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关于盐政的建言(1 / 1)

在将李为京送出房门的时候,陈于泰又低声问道:“李郎中,方以智去了哪里?”

李郎中停下脚步,低声道:“这次授官没有方以智等人的名字。”

说完后,李为京径直出了房间。

等其走后,陈于泰若有所思道:“没有方以智的名字?这是怎么回事?”

想了半晌,陈于泰也没理出个头绪,最后干脆也就不费那个心了。

下午。

陈于泰刚从吏部衙门出来,就被曹景参等人给围了起来。

“大来兄,去了哪里?”

曹景参率先开口问道。

其他人也都一脸好奇的看着陈于泰。

陈于泰环顾一眼众人,笑着拱手道:“诸位同年,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今日陈某做东,诸位兄台把酒言欢如何?”

“那就叨扰陈同年了。”

曹景参代众人表态道。

南京望江楼,二楼雅间内。

陈于泰、曹景参等七八人,此时已经尽皆酒意上涌。

曹景参放下手里的酒杯,再次对陈于泰问道:“大来兄,你还没说你的去处呢?”

“常州府同知。”

陈于泰此时也是脸色涨红,把玩着手里的酒杯,言简意赅道。

霎时间,整个包厢内顿时变得安静下来。

陈于泰嘴角一翘,略带矜持的对曹景参问道:“曹同年呢?吏部是怎么安排的?”

曹景参看向陈于泰的眼中,闪过一道艳羡之色,听到陈于泰的问题,他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小弟就不能和大来兄比了,小弟这次是去江阴县任知县一职。”

同桌的一人闻言,当即对曹景参调侃道:“曹同年,日后陈同年可就是你的上官了。”

闻言,曹景参也是反应过来,忙是举起了酒杯,对陈于泰道:“日后就有劳陈同……不对,有劳同知多多照顾了。”

陈于泰也自矜的举起了酒杯,和曹景参碰了一下。

放下就被,陈于泰有些奇怪的问道:“对了,夏曰湖夏兄呢?”

坐在下首的一人闻言,不屑道:“莫要提那个姓夏的了,我等领完自己的告身后,就相约要聚一聚,谁知人家根本就不搭理我等,直接就去赴任了,这是有多想去做官呀?”

陈于泰的眉头一皱,继续问道:“他去了哪里?”

“据说是苏州,不知任何官职。”

曹景参也出言说了一句。

陈于泰微微颔首,遂也不再说夏曰湖的事儿。

待酒宴结束后,众人各自散去。

但曹景参却被陈于泰邀请,去了他暂住的馆舍。

老仆给二人奉上热茶后,也退出了房间。

陈于泰端起茶盏轻抿一口,这才对曹景参道:“曹同年,江阴县和常州府的事,你了解多少?”

听陈于泰说起正事儿,曹景参的面色也严肃了几分。

“陈同知,据下官所知,这常州府和其他府县可不一样,其他府县大部分,都是因为不满朝廷新政,这才向朝廷告假,以至于官员缺失。”

“但这常州府可不是,大部分官员都是因为通倭案被三法司给拿了。”

“如此一来,你我倒是省了许多事儿,但就是……”

后边的话,曹景参没说。

但陈于泰却也清楚,莫说是吴家的大本营江阴,就是整个常州府,都因为通倭案,致使大量官员下狱。

这样的结果,自己前去赴任就不用担心有人掣肘,但却也要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等人也要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大意。

还要去安抚常州本地的士绅、百姓们。

还要配合朝廷,在常州府推行新政。

这一桩桩一件件,对两个从未有过为官经验的两人来说,着实不轻松。

紫禁城、乾清宫。

朱由检等王在晋说完后,轻轻点头道:“既然都安排好了,朕也就放心了。”

王在晋有些为难道:“陛下,苏州府、常州府的知府,现在还没有合适的人选呢。”

朱由检看了他一眼,冷声道:“不只是苏州和常州,杭州府的知府牵涉银元造假案,已经被锦衣卫下狱,扬州府知府和徐弘基过从甚密,朕也不打算让其留任了。”

“啊?这……”

王在晋听到这个消息,也是顿时色变。

朱由检没有理会他,而是自顾自道:“这四个府的知府,朕已经命京城吏部遴选官员,你就不用管了。”

虽是有些失望,但王在晋还是躬身道:“臣……臣遵旨。”

……

南直隶这边,随着各级官员陆续赴任,局势也逐渐的稳定下来。

而朱由检也终于接到了,京城内阁送过来的,关于革新盐政的奏本。

用了半个时辰,将奏本看完之后,朱由检抬起头,对方正化问道:“方正化,下旨命宋祖舜来留都。”

“臣遵旨。”

方正化出去后,朱由检也站起身,在偏殿内来回踱步。

一边走,朱由检一边认真思索。

按照内阁的建议,新的盐政,当依旧是朝廷专卖,这个倒是没有任何的问题。

但却要扩大盐商的规模,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同时放开地域限制,不再勒令盐商只能在朝廷划分的范围内售卖。

按照宋应星的意见,朝廷也应取消各地的盐道,盐兵,只在扬州设立一个盐业衙门,各地的商贾们,前一日交银子,第二天就发放盐引,提盐。

等出了扬州,朝廷就不管了,你想怎么卖酒怎么卖,让食盐的售卖就像是其他物品一样。

而朝廷要做的,就是严令禁止任何人贩卖私盐。

禁止任何宗藩和勋戚,插手盐政。

不得不说,宋应星说的很有道理。

朝廷只要控制住源头,禁止除盐业衙门外的任何衙门,以及个人制盐,形成事实上的垄断。

所有盐商就只能在盐业衙门购盐,然后分销各地。

这样一来,朝廷的盐课收入绝对会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而且,既然温体仁以内阁的名义,给自己上了奏本,那就说这些建言,是经过朝廷百官共议的。

想了半晌,朱由检决定试试,但在此之前还有几个问题。

一个是革新制盐方法,大规模推行晒盐法,另一个就是废除灶户这个群体。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锦绣盛唐:我的父亲是李世民大王叫我来吃斋 我是男人我怕谁 大晋宏图 唯武独尊 龙组使命 朝天子风尘落雨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薛定谔的虎 一品权相 大明,我,朱棣,开局迎娶燕王妃 鹰扬美利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