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我,朱棣,开局迎娶燕王妃 > 第398章 新粮食恐怖的产量

第398章 新粮食恐怖的产量(1 / 1)

“而第二呢,可以参照之前陛下的一些方法,比如定期将军队的主将对调……”

“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调整,既有时间让主将熟悉麾下兵马,同时也杜绝了由于主将长期统领兵马所形成的自己的势力的可能……”

“还有第三点就是,可以吸取西山大营的经验,所有的新兵全部进行集中培训,让类似道衍大师这类的人才对他们进行思想改造……”

“灌输忠君爱国,为陛下而战的思想,从而让每一个成为正军的士卒,都满怀着对朝廷,对皇帝陛下的忠心!”

诸亮把这三条意见一说,朱棣和王仁都觉得总结的非常好。

燕军的正军中,除了最早的燕王三卫和草原骑兵之外,后面的兵员来源基本上都是来自于明军的降军。

而这些降军,在经过了西山大营的培训或者说是改造之后,才成为了燕军正军。

他们在接下来的战争表现中,已经成为了一个完全合格的燕军士卒。

“那就暂时先按照诸亮提的这三点来考虑常备军的组建吧!”

朱棣想了想之后接着又说道。

“诸亮你找一个合适的时间把所有北平系的武将先召集起来通个气,然后再拿出一个针对改革的计划框架出来,再尽快完善具体计划!”

朱棣将和北平系武将沟通的任务,交给了诸亮,而沟通完之后则由诸葛亮来负责撰写计划。

“对了,陛下还有一件事……微臣来之前刚刚收到消息,马和来信说他想带着投诚的四十七家海盗头子进京来觐见陛下!”

这个消息,是诸亮在来燕王府之前才刚刚收到的,于是这会就说出来了。

马和当时并没有随朱棣入京,因为他手下的势力如今还是一盘散沙……

他一旦离开,指不定就会出什么状况,所以连朱棣登基他都没能参加,现在依旧在长江出口的崇明岛呆着。

朱棣估计这是因为马和想进京见自己,但是又害怕走了之后手下的势力不稳……

于是,他干脆就把所有的海盗头目全部捆在一起,陪着他一起进京。

“这个马和,想不到还挺聪明的,这个主意都能想得出来!”

朱棣忍不住就笑了,他没想到马和居然也能干出这事儿。

“哈!以微臣所见,这主意多半是那个郭有志出的,那家伙最擅长的就是出馊主意!”

诸亮也笑着说了一句。

他口中的郭有志就是原来亲军都尉府的百户,那个当密探当成了海贼头子的倒霉蛋。

后来,他投了朱棣之后,就被派去协助马和收服海盗去了。

“我猜也是他,这家伙也算是个人才了!”

这会朱棣也想起了那个前半生运气奇差五无比的密探。

“陛下,马和的这个请求应该怎么回复?”

诸亮请示道。

“这有什么需要考虑的,你告诉他,让他早日进京,就说朕还有要事要委托于他!”

马和的海贼组织,也是下一步朱棣的计划中的重点之一,正好趁着马和进京觐见对他面授机宜。

“陛下,微臣这里还有一件事要禀报!”

这时候王仁见之前的事都已经解决,立刻又提起了另一件事。

“你们这是在比赛看谁的手上的事情更多吗?”

朱棣忍不住开了一句玩笑。

“是这样的,陛下……辽东那边今日送来了关于粮食生产基地的消息,我总觉得可能需要给陛下禀报一下!”

王仁无视朱棣的玩笑,然后一板一眼的说道。

“哦?粮食基地,你快说说现在是什么情况?”

朱棣一听是关于是塞外新粮食的种植,立刻神情也变得严肃起来。

塞外新粮食的种植,可是寄托了朱棣最大的希望。

大明要发展,以现在的生产力就需要足够的人口基数,然而适合种植粮食的土地又只有那么多,直接就将大明的人口上限死死的限制住了。

朱棣为了突破这个限制,所以才让王仁花了大量的精力在塞外对新粮食进行大规模的育种和做开辟试验田。

可以说,塞外的粮食种植基地,寄托了朱棣对未来大明人口的增长的全部希望。

这是每种粮食实验田产出的统计数字,还请陛下过目。

王仁说着就掏出了一张信纸递给了朱棣。

朱棣忍住激动接过信纸打开,一看其中的记录的内容,顿时脸上就挂满了笑容。

土豆试验田平均亩产二十三石……

红薯试验田平均亩产四十石……

玉米试验田平均亩产八石……

小麦试验田平均亩产十石……

朱棣快速换算了一下,发现这些粮食的亩产量已经非常接近他穿越前的现代产量。

如果能够推广到全国,整个大明的粮食产量就会翻上数十上百倍,哪怕有再多的人口都能够养活了。

比如对于小麦来说,现在北方的小麦一般亩产都在一石到二石左右,而塞外实验田的小麦产量却是已经突破了十石。

更别说红薯和土豆的产量,那就更加恐怖了。

至于玉米,虽然看起来似乎产量没有红薯和土豆那么高,但是玉米有个特性,可以种在几乎任何土地上,特别是山区地带。

也就是说,只要有了玉米,哪怕没有几亩好田,一样能够养活足够的人口。

“陛下,能让微臣也看看吗?”

诸亮看到朱棣一脸笑容,于是也好奇的问道。

朱棣笑着把信纸递给诸亮。

“嘶……”

诸亮看清信纸上的内容,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虽然他一直知道王仁在塞外负责新粮食的种植,但是打死他也不敢相信,这新粮食的产量,居然会恐怖到这种程度。

“陛下……这产量难道是真的吗?”

诸亮还是有些不敢相信,他太清楚粮食产量的提高,对如今的大明到底意味着什么了。

全部都是真的,而且取的只是平均产量,实际上良田的产量还远高于这个数字。

王仁回答了诸亮的这个问题,又把诸亮雷得不轻。

“那还等什么?抓紧进行全国推广吧,陛下……有如此神物,只需一年时间整个大明就绝对不会再有饥荒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戏精公主的盛宠之路 朱寿徐妙锦 打搅南宋 李愔李二 大唐我爸是李二李愔李二 大唐我爸是李二隐为者 热门小说推荐大唐我爸是李二 大唐我爸是李二热门小说推荐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朱高远李自成 大唐我爸是李二抖音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