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主任介绍完华国的产业布局,徐戎彻底的放下心来。
体系内有能人啊。
借着徐戎带来的这些新的技术,已经完成了未来五十年甚至于未来百年的计划,甚至还留下了足够的设计冗余。
徐戎的面容缓和下来,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
“华老,今天找您除了汇报工作以外还有一件事情还望您答应。”
“唔,说说看?”华老抽了口烟,神色悠然地说道。
“咱这个新一代的空天战机还没取名字呢,想着您能不能给我们题个字什么的?”
按照战斗机的一般研发流程,提前十年二十年就开始准备了,一直到定型以后才确定代号,这样才有机会找人题字。
可是没想到这次的空天战机的完成速度极为惊人,仅仅只用了常规战斗十分之一的时间就完成了。
完成速度如此惊人的情况下,根本就没有机会找领导题字,所以就一直拖到了现在。
“原来是这个啊。我还以为是什么事情。”华老明显松了一口气,他也怕徐戎再提出什么军令状来。
这段时间可为徐戎给捏了一把汗。
刚刚一听说徐戎有事儿找自己,华老心中就是微微一紧。
“这个空天战机的名字,我想想啊。”华老沉吟几分。
过了一会儿,华老眼前一亮:“徐小子,你搞得那个空天母舰是不是叫什么‘南天门计划’?”
“华老,您记性真好!”徐戎适时地拍了一下马屁。
“要不,你的空天战机就叫做‘鸾鸟’吧。”华老说道。
“鸾鸟?”徐戎有点懵。
一旁的沈老笑着道:“我们这位徐大部长在科学上的水平没得说,可是在这个文学上的造诣还是得加强加强啊。”
徐戎尴尬地挠挠头。
沈老接着说道:“鸾鸟是出自《山海经》中的神鸟,又称作是玄鸟,有种说法是见之则天下安宁。华老这是给你很高的褒扬了!”
徐戎尴尬地笑笑:“感谢华老,感谢华老,这没读过什么书,丢人了丢人了。”
“哈哈哈,你小子。”华老笑骂道。
“要是你小子都没读过什么书,你让华国乃至于世界上这些搞科研的是个是个什么想法噢。”
徐戎无奈,只能尴尬地笑笑。
突然徐戎像是想起了什么,又接着道:“华老,沈老,小子还有个小请求,您看?”
华老的心头又是一紧,但是面上还是平静道:“你小子,有话就说,有屁就快放。”
“我们这个空间战略部马上就要开始我们的第一个重点项目‘南天门计划’了,想在十天以后举行奠基仪式。就是没有重量级的人物能帮忙压场,想来想去就只有您二位能镇得住,所以不知道二位领导?”
“哈哈哈,你小子,我以为你又要提什么苛刻的要求了,原来是这件事情啊。我一定捧场!”华老豪迈道。
“领导去了,我也会去的。”沈老也面带笑容地说道。
两位领导都知道,哪儿是徐戎找不到压场面的人,只要徐戎放出风去有能量的大佬能出来一箩筐。
更何况徐戎本身就是这个能压住场面的人。
但是徐戎提出这样的一个要求,明显是向华老和沈老传递出一个信号,始终跟两位领导保持一致。
徐戎这小子啊。
智商超绝,这情商也是一流。
......
十天以后,文昌卫星发射中心。
整个空间战略部的人员全部到场。
连带着受空间战略部管辖的航天系统,还有可控核聚变系统的领导们全部齐聚在此。
不光如此,华老和沈老携几位长老全部亮相。
就连与徐戎有些许龃龉的孟老今日也出席了这场盛大的仪式。
这段时间孟老的日子并不好过,虽然席位还始终为他保留着,可是各项权力逐渐分流到了不同的长老手中。
知道内情的人都有些唏嘘,谁让孟老惹到了徐戎呢。
现在在最顶层的圈子里流传着这样的一个小道消息,宁惹长老,不惹徐佬啊。
今天如此盛大的场面,这说明南天门计划受到了整个华国最核心权力圈层的认可,至少在可见的未来,进军星辰大海将会是华国的国策。
黄仲策作为国内民营航天工业的龙头,在徐戎的的邀请下,特作为观礼嘉宾出现在今天的仪式上。
隔着远远地距离,黄仲策看着徐戎与众位大佬谈笑风生,有些唏嘘感慨。
谁能想到,这才过了短短三年多的时间,徐戎就从一个大学生成长为手握重要权柄并且与一众大佬平起平坐的空间战略部部长。
不仅如此,在徐戎的推动下,走向星辰大海成为了华国未来最重要的发展方向。
“感谢各位领导,感谢徐部长对‘南天门计划’的致辞和希冀,下面有请各位领导一起为‘南天门计划’培土奠基。”高副部长满怀激情的声音在全场荡漾开来。
显然,整个空间战略部对此都非常激动。
自从徐戎带着大家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完成了空天战机的建造和首飞,整个华国的高层全部对空间战略部刮目相看,再无任何一人敢对空间战略部的工作进行指摘。
所有人都感觉到了扬眉吐气。
跟着这样的领导,在这样的部门工作,真特娘的提气!
众位工作人员为在场的领导拿来了铁锹,众位领导围在一块石碑前合影。
这块黑色的石碑上影刻着华老亲自的题字,据秦秘书说华老这是把自己关在书房里,花了一天的时间写了近百幅字才从中挑选出最好的一副送给空间空间战略部的。
南天门工程。
下首一行小字,望徐戎带领整个人类走向星辰大海。
最后是华老自己名字的落款,还有时间。
所有人第一眼看见这奠基的石碑的时候心中都非常震惊,这是华老对徐戎的期许,相信他能带着人类文明走向星辰大海。
看着徐戎和众位大佬一锹一锹的给这块石碑培土,黄仲策恍惚间想起了那日在东北的小酒馆中两人撸串时聊起的那个话题。
哥伦布和郑和。
黄仲策在心中默默地念叨:“戎子,这次华国将不再会是郑和。500多年前,华国错过了大航海;500多年后的今天,华国不会再错过大航海。”
八壹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