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外一部分火铳手则放下火铳,从阵后的大车里拆下若干的物品开始忙碌起来。
没过多久,上百架折叠云梯就被组装了出来。
这种折叠云梯也是西山工坊出品的,虽然是以依旧以木材为主,但是却在连接处采用了金属结构固定。
组装方便不说,使用时的坚固程度也可以得到保障。
组装好云梯以后,火铳手两人一组,扛着云梯就冲向了城墙。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折叠云梯的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根据城墙的高度来任意控制云梯的长短,让云梯保证能够将士卒一步到位送到城墙上去。
当云梯被架在城墙上之后,原本担任警戒的火铳手就一手举着火铳,从云梯上快速向城墙上攀爬。
很短的时间内,光秃秃的城墙上就上去了数千名明军的火铳手。
紧接着,城墙上火铳声大作,硝烟弥漫,笼罩了整片城墙。
而城内却被突然出现的火铳手的袭击打了个措手不及,乱成了一团。
慌乱嘈杂的声音,都传到了城外张武的耳中了。
张武一声令下,之前负责组装云梯的那部分火铳手已经将火控装填好了弹药,开始列队从城门跑步快速进入城内。
这一次入城的火铳手,几乎没有遭到任何抵抗,很快就在城内组成了火铳手方阵,一路移动着向从城中扫荡而去。
陂关城因为是一座关卡,城池里面并没有民众居住,只有各种军营内的建筑零散的分布在各处,所以明军的进展非常的顺利。
城内的地形,限制了安南守军兵力优势的发挥,拥挤在狭窄地形中的守军,完全成了明军火铳手的活靶子。
明军所过之处,守军尸积如山。
到了这时候,城墙上的火铳手,也从另外两边开始清剿城内剩余的守军。
数量只有一万的明军火铳手,在陂关城这样一个特殊的地形下,将接近三万人的守军压制的毫无还手之力。
最后,在激战了两个时辰之后,龟缩在军营中的安南守军终于宣布全体投降了。
这一场攻城战,完全颠覆了奢香夫人对攻城两个字的看法。
与眼前的明军相比,自己以前见识过的那些攻打山寨的激烈战争,完全就如同儿戏一般。
看着一队队的安澜守军俘虏,垂头丧气的被押送出城,奢香夫人沉默了……
她突然觉得,眼前这位大明帝王的身影似乎变得高大了许多。
朱棣在陂关城停留了一日,因为他要等待云南都指挥使马烨派兵前来接手陂关城。
马烨来得比朱棣预计的快,攻城结束后不到到半天,他就率领了两万兵马一路急行,赶到了陂关城。
将安南俘虏和陂关城都已交给了马烨,第二日一早,朱棣就率军继续前进。
实际上,陂关城并非安南国原有的领土,最早是属于大元帝国的。
这地方变为安南领土还是在大明立国之后的事情。
那时候安南国趁着大明初立,忙着清剿北元残余势力的机会,悄悄出兵占领了陂关城。
而原本安南国占领陂关城的目地,其实就是想把这里作为进攻云南的前进大营。
但后来,因为畏惧于沐英和蓝玉平定云南时展现出的强大战斗力,才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
但是,从此陂关城却成了安南国的地盘,直到现在又被朱棣亲自拿了回来。
在陂关城的身后,就是一条位于两座大山之间的峡谷地带,也是从云南进入安南国最近的一条路。
这个峡谷地带很长,而在这峡谷之中,就有着一座真正的关城,富令关!
这个富令关建设在两山之间,将通往安南国腹地的通道完全堵死了。
想要通行只能从这关卡中通过,否则就需要在崇山峻岭中绕行数月。
对于朱棣来说,攻下陂关坡关城只是一道开胃菜,夺取富令关,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征安南第一战。
这富令关实际上距离陂关城的距离并不遥远,仅仅大半日之后,朱棣就看到了两山之间的这座雄关。
整个关城的城墙,都是就地取石修筑而成,坚固无比,而且城墙的高度也远超普通的城池。
作为一座关城,富令关只有一前一后两道城门,想要通关就得走关城正中的驿道才能通行。
在亲眼看到富令关之后,吕正和张武都觉得有些挠头,对于这样的关卡,强攻起来是一件非常耗时费力的事。
特别是这种完全以条石修筑的城墙,以明军目前野战炮的威力,还真没有太大的破坏力。
面对如此雄关,朱棣却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只管自顾自的用望远镜打量着关城周边的环境。
对于明军的到来,富令关中的安南守军也已经察觉到了。
守卫富令关的主将,是才从安南国都派遣过来的,安南国右神武大将军莫遂。
原本富令关有守军两万,后来莫遂又从国都带来一万兵马。
所以,现在富令关守军一共两万,将领以右神武大将军莫遂为首。
相比于陂关城,富令关因为是进入安南腹地的重要关城,所以守军明显要精锐的多。
甚至城头上都还摆放着十几门火炮。
至于这火炮的来历,说起来居然还是大明赏赐给他们的。
当年因为云贵一带,被北元残余势力盘踞。
于是安南国遣使入朝,表示愿意与明军夹击北元残余势力。
但是,他们需要大明支援足够的粮食和武器,才有能力养活士兵,组成军队。
结果,碍于当时的形势,朱元璋捏着鼻子被安南敲诈了一次,这十几门火炮,就是当年他们获得的敲诈成果中的一部分。
不过自从这火炮摆上富令关的城头,历时近十年,还从来没有打响过一次。
朱棣甚至都有些怀疑,现在这些火炮到底还能不能正常的使用了。
明军在距离富令关数里外的位置扎下了大营,却似乎并没有马上攻城的意思。
但是,却依旧让富令关内的安南守军感到十分的不安。
对于明军,安南国从上到下,其实内心都是感到畏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