坡的身段立刻软了下来。2012年还还坚决表态要站在老美一边边的新加坡元首,到了最近几年,反而多次在公开场合力挺华国,甚至声称,要积极融入以华国为首的大中华区经济圈。
李月祺一直怀疑,新加坡元首是不是有法国血统,新加坡变脸的速度之快,也只有当年二战时的法兰西能够与之相提并论(日常乳法)。
如今奇迹投资在新加坡搞事情,新加坡也并非完全无法应对,淡马锡财团的资产比奇迹投资高太多了。而且新加坡是一个国家,他们有的是行政手段,限制奇迹投资在新加坡搞破坏。
可是他们的政府却火速来到华国与奇迹投资妥协,原因也很简单。奇迹投资的背后是华国,几天前那场汇率保卫战,就是奇迹投资代表的华国企业与来自欧美和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们的较量。
华尔街和欧美的游资在资金上远远强于奇迹投资,可是最后奇迹投资在资金耗尽的情况下依旧能够获胜,就是因为华国在关键时刻的出手。
新加坡是个靠着转口贸易和金融立国的国家,金融行业是新加坡的重中之重。
这些年李月祺突然崛起之后,几乎打遍了世界上所有强国。华尔街多次在在他面前铩羽而归。新加坡人再狂妄,也不会认为他们的金融体系,会比老美的华尔街还强大,他们的汇率体系,会比曾经纵横世界的日不落帝国还要靠谱。
虽然新加坡可以依靠行政手段,短期内制止奇迹投资发动的攻击,但是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道理。如果李月祺铁了心和新加坡过不去,那以他强悍的攻击力,随时可以把新加坡的金融体系搞得一团糟。
所以新加坡没等奇迹投资打上门,嘴上表示强硬但是身段却迅速服软,上门赔礼道歉的同时还送上了李大老板想要的战利品。
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换取奇迹投资不在新加坡搞事情的承诺。至于那几百亿的离岸人民币,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条件。
面对新加坡代表的态度,脸皮已经修炼的比城墙的拐角还厚的李大老板,一时半会儿之下也被弄得有些不好意思。
伸手不打笑脸人,最终李大老板承诺,只要新加坡不做威胁华国安全的事情,奇迹投资就不再对新加坡采取金融上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