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数据:(因战车道准许限度魔改,可能与历史不同)
型号:三式中战车chi-nu
长度:5.73m
宽度:2.33m
高度:2.61m
重量:18.8t
乘员数:5人
发动机:三菱100式4冲程直立式12汽缸空冷柴油发动机240马力
车体装甲:50/25/20
炮塔装甲:50/35/25
速度上限:公路43km/h,越野31km/h
主要武器:三式2型75mm炮,备弹70发(ap/he)
辅助武器:7.7mmtype97mg,备弹3670发
三式中战车chi-nu历史:
二战的中后期,在太平洋岛屿争夺战中,面对美军强大的m3/m4中型坦克,日本的各型小坦克显得不堪一击,使日军感到“切肤之痛”。痛定思痛的结果,是紧急研制能与对方坦克作战的三式中型坦克。三式中型坦克于1943年开始研制,1944年研制成功,共生产了约150辆,成为日本的最后一张“王牌“。
虽然三式中战车的生产快速的进入轨道,但是1944年的战局对日本来说已经极端不利,前线的溃败与运输船队遭美军猎杀使得日军自占领区运输战争用物资的数量越来越少,稀有金属优先供给船只与飞机制造,战车生产的物资减少供给因此产量降低。
由于产量少,因此日军将三式中战车视为本土决战的重要装备,并优先配发盟军有可能登陆的九州方面装甲单位,主要为第56军辖下各独立战车旅,配发方式以10辆为单位纳入战车旅下反战车连,战争结束前有120辆三式中战车编入九州各战车旅下;此外第一战车师与第四战车师据称也配备了少辆的三式中战车,不过并未证实。
战争结束后三式中战车被盟军集中销毁,仅保存2辆,另1辆战后在东京赤羽的美军军械场展示,后来美军移交给防卫厅后转移至土浦陆上自卫队武器学校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