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海对杀猪匠回应:“案板收拾好,蛇皮袋子铺好了。”
“那行,让人歇一下。吃完饭了把这两扇肉给你割开。”
一般,都是从猪脊梁处割开,一个人在肩上垫一个蛇皮袋子就扛就进房间了。
村子里的都有劲。年轻时能扛动一包尿素。一包小麦比尿素装的还多。装的好的人能装120斤。
“大海,你这肉咋卖啊?”
“有集的话拉到集上卖。”
大伙也有小心思,想给自己家割几斤。
不过,大伙都有自己的想法。
现在,刚杀的猪肉,净是水。这样的肉称为水肉。水大。
等到过个两三天,把水风干了,那样就好称了。
村里人就是这样,会动小心思,只想占便宜,不想吃亏。
就拿收麦子来说,要等到麦子熟的不能再熟时才割。
以前,人用镰刀割麦时,那是黄一片割一片;现在,是等到收割机来了下午太阳晒的不能再晒时才割。
用他们的话说,小麦长了一年了,不急在这么一两天。
是啊,他们都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眼前这称肉,都是要等出个价,才动刀。
当然了,现在是看镇上是什么价,这些人也会出什么价。
好肉,大家都知道。
毕竟是一个村子里的,知道是粮食喂养的。
粮食喂养的猪肉好吃。
现在,虽说大伙日子比较好了,养牛养羊,一般人还是喜欢吃猪肉。便宜,能吃得起。至于杀牛杀羊,张大海这方圆十里都是没有的。往北的地方有。人家那一养就是几百头,不像他们这儿,一家三四只。
用张大海的话说,咱多到外地去逛一下,看看人家,把人家过的日子看一下,就知道了,咱们的日子就像闲的给自己寻的开心果一样。人家一养几百头,咱才养十几头。
是这样的,村里养羊最多的人家也才20只。
就这,都淘汰了,不养羊了,卖了,地承包出去了,去外面打工了。
现在的农民聪明了,什么都会算经济账。
从翻地,到化肥,到种子,到农药,一年下来,一亩地亲力亲为,能赚200元。旱地嘛。这就不多了。种玉米能赚300元。
也不知现在这地是怎么了,都得打药,不打药,打不了庄稼。
以前,小麦不打药,也不打除草剂,豆子也不打药。现在不行了。
大伙坐在饭桌前,菜一道道往上端。
张大海端饭,前来帮忙的乡亲端饭。
“大海,你家的酒呢?拿出来。”
“有,我给你拆。”
这说的酒是白酒。村子里的把啤酒当水。这白酒一瓶顶好几瓶啤酒。
啤酒就是个水,喝了尿一泡就没味道了。这白酒是粮食精,好。
“来,抽烟,大家今天辛苦了。”
“好,把领导的烟抽一下。”
这么说也对。毕竟大海是在乡上上班的。
这伙人,平时就是见了村长,都是点头哈腰的。不是怕,是为了多给自己讨点好处。
不然,他们也不会这样低三下四。
都是人,凭什么你们肆无忌惮地生活,我们就要卑躬屈膝?
“这猪肉好吃。大海,你是不是天天你吃啥给猪吃啥?”
“都是给喂的粮食。”
“大海,给我留几斤肉,我过两天来割。”
“饭吃了就给你打肉。”
“你从你舅家葱地过来的,太聪明了。今刚杀的,水泡一样,我才不瓜。”
“这怕啥,给你把零头抹了就行。现在吃比过两天吃好。现在吃新鲜。”
“那好,就这么办。就等你这句话。”
要肉的乡亲就和多喝了二两酒一样。
“叔,你吃了饭帮忙给把肉打开。你这刀好,我这刀不行。”
“这精灵鬼。你卖肉都不准备个好刀?”
这顿饭,盘空碟空,大家吃饱喝足,那比在村口晒太阳吹牛来的高兴。
当然了,也有人不吃肉,只吃菜。
有些人就不见肉。一吃肉,身上就起小红疙瘩,痒,抓,挠。
有人去县城的老中医跟前吃了几付中药,好了,也能吃肉了。
不过,一般人舍不得三四百元,不看这病。
就不是肉嘛,我们不吃肉照样活着。
大伙站在房间,两扇猪肉已经进来了。
打肉。
乡亲喜欢吃后臀上的肉,瘦肉厚。
家养的猪,肥肉厚。
不像人家饲料养的,就一层猪皮,其它的都是瘦肉。
“大海,你养的猪都养的好,这比你老婆的后臀还大。”有人开玩笑。
“人家老婆后臀你咋知道?你拿手量了?”
“哈哈哈。”众人笑的眼泪都出来了。
有人打,就有人看样。
“大海,这一斤按镇上的价,一斤14元。”
“行,就这么定了。”
有价,有斤量,这就开始割肉。
肚子以后的肉13元一斤。
不一会儿,这一个猪后身子没了。
卖了四分之一了。
“这么快就没了?”
有人感慨。果然,现在人日子都富了。穷就只是自己家穷了。
“大海,给叔也割三斤肉。刚好一条骨头下去就行。”
“不要骨头把骨头取下来。”大海也爽快。
自己喜欢喝骨头汤。
乡亲觉得骨头没肉,不喜欢带骨头。
现在,人家超市都是分开卖的。就是骨头也卖钱。
以前人最喜欢的猪油反而没多少人喜欢。
“杀了一辈子猪了,很少吃肉。这一年到头舍不得吃肉。今天我就大方一回。”
其实,这杀猪,以前是给肉,二斤肉作为谢礼。现在,直接给钱。
看这样子,这老头今天杀猪要准备要肉了。
杀猪匠割了两根肋骨下来,刚好是7斤。
“来,大海,收钱。吃嘴的这事,当面清。”
“叔,你看,这你今天杀了猪,我还没给你钱。”
众人起哄:“他不要,你赶紧拿着往回跑。”
其实,大伙不知,今天这头猪是这个杀猪匠最后一次杀猪。这老头,年底快过年时,就得了食道癌,吃不进去饭,活生生地饿死了。当时,人瘦的和一把干柴一样。
第二天上班时,大张给镇上的灶上拉了一半猪肉。就是前半个身子,就是乡亲割的剩下的那些。
下午下班时,身后跟着几个工作的同事,下来在家,每人在后臀上分了一部分肉。
一起来的人开玩笑:“大海,你养的这么好,明年多养几头猪。”
“行么,挂牌我给你云带养。你们认购,年底平分利润。”
“不行,我怕到时我亏的底裤都没有了。”
在他们看来,张大海生活还是贫穷。农民嘛,没多少钱。买了,就是给他补贴了。友情价,就当帮衬他了。
他们都不种地了,家里人就种种花,打打牌,享享福。反而是这张大海,天天回家还要种地。这人辛苦,帮衬一下他。
邻居看到那几辆车开走了,还有张大海送的白萝卜,白菜,红芋,暗骂这孩子,不会过日子。
“大海,这些是啥人?”
“是我们一起上班的人。下来买点肉。”
“你家肉卖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