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庆朝往事
见马腾和萧统的反应,罗不凡疑惑了:这里面肯定有故事!
马腾吊着嗓门问道:“您真的是大名鼎鼎的李存道先生?”
“大名鼎鼎没有,我李存道却是真的!”
李存道嘿嘿一笑,揪了揪雪白的胡子。
这老头看上去已是高龄,穿着打扮也是邋里邋遢,但筋骨强劲,浑身透出一股无厘头的刚强气质,精神也是抖擞。
这种状态,肯定是平常注重修心养身。否则,在庆朝这个艰苦的年代,根本活不到这把年纪,就算能活这么大岁数,也是浑身病痛。
“此老不凡!”罗不凡在心下又嘀咕了一句。
李存道丝毫不修边幅,嘎吱嘎吱地顺着雪地往前面走,身上还带着几根茅草。可他却一副浑然不觉的样子,也不将那茅草从身上拿下来。这世间,似无外物与他为殇。
“李存道是谁?很有名吗?”
萧晓璃好奇地盯着萧统,问出了和罗不凡心中一模一样的疑问。
罗不凡对庆朝这个时代知之甚少,要说这里的名人,他感觉萧敬算一个,称帝的楼千元也算一个,其他的名人,就完全不知道了。
而这个李存道,仿佛在萧统和马腾的心目中分量极重,那他会是何方神圣?
“呵呵,人活一世,名为代号,人人有名。有名无名,又能如何?有名者无名,无名者又有名,明明命名,却无名,命名明明,却藉藉无名,诸位何必惊讶!”
李存道淡看一切,骨子里透着一股快意和幽默感。
“不管什么名不名的,反正李存道李丞相乃是庆朝天下当世之名士!民间传言,得谋士李存道,便是得南阳躬耕之卧龙!”马腾眼睛中充满了艳羡。
萧统直接跳下马来,跟在李存道后面:“前辈,晚辈久仰您的大名,做梦也想不到会在今天,以这样的方式见到您,前辈既去柴桑,那我们就一同赶路吧!”
萧统内心狂喜,李存道要去投奔罗不凡,却是没看出来,罗不凡就在他的眼前。萧统这个小迷弟,早一步跟罗不凡认识,故而在李存道面前生出不少自信来。
不然,像李存道这样的天下名士,萧统会自卑的不敢上前。
“李前辈乃是丞相?”
罗不凡疑惑了,他若是丞相,那是哪里的丞相?
马腾激动道:“李存道前辈乃是先皇奉贤皇帝在位之时的前朝丞相。奉贤皇帝在位之时,李前辈为相,曾经提出了一件事关整个庆朝发展大计的事情,迁都陵城!那次提议,可以说震惊朝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惜,后来奉贤皇帝因为满朝文武大臣的不满,没能进行迁都。”
“不听李前辈所言,奉贤皇帝便被牵制,下一代鸿昭皇帝,就被害死!因此,才有此时的楼丞相称帝,庆朝天下大变,自此庆朝改姓楼!”
听马腾这说话的语气,实际上他对天恩皇帝并不服。只是,一朝君子一朝臣,他的顶头上司都愿意为天恩皇帝效命了,他也没有什么好说的。纵然身为大将,其实也不过是庆朝的一只蝼蚁,当庞然大物站在他面前的时候,唯有臣服。
当世有名将,但起杀伐之心者,竟然无有一人。
故此,庆朝民间也有传言,当世名将都是鼠胆之辈!
“迁都陵城是怎么回事?”罗不凡不解地问马腾。
马腾奇怪地看一眼罗不凡:“罗元帅,据在下所知,鸿昭皇帝在位之时,你是在北域辽城县为县令吧!既然是庆朝的官员,前朝迁都之事,你一点都没有了解?那件事情被传的沸沸扬扬,整个庆朝都知道。”
“咳咳!”罗不凡很尴尬,想想,那件事情既然跟楼千元有关系,那他就可以找到理由不知道,“迁都之事乃是前朝的事情,既然那件事情对楼千元不利,楼千元把持朝政之后,自然会拼命将那件事情压下来。民间谁还敢传?”
“更何况,北域远离天子,盗贼四起。跟山野土匪周旋还周旋不过来,谁还有功夫了解前朝迁都之事?”罗不凡把自己的孤陋寡闻说的理直气壮,马腾都服气了。
“既然你不知道,那本将军就跟你讲讲!”
马腾侃侃而谈:“李存道先生乃是当今最厉害的谋士,早在奉贤皇帝之时,他就看透了这天下的本质。楼家在京都的势力范围越发庞大,迟早都会威胁到皇权的统治。况且,京都靠北,气候恶劣,如果迁都东南,皇庭不但能受气候温养,还能摈弃楼家!”
“楼家的根基都在天京城以及附近的几个城池之间,正好皇庭也在这里。所以,宫廷外事,都要受到楼家的制约。楼家就像一只巨大的寄生虫,附着在皇庭之间。他们勾结朝廷命官,以权谋私,不但影响到朝廷的文武百官,就连皇帝都被一步步的控制!”
“楼家在京都根深蒂固,势力太大,就算是朝廷,也受不了他们的寄生!”
说到这里,马腾无奈的摇摇头:“呵呵,说起来那件事情很可笑,楼千元那个丞相之位,是以大量钱财利诱百官买来的!楼家有钱又有势力,文武百官都纷纷低头,这简直是庆朝皇庭最大的耻辱。”
“如果当初奉贤皇帝听了李前辈的建议,将京都迁到东南域,楼家的势力就被留在天京城,如此一来,就相当于摆脱了寄生虫。楼家想要并入皇朝那是不可能的,充其量也只能在天京城做一个土财主。”
“可惜,奉贤皇帝没有作出迁都打算。”
“随后,不仅仅皇庭被楼家渗透,皇朝也因为留在天京城损失了一位皇帝!”
提起此事,马腾一阵惋惜。
“马将军,这又怎么说?”
“呵呵,好说,不过说来荒唐!”马腾继续道,“在奉贤皇帝驾崩之后,其实继位的并不是他的儿子鸿昭,而是他的弟弟崇贤。那一年正是寒冬,奉贤因为天寒,旧病发作而死。死后崇贤继位,可崇贤身有痨病,最是怕寒,继位之时,就大病在身,快死了。继位刚刚七日,就在严寒的天气中暴毙。”
“那一天,大雪纷飞,京都的寒冷达到了极致。呵呵,两个可怜的皇帝,都是因天寒而死,实在可笑。而当此之时,东南域一片春光……他们该后悔不听李存道丞相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