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妙锦低着头,双手使劲揉搓着学员服的衣角,却是一言不发。
“去收拾一下吧,跟我回王府!”
朱棣直接就以命令的口气对徐妙锦说道。
“不!我不回去!”
徐妙锦一听这话就急了,抬起头看着朱棣,一张娇俏美丽的小脸上满是不甘。
“怎么?翅膀硬了?姐夫的话也不听了?”
朱棣硬着心肠,板着脸,语气也变得严厉。
“我回去干什么?你们个个都觉得我还小……都觉得我是小孩!”
徐妙锦梗着脖子,把头转向了一边。
“呃……妙锦,可是你本来就还是小孩子吧?”
朱棣没忍住,直接就把这话说了出来。
“小?我哪里小?我都十一岁了,姐姐像我这么大的时候都已经和姐夫订婚了!”
徐妙锦一听这话,顿时就炸了,一下就提高了声调。
“妙锦,那是不一样的,我和你姐姐的婚事是父皇和你爹定下来的!”
朱棣试图说服徐妙锦。
“我不管!我也十一岁了,我也要和姐夫订婚!”
徐妙锦的话一出口,才发现自己好像说快了,顿时身体就僵住了。
而朱棣更是眼睛把都瞪大了。
徐妙锦一跺脚,捂住脸就朝外面跑去。
“你等等!妙锦!”
朱棣急忙出声叫住了她,这样跑出去,万一再出点啥事,他就更难说清楚了。
听到朱棣的招呼,徐妙锦在门口停住了脚步,但是却依旧没有转身过来。
“妙锦,过来!”
朱棣沉声低喝。
不知道为什么,朱棣这一喝,徐妙锦反而乖乖的转身重新走到了朱棣的面前。
望着眼前局促不安的徐妙锦,朱棣的心里也有些复杂。
对这个古灵精怪的小姨子,他一直是非常喜欢的,但是却不是那种男女之情。
今天她这一嗓子吼出来,朱棣要是还猜不到她的心思那就是真的蠢了。
难怪最近娘子一提起妙锦就表情古怪……朱棣这才明白徐妙云的怪异来自何处了。
“妙锦啊,你是真喜欢姐夫?”
朱棣问这话的时候脸上感觉有点发烧,颇有点怪叔叔诱骗小萝莉的即视感。
“嗯……”
徐妙锦低着头,不敢看朱棣。
“我想你也知道,这事吧,你说了不算,姐夫说了也不算……”
“那谁说了能算?我去找他!”
徐妙锦一听这话就急了,急忙抬头问道。
“呃……”
朱棣现在都想捂脸了。
“这事得你爹和我父皇说了算,还得征求你姐姐的意见!”
“要我爹说了算啊?”
徐妙锦小脸一垮,顿时就没了信心。
“这样吧,妙锦,这事呢,咱们等上几年再说……”
朱棣组织着语言。
“到时候如果你还坚持要嫁给姐夫,姐夫就负责去说服你爹和我父皇,这样你看如何?”
“几年啊……”徐妙锦有些犹豫。
她其实也并不了解男女之情,喜欢朱棣,也不过是情窦初开的小姑娘都有的英雄情结罢了。
“好吧!但是姐夫说话要算数,不许耍赖!”
徐妙锦毕竟还小孩,下一秒就重新恢复了正常。
“好好,姐夫不耍赖,那现在可以跟姐夫回去了吧?”
朱棣也算长出了一口气。
“不!我不回去,我喜欢书院,在这里我有好多的朋友!”
徐妙锦显然对现在的书院生活异常满意,一点都不想回燕王府去。
“不回去也行,但你要保证不许胡闹,必须听吴山长的话,否则下次我一定把你抓回去!”
朱棣想了想,也许和同龄人一起会更快乐一些,便警告了她几句后,就同意了她继续留在了学院里。
接下来朱棣又叫来了朱雄英和朱柏,关心了一下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意外的发现这两皮孩子居然十分适应学院生活。
所以,离开书院的时候,朱棣的心情是十分愉快的。
晚上的时候,郭资派人送来了他所上奏折的抄件。
朱棣看完以后,心情就更好了。
郭资的奏折是关于北平匠户的,先是写实的描述了北平匠户的生存现状,然后分析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最后,他请求朱元璋同意,将所有北平范围内除了皮匠和铁匠之外的其他匠户,全部转为民籍。
至于理由也很简单,最主要的当然是北方战事渐少,匠户的需求已经不大。
再其次,皮匠和铁匠是因为军中需要,而且哪怕非战时,这两类匠户也能靠手艺养活自己。
这样一来,不仅让其他匠户可以自谋生路,还能为朝廷节省不少的开支,造成钱粮不必要的浪费。
整封奏折,有理有据,皆大欢喜。
朱棣满意的不仅仅是又能获得不少的匠户,更重要的是郭资通过这奏折已经向自己表达了,有限度的支持!
郭资的奏折十天时间不到就等来了批复。
朱元璋同意了郭资所奏请的事项,于是,一共八千四百户匠户转为了民籍,从匠籍黄册中被勾掉。
这八千多户匠户中,除了极少一部分另有打算的人以外,全都和燕王府签署了为期三年的雇佣协议。
这三年,他们吃住都必须在西山新城之内,不得随意外出。
随着这八千户两万多人的入住,整个西山新城里再次掀起了一轮建设高潮。
新的住宅区和工坊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建设完成,投入了使用。
而第一批西山特产,已经经几家燕王府名下的南北商行售卖到了大明最富庶的区域。
而且,反响出乎意料的好,所有的货品在到达的当日就被当地的商行一抢而空。
甚至还有一些闻到味道的大商行,干脆派人直接跑到了北平,希望能够在北平直接拿货不说,还给出加价两成的条件。
于是,西山的工坊开始开足马力生产,无数的西山特产一生产出来就被送上马车,通过水路陆路,发往大明境内的所有地方。
一时间,西山特产风靡整个大明,特别是玻璃制品,更是成了官宦权贵人家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原本就比较繁忙的通州码头,现在更是成了全大明最拥挤的码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