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彤给孩子们上课的时候,付红母亲就带着双胞胎出去转转,晒晒太阳,顺便熟悉一下厂区的设施。
管彤不给孩子们上课的时候,她就把孩子们都交给付红母亲,她则自己出去熟悉环境。
虽然她也在厂区转悠过,但那个时候,只要出来就是带着孩子,她大部分的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还真没好好观察过厂区的情况。
从九号楼出来,站在楼道口那里,前面是一号到八号楼,再前面是澡堂、医院、家属食堂和托儿所。
再前面是个大广场,平时放个露天电影或者厂区组织什么集体活动,都是在这里。这里给管彤的感觉就跟生产队里的打谷场一样。
广场前面就是工厂了,工厂很大,里面有车间、办公楼、实验室、食堂、澡堂、诊所等等。
家属平时是不能随便进工厂的,工厂门口都有人站岗。
管彤觉得之所以把澡堂、医院、家属食堂和托儿所建在工厂对面,应该主要是为了方便工人们。
整个家属楼区的左边是子弟学校,有校舍、操场、旗杆和老师们住的平房宿舍。
管彤听孔繁中说,现在上学的适龄儿童还不多,那边除了老师的宿舍,基本上两个教室就够用了。估计等托儿所那批孩子长大了,才能把校舍充分利用起来。
整个家属区的右边是供销社、理发店、照相馆、新华书店、国营饭店和邮局、储蓄所和大礼堂,这些设施主要都是为了方便和丰富家属们的生活。
家属区后面是职工家属自己开垦的一片菜地,菜地后面是招待所和厂区派出所。
管彤除了大礼堂和厂区派出所没进去,其他地方她都进去看了看。
听去年就跟着过来的家属说,大礼堂那边过年的时候,好像说过要表演什么节目,可是因为家属们意愿不高,都不出节目,最后没办成。
估计以后有什么节目,可能就会安排到大礼堂这边了。
至于厂区派出所应该主要就是管理家属区和生活区秩序的,毕竟工厂里面有自己的保卫科,工厂的保卫科还都是原来部队上的精英。
厂区的范围就是这么大了,基本的生活物资都是可以满足的了。
唯一的缺憾就是距离市区太远,不管是去京城还是冀省都不方便。
这个地方位于张家口,往北是内蒙,往南是京城。
除了后勤部的车去内蒙那边拉过牛羊肉,厂区里还没人去过内蒙那边呢,主要是没有长途车,公共汽车撑不过去。
因为厂区里所有人的户口都是属于京城的,工人们遇到厂区里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办理一些正式手续的时候,就会坐公共汽车转长途去京城。
四周都是山,最近的村庄距离厂区大概三公里左右,厂区的人想去京城,就只能从这个叫庙沟生产队的地方坐长途车去京城的长途汽车站,然后再转公共汽车去想去的其他地方。
一般上午去了,办完事情,下午就没车回来了,只能用介绍信在京城的招待所住一晚,第二天天不亮就去坐车,才能不耽误厂里食堂的中午饭。
管彤自从来到厂区后,还没出去过呢。考虑到厂区的情况,自己开车显然不现实。
坐长途车实在是有些倒胃口,汽车在山路上颠簸五六个小时,到了地方还要换坐公共汽车,不晕车的也受不了呀。
虽然管彤觉得现在京城里肯定有很多好东西,但想到这个过程,她还是打了退堂鼓。
不能去京城,她就在厂区附近的生产队里转了转。
准备给自己从空间里往外拿桌子找个合适的理由。
空间里原本家具城的家具是不能用的,风格跟现在这个年代是格格不入的,还好来京城前,从谢大江那里收了不少办公桌。
那些桌子都是现代这个年代的产物,可是那些桌子都太新了,搬回去的时候,说是二手货,可能不容易取信于别人。
