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 章 互相牵制(1 / 1)

村长也笑的满脸的褶子,扶着激动的老叔公,对他说:“是啊!老叔公,你看这么多粮食,你想咋吃就咋吃,那气派的楼房,冬暖夏凉的多舒服,你也要住上了,你可得好好活着,多享几年福!”

老叔公是李家辈分最高的老人,又是岁数最大的老人,今年已经七十二岁了,还是精神很好,虽然干不动活了,但也能跟着操些心。

老人一辈子困苦,生活经历坎坷,是李族的定海神针,如今高龄,儿孙都很孝顺,现在又吃喝不愁,日子过得别提多舒心了。

“好啊!我得好好活着,看着你们把咱新庙村建好了,大家伙都过上好日子,我也跟着再享两年福,哈哈!”

陆宝珠对粮食的产量也很满意,这毕竟是经过农业科学家们呕心沥血研究多年,经过一代一代的改良才培育出来的高产粮种。

虽然和前世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已经足够了,要知道,古代的称一斤可是16两,相当于现代的一斤半过了。

新庙村种了有五百多亩地的土豆和红薯,全都挖出来,就像几座小山一样,这么多红薯土豆,数量惊人。

罗逸和陆老爷子还有村长商议后,以每斤3文钱的价格收购,派府衙和县衙的衙役用马车和牛车运到粮仓里妥善保存,留作明年的粮种。

玉米也等脱粒后,以每斤5文钱的价格收购,用作粮种。

这下子,新庙村每家都有了几十两到一百多两不等的收入,村民们都笑的合不拢嘴,感觉就像在做梦一样。

这么多银子,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

在青州府时,除去吃喝一年能有二两银子都是高收入了,还得吃不饱穿不暖的节省着,更有的人家别说有存款了,时不时的连锅都揭不开了。

现在,一下子都被这么多银子砸晕了。

最后,陆老爷子提议,小麦和稻子留下够自己吃的,也都卖给了罗逸,留作粮种。

今年的麦子和稻子同样丰收了,而且,村里的粮食个个饱满,绝对是好粮种。

顾县令和老大夫看着堆成山的粮食,心里不但有震惊,也有浓浓的喜悦,如此高产的粮食,若不是眼见为实,谁会相信啊!

顾县令作为一方父母官,虽然来自京城的世家大族,上任也才一年多,可是他对民生疾苦也是了解的,如此高产的粮食,真是颠覆了他的认知,此行真是见证了奇迹!

各家又把麦子和稻子也卖了不少,因为是按粮种的价格收购的,麦子6文,稻子9文,村民们的收入又增加了。

这么大的一个馅饼砸下来,村民们的脸都快笑木了。

要知道,在古代银子的购买力还是很强的,陆宝珠现在对大越朝的钱币单位也有了一些了解。

1两银子相当于10钱,100文铜钱等于1钱,而老百姓大多都是自给自足,粮自己种,菜自己种,养鸡养猪都是为了增加收入,给家里添置一些自己没办法做的东西。

如布匹,油盐,锅碗瓢盆水缸等物件,除了油盐是消耗快的日用品,如锅碗缸盆这些,有的甚至能用几代人。

衣服也是大人穿过小孩穿。

老话也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等到实在不能穿了还能做成鞋子穿,这就是老百姓的生活写照。

现在每家都有了这么多银子,心里都不踏实了,不知道该藏在哪里才安心。

陆家当然就没有这样的困扰,这么点钱,陆宝珠往空间里一放,就安心该干啥干啥。

*

收购了粮种,罗逸也要回去了。

下午吃过晚饭之后,罗逸郑重的向陆老爷子提出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想重金买下伤药的配方。

“陆阿爷,安王府驻守西北,关外异族一直虎视眈眈,虽然没有大的战事发生,但也小摩擦不断,边关将士时有受伤,伤药作为后勤军需,自是重中之重,好的伤药能使我大越将士减少多少伤亡,你也是知道的,所以,罗逸恳求陆阿爷,能否将那伤药配方买于安王府?”

说着,他身后的罗忠递过来一个小匣子,里面是厚厚的一摞银票。

陆老爷子怔楞了一瞬,忙推拒了罗逸递过来的木匣子。

“小王爷,那伤药陆家留着也无大用,若是能为我大越边关将士所用,自然是好事,也是我陆家的荣幸,岂能收小王爷的钱?”

“陆阿爷,万万不可,我替边关将士谢谢您老的大义,若您分文不取,罗逸于心难安,钱你一定收下!”

罗逸哪里能白拿这伤药配方,一定要给钱。

陆老爷子也觉得,能为边关将士做点事,也算是了却他心里的遗憾。

当年他在北境边关经历了大小十几场战事,有多少同乡和同袍因重伤不治而亡,当时那种悲痛,愤怒,无力到让人崩溃的感受,早已成为他一生的梦魇。

如今,他有机会有,有能力,为那些守护疆土的将士做点事,坚决不能收钱!

两人你推我让,僵持不下!

