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郭铭离开以后,朱棣才说起了正事。
“郭侯爷,本王今日来是有一事相询,还请郭侯爷能如实告知!”
朱棣说这话的时候还特意拱了拱手,毕竟也是找人帮忙来着。
“燕王爷客气了,本候一定知无不言!”
看到朱棣如此郑重,郭英也收起了笑容,变的认真起来。
“是这样,本王帐下有一个哨探统领,叫郭有志,不知侯爷可认识?”
朱棣的话说的自然无比,但听在郭英耳中多少就有些尴尬了,郭有志可是他亲自安排到朱棣手下的暗探……
而今日朱棣既然问到了自己这里,那就表明他已经知道了郭有志的真实身份。
不过,作为一名在朝堂厮混的老将,郭侯爷的脸皮那也不是一般人能相比的。
他脸上没有一丝尴尬,很自然的点头表示自己知道。
“那郭有志是亲军都尉府的密探,当初却不知道怎么就跑到了燕王的手下去了,燕王可是要将他逐出军中?”
郭英这话也说的是他的理解,因为一般放到亲王或者高官身边的密探,只要被发现了,多半就要被狠揍一顿然后赶出去。
这还是遇到脾气好的监视对象,遇到个脾气爆些的,一不小心还会被打成残废都有可能。
就说朱棣的三哥朱棡,就在就藩前发现了自己府中的亲军都尉府密探,大发雷霆之下,亲手将那个密探打成重伤给扔出了府门外。
搞的那密探现在还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而这事儿的后果,也不过是朱棡又被自家爹爹狠狠骂了一顿,外加禁足十天而已。
“不是……”朱棣摇摇头。
“本王前些日子委托了他帮忙做点事,他领了命之后却从此音讯全无!所以本王来问问郭侯爷这里是不是有什么消息!”
朱棣的话让郭英有些意外,他想了想,便唤了人进来。
“去查一下,郭有志最后一次报备的行踪和最近一次联系府里是什时候!”
吩咐完后,郭英与朱棣继续闲聊,有心交好之下,郭英还主动说了许多管理密探的心得体会,倒是让朱棣也觉得受益匪浅。
郭英亲自交代的事,效率很高,没多大一会消息就查清楚了。
朱棣看着纸上的信息,皱了皱眉。
上面写着,郭有志最后报备的行踪是去了浙江布政使司,理由是去调查浙江提刑按察使司照磨官吴中起,时间是四个月前……
至于调查内容,郭有志汇报的是,该照磨官涉及恶意编造谣言针对亲王。
而他最后一次联系亲军都尉府,已经是两个月前了。
朱棣变得脸色有些难看,单单只看这些信息的话,郭有志恐怕是已经凶多吉少了。
但让朱棣想不通的是,明明只是调查一个京师的流言,为何会涉及到了浙江一个小小的照磨官,而且似乎这调查还出了意外?
不过,这个问题却是连郭英也回答不了。
离开亲军都尉府后,朱棣转回了锦衣卫衙门。
“张武,传书锦衣卫浙江千户所,让他们放下其他事,立即寻找郭有志的下落,顺便把郭有志的画像也附带上!”
张武听了也是一惊。
“郭百户怎么了?有危险?”张武与郭有志也算是老熟人了。
“本王也不知道,但愿他没事吧!”朱棣摇摇头,便出了锦衣卫衙门。
回到燕王府,朱棣却意外的发现,自家那个因为乱说话而被禁足的小姨子徐妙锦,居然再次出现在了自己家里。
“姐夫!”这次再见到朱棣,徐妙锦先是眼睛一亮,就想扑过来。
但她仿佛又突然想起了什么,硬生生止住了脚步,一张小脸上堆满了委屈,乖乖的弯腰给朱棣行了万福礼。
结果,朱棣反而不自在了,看着突然变成淑女的小姨子,他十分的不适应。
“夫君!”徐妙云的肚子愈发显眼了,现在连说话都变得越来越懒洋洋的。
朱棣走过去坐下,脸上挂满了笑容。
“怎么!老泰山又想通了?终于把妙锦给放出来了?”朱棣看着脸颊都瘦了一圈的徐妙锦,笑嘻嘻的问徐妙云。
“哪里是我爹的意思!”徐妙云的语气有些无奈“爹去巡视北方卫所去了,结果这丫头就在府里造反了……”
徐妙云又看看徐妙锦,然后接着说道“娘亲管不了她,允恭和增寿更是拿她没有一点办法……”
“没办法,只有又把她送过来了,不过好像这丫头现在规矩了很多!”
“姐姐!我一直都很规矩的……”徐妙锦不干了,撅着小嘴辩解。
“对对!咱家妙锦最规矩了!”朱棣急忙敷衍道。
几人聊了没多久,徐妙锦就又变得故态复萌,吵嚷着要姐夫讲故事。
朱棣无奈,只得又开启了讲故事工具人模式。
接下来的日子,因为多了一个徐妙锦,燕王府明显变得热闹了很多。
而且,徐妙锦的好奇心十分重,只是偶然看到了居住在偏院的敖登格日乐,就缠上了她。
而刚好,敖登格日乐也是个直爽爱玩的性子,一大一小却是意外的合拍。
从此,朱棣的故事会上,就又多了一个含情脉脉盯着他的听众,这也让每次讲故事的时候,朱棣都如坐针毡。
时间转眼又是半月,朱棣一大早就去了锦衣卫衙门,因为,江西布政使司参政胡轩被押解进京了。
对胡轩的审讯相比景越,简直就是异常容易,什么威胁的话都还没说,他就直接撂了。
据胡轩交代,他与景越联手,以篡改伪造文书的方式,将江西布政使司缴纳的税粮截流,然后再转手低价卖给粮商……
而如此手脚,他们已经做过了足足四次,涉及的粮食数量超过了两百万石,折合现银近五十万两。
当然这样大规模的贪腐,也绝不是他和景越两人就能完全搞定的,另外还有上百号大大小小的官员涉案。
朱棣拿着胡轩的供词和一份涉案官员名单,就去见了朱元璋。
厚厚的供词朱元璋看的很快,但那张写着涉案官员名字的纸,朱元璋却看了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