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歌一家进城的时候,可费了好大的劲,因为打开的小门没法直接让牛车过。
牛可以进去,但板车却卡在外头,得将板车卸下来,斜着抬进去。
至于板车上的东西,也得靠人力扛进去。
这个时候,和人口兴旺的段家同行的好处再次体现了。
段家来了好几个大小子帮苏晚歌一家背行李。
板车是柳强和林仲远抬进去的,苏立国倒是被分了个轻松的活,负责牵牛进去。
等大家连人带物都进城后,苏段胡三家都松了一口气。
进城了,意味着不用担心被拒之城外了。
不过,进去后,还只是最开始。
里边有衙役负责登记进城的情况。
如果是徐州人,核对路引户籍相关资料后就能直接放行。
比如段家人,他们可以直接回自己的祖宅,也不用办理后续其他手续。
因着所有人能进城,林仲远和柳强便没有借用段家人的身份,这倒给段家少了点麻烦。
可能是之前有人这么干,现在衙役检查资料格外仔细,会单独抽查可疑人盘问相关信息。
一旦发现有冒用身份的,不但不能进城进城,还会被面临高额罚款。
一开始,苏晚歌还不懂既然都能进城了,为何还费劲去冒用别人身份信息。
等轮到他们登记了,苏晚歌才清楚,如果没有徐州亲眷收留,又不是徐州本地人的灾民,是会被官方送去特定的地方安置。
据说那些地方是徐州的荒地,如果外乡灾民无依无靠,却想在徐州落脚安置,就得去开荒。
开荒的地方,鱼龙混杂,大家为了活下去,什么见不得人的手段可能都会使出来。
欺凌弱小,强抢霸占他人财务之事不胜枚举。
大家自然不想被送去荒芜之地,谁知道是饿死,累死,还是被人欺负死。
当然了,去开荒之地也不是全无好处,至少徐州官府会给大家每天提供餐食和简单的住处。
而且开荒出来的地,之后七成归官府,另外三成是可以归个人的。
这等于是给外乡逃灾过来的人免费置办田地的机会。
只要有力气干活,总归能给自己挣点家业。
但就是这个需要的付出可能超过大家的想象或者承受能力。
毕竟很可能有去无回。
好在苏晚歌一家是投亲,徐州有亲眷。
这个时候,苏晚歌他们无比庆幸逃荒途中接受了原主一家信息。
不然登记时候写到要投亲的亲眷信息,那就是一问三不知了。
虽说有投亲的,但苏晚歌一家却不能立马进城,得等后面亲眷那边确认无误,且派人来接他们才可以。
而且这个有时效性,超过七天无人来接他们,就得直接被送去开荒了。
在等待期间,徐州官府搭建了简易的安置房,每家每户按人头交钱居住,一天一个人是十文钱,然后安置房押金是一两银子。
十文钱一个人不算贵,但也绝不便宜,安置房说得好听点是房子,不好听的,说是难民营差不多。
一间房子可能挤三五十个人住,人多,气味夹杂别提多难闻不说。
晚上睡觉,抠脚的,磨牙的,打呼的,说梦话的,各式各样的人都有,根本没法睡。
而且男女混一块,也是不安全。
很多投亲的没有选择住安置房,倒不是因为居住条件差。
而是大家都舍不得十文钱一个人的费用,更别说押金就要一两银子。
很多人家人口众多,一天一个人十文钱,一家十几口人,一天就得一百多文钱,都够买不少粮食了。
不选择官府的安置房,那就只能继续在城门外等亲眷来接,不能在城内待着。
不过稍微有些家底的人家,就宁愿出这个钱住在城内的安置房。
想着总归在城内待着了,万一在城外等着,哪天突然不让进了,那省的那点钱可不够看的。
胡家比苏家提前进城,更早去了安置房。
苏晚歌一家也选择了官府的安置房,对他们而言,至少安全比住外面更有保障,再者,他们也不差这点钱。
只是林仲远和柳强,两人因着无亲眷可投,如果要留在徐州,只能被送去开荒。
两人倒觉得没什么,登记完后,就直接跟苏立国一家告辞,说等以后有机会,再来找苏晚歌一家。
能再见么?
其实大家心底都明白,除非是真的能安定下来,不然怕是难。
既然被送去开荒,什么时候能结束这苦力劳动也未可知。
只是苏晚歌一家现在也没能力帮他们两,毕竟自身都等着徐州亲眷地确认和接收中。
不过,帮不了什么,不代表什么也帮不了。
苏立国一家都觉得可以给林仲远和柳强一些吃食,不管怎样,吃的够,不饿肚子,那就活下去的概率也大。
“你们两去那边开荒,最好一块行动,相互照应着。”
“如果我家能安顿下来,之后我想办法看能不能去看看你们。”
“这些吃的,你们好生收着,外面人可不比当初咱们村的人,指不定看到你们有吃的就强抢,万一发生这种情况,别起正面冲突,保护自己的安危要紧。”
虽说柳强和林仲远与苏晚歌一家相处的时间不长,但却是他们穿过来后,少数对他们家掏心掏肺的人。
因此,苏立国和许翠兰一想到他们两要独自面对以后的生活,都忍不住多叮嘱几句。
林仲远虽然看着是冷面后生,但这会也被苏氏夫妇感动得不行。
至于柳强,早就热泪盈眶。
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目送林仲远和柳强被官府的人带走后,苏晚歌一家也开始准备去安置房了。
苏立国为了让家人住得舒服些,还特意花了一两银子给衙役,让他们帮忙挑个人少些的房子住。
对方一看苏立国是个会来事的,拿到钱也不含糊,竟是真的给了苏晚歌一家方便。
“正好有个安置房没人住,因着押金得五两银子,人头费也比旁的多五文一天,没人愿意去住,空着也是空着,不如你们去住,收费跟其他一样。”
苏立国连连道谢。
等他们一家过去了,苏晚歌才忍不住感慨,有钱果然就是好,哪怕是逃荒,也能住“五星级”的地方。
这个安置房适合人数不多的人家住,因为一户进去只有三间房,但有个单独的小厨房。
而且是独门独户,里边的家具一应俱全,最难得的是,每天还提供小半桶水。
“有钱就是好呀。”
等进去后,苏立国也忍不住感慨一句。
说完,又夸赞苏晚歌,“晚晚,你真是爹娘的厚棉袄,享福了享福了。”
苏晚歌闻言,忍俊不禁,心底开始琢磨除了赚生存经验值,钱也得赚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