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珏笑着,眼睛却在不停地张望着整个大厅,所有人都在热火朝天的吃着自己饭碗里的米饭,要不然就是同桌之间人边吃边聊打得火热。
“喂?你在看什么?”
苏珏当然不会承认自己在找情敌。
“没什么,吃饭的人挺多。”
小宝撅撅嘴,不满道:“都让你早一点来了,咱们连个吃饭的地方都没有......”
不过很快,小宝的抱怨就再也说不出嘴了。
因为,穆童给他打得菜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简直像一座小山似的,肉和菜都堆了起来,连杂粮馒头一人都分上了三个。
还好队伍后边儿没什么人了,也没有人站住来控诉这一切的不满。
牛嬢嬢看着面前粉嫩如玉,面容有些相似的两个小娃娃,心里头立刻就泛起了怜惜之情。
“让婶婶来看看,这就是童丫头的两个小孩啊!这个叫大宝,这个叫......小宝,欸哟哟,真可爱!”
面上的肌肤是难得的嫩白色,笑起来还能看见他们刷的干净的白色贝齿,大大的黑眸像是两粒葡萄似的,红色的嘴巴也水唧唧的,看起来恨不得让人抱在怀里好好亲一口。
最可巧的是,这俩孩子长得也有七八分相像,齐齐站在你前头简直跟照镜子似的,那感觉......奇妙极了。
“嬢嬢好。”穆童示意,两小孩乖乖打上了招呼。
他们知道的,这是和妈妈一起在小厨房工作的两个嬢嬢。
“诶,真乖!”
两个嬢嬢看着心里头羡慕,多好的两个孩子啊!看起来跟观音菩萨座下的童男童女似的,光是站在那里就自带“美颜滤镜”,这要是自家的孩子就好了。
可惜,她俩没这个福气。
给三父子打上了饭,穆童赶紧招呼着他们去那边坐下。
“那里!那里!赶快去抢座。”刚好有一桌子人吃完了饭,起身要走。
三父子乖乖巧巧,由苏珏领在前头,两个孩子跟在后面,走向了那空桌。
待到坐定,小宝尝了一口杂粮馒头,又喝了一口水。
“这馒头居然是甜甜的......”
他素来爱吃甜食,甚至顾不上过多的甜食会腐蚀牙齿,也就是因为面对甜的食物,他没什么自制力,所以才让穆童在家颁布了“限糖令”。
这下子又吃到这甜味的食物,还有一些意料之外。
大宝瞥了一眼没见识的弟弟,只知道吃。
又将视线看向一旁安静吃饭的父亲,“没找到人?下午还来不来?”
苏珏心底有些讶于这位大儿子的直接,他知道他在说些什么。
语气反而有些成熟的像个成年人,虽然他今年才刚刚要满十一岁生日。
“没找到,我们来得太晚了。”
正好和那人扑了个空。
大宝仿佛见到了与平时做事井井有条的相反的一个苏珏,他拿起筷子,用木筷夹起盘中的一块猪头肉,送入嘴里,慢条斯理的说道:
“我和小宝每天都要来。”
他不似弟弟那样迟钝,当然也听到过村子里流传的风言风语,也知道父亲昨日反常的举动是为了什么。
但找不找得到,不妨碍他带着弟弟来食堂蹭饭,不为别的,苏珏做的饭太难吃。
完美地阐述了那句“难以下咽”,甚至有过之而不及。
苏珏:“......”
小宝哪里知道哥哥和父亲打了什么哑谜,听到大宝说“每天都要来”,他高兴得要命。
“我愿意每天都来!”这么多菜供他挑选,像极了妈妈说的......自助?
而且,他分到的分量比别人都要多!他高兴极了,因为这种悬殊的待遇,他甚至多获得了一丝满足感。
大宝看着吃的满嘴都是菜汤的傻弟弟,又看了看那张脸上天生就带了几分肃杀之意的父亲,实在是想不通小宝到底有遗传到他什么。
“吃完啦!”
“吃完了。”
看着两人空荡荡的餐盘,连汤汁都被两人用杂粮馒头蘸着吃了个干干净净。
大宝:应该是遗传到了食量。
......
吃完了饭,时间也仍只是到了中午一点左右,吃完饭的视察队伍那行人齐齐走在田垄上,书记蓝正龙用手遮了遮那天空中太阳发出来的刺眼的光晕,这才勉强看清楚小河村农田的全貌。
低处来的一垄垄田地里,刚种下新一季的种子只是缓缓地探出了幼芽,辛勤的村民们不厌劳苦的一遍遍重复着简单却又费力的动作——浇水、浇水、浇水,这一大片的田种的都是整村人一年到头吃到嘴里的粮食——红薯和水稻。
“快些长大吧......快些长大吧。”带着村民们美好的愿望,挺过了灼人的气温,这些顽强的种子在一亩亩的地里长大发芽。
看着眼前的一幕幕,蓝正龙发出感慨:
“这么繁盛的景象,看着就叫人感觉到万物欣欣向荣的欢愉,真不错啊!”
来这里两三天了,在村长王耀祖和大队长张毅的带领下,蓝正龙已经逐渐熟悉了小河村全村的环境和地貌。
这块古时被称作为“潇湘”、“湘楚”的地界,小河村一面环山,大部分的地界则裸露在太阳的暴晒下,反观远处的大山,不仅水资源丰富,当你走在山脚边时,溪水冲击着山石,反而能给你一股清凉爽快之意,山间吹来的岚风带走了山里白色的雾气,让第一次来参观实地考察的蓝正龙也不得不叹其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按道理来说,小河村的未来发展是十分可圈可点、值得期待的。
小何皱了皱眉头,道:
“单论小河村的第一经济——农业的发展,几乎是到了一个全民参与的地步,虽然种地多、人力足,仍抵不过每亩田的产量不足,产出的粮食单单只够自己村里的人饱腹,但你要说往外头出产,那也只是勉勉强强,就更不用说小河村其他经济的发展了。”
来了这里这么多天,才发现这里的电力也没有普及,当然,要想所有村民都用上电自然是一件奢侈难谈的事情,但是令小何讶异的是,整个村里居然只有知青所一处地方接了电,其他村民对于“收音机”、“电灯”、“电风扇”这几种城里常用电器的态度更是避忌不谈。
为什么?是他们不想用电吗?是它们不爱在炎炎夏日里吹风听广播吗?
是因为电费贵啊!
不仅用不起电,每家每户都牵不起这根电线,更加买不起那昂贵的电器!
在小河村生活的村民们活活像是上几个世纪里退隐避世的“桃花源记”里出现过的村民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