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旨意一出,那些出列劝诫朱棣的大臣顿时瘫倒了一地,纷纷向朱棣求情,希望他能收回成命。
但是朱棣却完全不为所动,直接命令锦衣卫监督这些大臣回府准备,然后次日就上路出使倭奴国。
就在散朝以后,朱棣立刻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起了对倭奴国的作战计划。
郭英的效率很高,在马河的外海水师配合下,潜伏在倭奴国的密探在一个月后就重新与大明朝廷联系上,送回了新的情报。
而现在他们的上司已经从郭英变成了诸亮。
在朱棣的安排下,郭家也并没有完全淡出情报系统。
郭英的次子郭铭,也就是那个朱棣的老相识,曾经在朱棣手下担任过锦衣卫指挥同知的郭家二代,如今也正式加入了诸亮担任首领的大明皇家情报局。
他的职责,就是专门负责原来他父亲郭英掌握的密探和暗子。
这样一来,实际上郭英交出的资源直接转到了自己的儿子手中,这个结果也让郭英感到满意。
他知道,这也是朱棣在向他们郭家表达一种态度,郭家不负朕,朕自然也不会负你们郭家。
这实际上,也是对当初郭英宁愿全家消失,也不愿遵旨发动对朱棣的刺杀这事的回报。八壹中文網
永乐二年四月初五。
朱棣宣布撤销浙江水师和宁波水师的编制,将两支水师合并,成立大明南海水师,并且调来马和的助手郭有志担任提督。
旅顺水师合并了原来的登莱以及高丽水师,组建大明北海水师,由马云伟担任提督。
这样一来,大明的水师就被整合成了四支。
陈喧担任提督的大明内河水师。
郭有志担任提督的大明南海水师。
马云伟担任提督的大明北海水师。
马和担任提督的大名外海水师。
这其中,又以大明外海水师实力最强,大小战舰超过了一万五千艘,分成十一支分舰队分驻海外各处。
剩下三支水师,战船数量相差不大都是数千艘上下。
按照朱棣的规划,这四支水师就是未来大明的海军雏形,也是未来大明制霸全球的重要力量。
对于朱棣如此重视水师不仅文官中有人私下表示不满,就连军方代表徐达等人也私下多次向朱棣委婉的表达了不同的意见。
徐达等人认为水师只是战争的辅助,运送兵马封锁海路而已,完全不用保留如此巨大的规模。
在他们看来,如今的大明常备军的总数也才三四十万,而水师官兵的规模却已经超过大明常备军。
如今的四支大明水师官兵总人数加起来已经接近五十万,这绝对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大明立国以来,水师官兵最多的时候也不过才十七万……
随便算算账就知道,光是养活水师,每年消耗的钱粮就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
朱棣却明显对徐达他们的这个意见不太感冒,在他心目中,如今水师的规模庞大也是无奈之举。
现在水师战舰数量虽然多,但是绝大部分战舰都已经老旧,而且只适合近海航行,装备了火炮的战舰连总数的百分之一都不到……
如今只能依靠庞大的战船和水手的数量,来勉强保持战力的优势。
在他的下一步计划中,大明水师的舰船和水手数量都会大幅度减少。
但是,这是必须建立在新型战舰和火炮批量投入使用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
徐达等人明里暗里劝说过朱棣几次以后,见朱棣的态度坚决,便也没有继续再劝说了。
反正现在有了大明开海的商税,暂时也能养的活水师。
四月中旬,大明出使倭奴国的使团传回了消息。
十余位大明使者出使,其中一半被倭奴国的征夷大将军源义满下令砍掉了头颅,而另一半则被割掉耳朵送回了大明。
这些被送回大明的使者,还带回了一封倭奴国征夷大将军源义满的亲笔信。
这封信的内容十分的嚣张,大概意思就是倭奴国有诸神护佑,任何敢于来犯之敌都会被神风葬送在海底,奉劝大明皇帝对倭奴国保持敬畏之心云云……
当这封信送回大明朝廷之后再次引起了满朝文武的愤怒。
现在所有人都觉得这个倭奴国征夷大将军乃是狂妄自大之辈,需要好好的教训一番,让他明白什么才是天朝上国。
朱棣对于这封信倒是没有感到什么愤怒,对于他来说,一个注定要被自己亲手覆灭的弹丸小国,再如何叫嚣也难以让他有太大的情绪波动。
永乐二年五月,朱棣开始在南方常备军中和京营中抽调兵马,准备组建征倭军跨海征倭。
同时,出动大明外海水师一部,大明北海水师全部,先行进入了辽东海域,在东夷布政使沿海一带布防。
五月底,从常备军各守御部队和京营中抽调的八万兵马,从宁波港登船沿海岸线北上。
然后,在登州汇合了两万辅军后,继续乘船到达大明东夷布政使司的合浦港集结。
合浦港与倭奴国的对马岛隔海相望,直线距离不到百里,是一个发起跨海攻击的最佳位置。
而这里,就是朱棣预定的大明征倭军出击的位置,原本属于高丽国的一处港口城市。
除了从南方调集的八万常备军以外,塞外的狂风雷鸣两个主战军府,也各自抽调了两万骑兵由赵云率领加入了征倭军。
同时,赵云还是这十二万征倭军的主将,副将是瞿能和朱能,他们二人能够从守御军府中重新上战场,也是十分激动。
集结在合浦的十二万明军,并不是征倭军的全部,而仅仅只是先锋部队。
因为,想要快速占领整个倭奴国,靠着仅仅十余万兵马是肯定不够的。
所以,当这支征倭军的前锋部队登陆之后,后续部队就会从大明沿海源源不绝的投送到倭奴国。
只不过,后续投送的兵马将以从卫所军抽调为主,他们将在登陆后负责明军占领区的守备。
实际上,全部的进攻任务都会落在征倭奴军的先锋部队身上。
永乐二年七月初七,大明征倭奴国之战正式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