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之滨。
从去岁秋天开始,大批的军队、民工迁徙而来,从前荒无人烟的地方迅速聚拢起烟火气。
凌家村是登州最东面的一个小渔村,原本只有二十几户人家,加起来不到一百人。短短半年时间,迅速发展成了一个居民超过三千人的镇子。
其中大部分都是随军而来的士兵家眷,还有一部分则是窥到商机赶来的商人。他们来自河南道、都畿道的各个州县,已经做好在此定居的打算。
“娘亲。”马匹在集市上缓慢行走,十四像小时候载肖砚那样,将两岁多的肖墨放在身前。她被路边小摊上的贝壳风铃吸引了目光,指着它让十四看,“漂亮。”
“小娘子想要吗?可以下来看一看。”摆摊的年轻小贩闻言,立即拿起一串热情推荐。
“娘亲娘亲。”肖墨立即被小贩手里那火红色的贝壳风铃俘获了。
“好好好。”十四笑着勒停马匹,看向小贩,“多少钱一串?”
“回这位夫人,这里的一百文一串,这里的两百文一串。”小贩对摊子上两种不同的风铃分别做介绍。
“要哪个?”十四问肖墨。
“那个,那个,还有那个!”肖墨一连指了三串。
银朱已经下马,掏出银钱递给小贩,然后将肖墨看中的三串风铃接过来。
“这位小郎君是从哪里过来的?”十四跟小贩搭话,“听上去不像是本地口音。”
“夫人慧眼,小的确实不是登州本地人。”小贩热情答道,“小的家在滑州,是半年前才来这里定居。”
“滑州?那可是随军而来的?”
“夫人见多识广。确实是随军而来,小的父亲是建港口的匠人,兄长在去岁冬月入了伍,所以我们一家便直接从滑州迁来了。”小贩道,“月前世子的学塾落成了,侄儿侄女都已经进了学塾。阿娘和嫂子在家织布纺纱,小的便出来谋了个小买卖。”
“来到异乡谋生活,可有什么不便的地方?”十四继续问道。
“这倒没有。”小贩道,“随军来的家属都有官府给的安家银,全部打点下来基本没用到我们自己的银钱。这里的学塾是世子主持修建的,侄儿侄女读书识字都不要钱。而且这里外地人多,大家都是异乡人,没有欺生的情况。最重要的是我们一家人都在一起,在哪里住都没有太大差别。”
“这位夫人见识多,想必也知道如今这里有世子亲自坐镇。西面八方的商人都抢着过来,这里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发展成下一个小黄粱都说不定呢,我们现在就在跟着沾光呢。”
“听小郎君这么说,看来这里的百姓确实过得不错。”十四听得颇为满意,看着银朱将那串火红的风铃递到肖墨手里,对小贩道,“生意兴隆。”
“多谢夫人。”
她驱遣马儿继续前行,肖墨手里的贝壳风铃发出轻灵悦耳的声响,引出了小家伙儿的笑颜。….队伍穿过人流密集的居民区,又行了一段距离,才看到前方的海岸,以及正在修建的港口码头。
“这位夫人。”一队巡逻的士兵看到十四一行人要继续往前走,提醒道,“前面正在动工,容易发生危险,夫人带着小娘子还是不要靠近的好。”
“前面正在督工的是谁?”十四问道,“王佑可在?”
几人面面相觑,惊讶于十四居然敢直呼王佑大名。
“敢问夫人是?”
银朱拿出一枚令牌。
半个手掌大的赤金令牌上河南二字十分醒目。
王府金令!
“……参……”
“不要声张。”第一个反应过来的人欲下跪行礼,被银朱阻住,“王妃私下来访,不必惊扰他人。”
“是,是!”
十四从马上翻下:“阿芑,咱们下来走走吧。”
肖墨张开双手,让十四将她抱下来:“娘亲,哥哥呢?”
“哥哥不在这里,在另一个地方。咱们先看海,然后再去找哥哥。”
“禀王妃,现在正在现场督工的是宁师傅,王大人下午会过来。”士兵想起十四方才问的问题,回答道。
“知道了,你们去忙吧,我们随便转转。”
“是,王妃。”
士兵们立即整队前行,头也没再回一个。然而只有他们自己知清楚内心里的激动:王妃啊!肖娘子啊!他们见到肖娘子了!
肖娘子真美,传言一点儿都不假,美得像天上的神女。是守护河南道的神女。
整个工地上约有近万人,搬石头、抬木头、运沙土,杂而不乱,井然有序。
“哇!”肖墨看到了海,看到一朵围墙一样高的浪花从海面上翻滚起来。
“这就是海。”十四跟她解释道,“刚才那是浪花。”
“爹爹见过海吗?”肖墨惊讶于眼前一望无际、波浪滔天的景色,想起了被留在神都没能一起出来玩儿的左丘玥。
十四眼前立马浮现出一张盛满怨气的俊脸。
“你爹爹呀……”十四想了想左丘玥从小到大的经历,“应该没有见过吧。”
“那爹爹什么时候……一起看海?”她的意思是左丘玥什么时候能跟他们一起出来看海,句子有些长,她中间停顿了一下才表达清楚。
“这个……”十四脑海中左丘玥的脸更加幽怨了,“等以后有机会吧,等爹爹不忙的时候。”
“阿芑,你知道你刚才买的贝壳风铃是从哪里来的吗?”十四转移话题,道,“那些贝壳就是从海里来的。除了贝壳,还有还有好多鱼,有的像小船一样大。还有珊瑚,凉月姨母送你的红珊瑚手串,就是从海里采上来的珊瑚制成的。”
“哇!”肖墨一双瑞凤眼睁得圆圆的,“还有什么?”
“那可就多了,过一会儿见到哥哥,让他给你讲。”
“好!”
……
一行人在工地旁边走了一圈准备返回的时候,遇到了负责此次工程的宁万年。
十四从前并没有见过这人,之所以能一眼认出他,自然是因为那一副拴在他脚踝上的铁链。
端看这人面相,倒也不像是凶恶之徒。穿一身方便行动的简便衣衫,头发梳得整齐,容长脸,一副书生相。不过看上去要比卷宗上写的大许多,面上带着沧桑。
他首先看到了十四等人,以为是和其他贵妇人一样,闻说东海在修建码头过来参观的。并未多留意。
倒是十四一路上朝他看了几眼,看到他指导工人做事,十分耐心且和善。和卷宗中记录的,经常对妻子拳打脚踢的暴躁脾性完全不一样。
.
威亚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