这时,一双小手接过了木匣子,从里面随意拿了几张银票放在桌子上,又把木匣子盖好,递给了罗逸。

“阿爷,云开哥哥,你们都别推来推去了,我觉得呀,这些钱就行了,这本来是好事,被你们搞得这么麻烦,真是的!”

屋子里的人都被她说的停了下来,最后老大夫拍板。

“行了,你们还不如一个小丫头,有啥好拉扯的,罗家小子,陆家以后有的是用你的时候,既然得了好处,你心里明白就好,回去告诉罗定邦那老小子,别总窝在家里,有时间也出来看看!”

“是,老先生,小子一定转告祖父!”

罗逸见洛老发话了,陆家阿爷也坚持不收钱,宝丫妹妹抽出来的那几张银票根本就微不足道,知道此事只能这样作罢,不过,陆家的这份情意,他铭记在心!

罗逸走时,让顾县令和里正,时常来看看这一茬粮食的情况,并告诉陆老爷子和村长,等收二茬粮食的时候他再来。

顾县令和里正自是满口答应,和村民们先送他离开。

现在,田里还有二茬红薯,再生稻和油菜,再生稻已经灌浆,最多半个月就能成熟,大家都期盼再生稻的丰收。

跟着收了半个月粮食的顾县令和县丞,都晒的皮肤黝黑,顾采薇也晒黑了不少。

顾县令和县丞对村里的玻璃烧制的情况也很好奇,陆老爷子便让陆老三陪着两人去南山看看。

回来之后,顾县令更是赞叹不已,他在京城都没有见过这样稀奇的东西,这在大越还真是开创了先河啊!

不过他知道,现在烧制出来玻璃都有用处,村民们暂时还没有时间和精力烧制更多,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送走了罗逸和县令里正,小胖子也跟着走了。

顾采薇恋恋不舍的和陆宝珠告别,顾县令答应以后有机会再带她来玩,她才带着陆家送给她的一对小兔子,和几筐子新鲜蔬菜还有草莓走了。

村民们又卯足了劲开始完善村庄的建设,修围墙,修牛棚和兔棚,用白灰抹墙,安装门窗。

地下室被当成了现成的地窖,自家留下的土豆红薯都被收进了地窖。

玉米也经过晾晒运到了家中。

吃过晚饭以后,村子里都是全家老小一起搓玉米,要赶着在收再生稻时,罗逸再来拉粮食,要把种子搓下来,等罗逸拉走粮种把钱拿到手,心里才能踏实。

秋收是喜悦的,也是超级忙碌的。

大家还要抽空收拾种在田埂地头上的花生,葵花,高粱和麻籽,别看这些杂粮也就在地头上稀疏的种了一些,产量可不少。

今年村民们还跟着陆家一起种了洋姜,这也是一种高产的粮食,听陆家人说,这东西能做菜又能当水果吃,冬天腌制成泡菜或者咸菜也好吃。

看着挖出来的成堆的洋姜,村民们都是喜出望外,这东西也就是在靠自家田地的沟渠边种了一些,也没有占用田地,想不到收获也不错,冬天又多了一种蔬菜,真是太好了!

*

回到白马关的罗逸,向爷爷和父亲禀告了收粮事宜。

“爷爷,父亲,云开此去枣县,已将高产粮种悉数收入官仓,让府衙和县衙入库妥善保管。”

说完又让罗忠提进两个大筐子,一个筐子里是土豆和红薯,一个筐子里是三个布袋。

打开后里面是玉米,小麦和稻子,这几种粮食都颗粒饱满,不同于往年收上来的干瘪粒小,一看就是好粮食。

土豆和红薯表皮一层泥土,虽然看着不起眼,但个头都挺大的,一看就是能饱腹的好东西。

老安王父子围着两个大竹筐转了几圈,又上手摸了摸,老安王直点头。

“嗯,不错,一看就是好东西,种地之人也是下了大功夫,才能有如此饱满的粮种,你做的好,有了大量的高产粮种,明年我西北将不再有食不果腹之人。”

“父亲,你的意思是?”安王抬头看向老王爷。

“不错!”

看出儿子的想法,老王爷转身走到桌案前坐下,才开口说:“我准备明年先在西北大量试种,若种植成功,再向皇上禀报,让朝廷大量推广,这朝廷不是皇上一个人的朝廷,朝中百官互相牵制,为了各方的利益你争我夺,今年所收粮种有限,禁不起折腾!”

“是,父亲,孩儿明白了!”

安王也明白了其中的利益牵扯,同意了父亲的决定。

“云开,你可明白?”

老王爷看向孙子,问道。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错轨的爱情 快穿之拯救男配指南 冷情老公找上门 先婚后爱:顾先生给小作精撑腰了! 八五年代发家记 离婚后,团宠千金轰动全球了 恶毒女配在赘婿文里艰难求生 彪悍村姑:战王的锦鲤狂妻 契约宠婚:前妻离婚无效 甜宠无度:总裁追妻99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