她准备在庙沟生产队里找找看有没有木匠,让他帮忙随便打两张桌子,然后用地排车把桌子推回厂区的时候,再从空间里拿几张桌子出来。
可她花了一下午的时间,都没找到庙沟生产队里有木匠。
不是没有木匠,而是木匠不在生产队里了,去了冀省宏城县城的木器厂去做工,一个月才回来两天。
从厂区去宏城县城也不近,还没有公共汽车,走着过去的时间跟坐长途汽车去京城的时间差不多。
管彤只好花钱从庙沟生产队的木匠家里,买了些木匠之前用剩的木料和油漆。
让木匠的两个儿子帮忙给送到了厂区门口,木匠的两个儿子边走边嘀咕,这小媳妇儿真是个怪人,都不知道庙沟生产队里有没有木匠,就推着地排车去订家具。
就算木匠在生产队里,也不可能马上就把桌子做好,让她拉回去呀。
两人一个推车,一个扶车,很快就在管彤的带领下到了厂区门口。
厂区里面他们是进不去的,钱早就给了他们娘了,管彤就给了他们俩一人两块糖打发了。
管彤自己推着地排车回去的时候,正好遇到孔繁中下班,帮忙给她推了回去。
回家后,大家得知管彤打算用这些木料自己做桌子,除了严硕明和他们俩的两个儿子,其他人都深表怀疑。
严新恒和严新瑜觉得妈妈是万能的,什么都能做,从来都不怀疑妈妈说的话。
严硕明倒是不觉得管彤能做出桌子来,他知道管彤只是需要一个正大光明从空间里拿出桌子来的理由而已。
管彤也知道单靠自己的能力是不行的,这些木头也都不是什么珍稀木料,留着也没有增值的可能,还不如拿来练练手,加上严硕明和俩儿子,就当亲子活动时间了。
虽然他们所有人都没有经验,但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跑。
大概的流程还是清楚的,大家群策群力,你一言我一语的给管彤出主意。
当天晚上付国立就把两个外孙带到自己家去住了,他怕干女儿和干女婿锯木头的时候,误伤孩子。
严硕明原本在生产队的时候,是做过一段时间的木匠活的,但管彤一点经验都没有,一晚上的时间,才刚刚学会锯木头。
就这样,管彤和严硕明白天抽空,晚上忙活,遮遮掩掩的忙活了一个多月,才算是给空间里的桌子拿出来,找了个好理由。
当然,空间里的桌子也不是直接拿出来就用的。
本来四平八稳的桌子,硬是锯断桌子腿,然后再用钉子钉上。
本来用的很顺滑的抽屉,愣是抽下来,从后面锯矮一截子。
桌面的油漆颜色本来挺平均的,愣是又重新刷了一层,刷得疙疙瘩瘩的。
这样一看,才算有点新手的样子。
付国立和孔繁中看到管彤和严硕明弄出来的这四张桌子,虽然各有各的问题,但不得不夸赞一句,这俩孩子还是有点木匠天分的。
桌子弄好了,原来的木料也没糟蹋。管彤和严硕明真的打了四张桌子出来,不过不是带抽屉的桌子,就是一般的小茶几。
四张茶几,一大三小,正好可以放在炕上,当炕桌用。
她带回来的木料实在不足以支撑她她椅子拿出来了,只能暂时先把桌子放在墙边,等要用的时候,再搬到炕边来,这样的高度对孩子来说也算是合适。
一家只有两把椅子,三家加起来也才六把椅子,还少六把呢。
就在管彤纠结着要不要再去一趟庙沟生产队的时候,孔繁中用一套上下铺的铁架子床换了六把椅子和两个炕柜回来。
管彤和孔繁中按家里的人头把椅子分了,炕柜她没要,重要东西都放空间了,小储物间装上门,就是她的衣帽间,再加上刚来的时候从后勤那里领的柜子,实在是用不到炕柜。
孔繁中家里人也少,从后勤那里领的柜子也就够用了,两个炕柜都给了付国立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