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主院门口。
不知不觉,陈阳等人已经来到地方。
刚想试探性的走过去,便被门口的壮硕男子拦了下来,“站住!你是何人?大半夜来庄主先生的地方干什么?”
刚气宇轩昂说完,两人眼神便交织一起,更是莫名揉起了头发,有些尴尬。
“卧槽,你觉不觉得这个男人长得好像先生啊?”
“你也有这种感觉?我也觉得好像啊!”
“不过先生走了这么久了,现在突然出现一位长得这么像先生的人,不会是氏族地主们诈咱们吧?”
“嗯……”那人正经还一副深思熟虑,“我觉得有点像。”
“喂?”陈阳看着呆萌二人组,“我说你们嘀嘀咕咕啥呢?”
“卧槽!”
两人更惊讶了。
“这人!这人说话的方式都和先生一样!”
另外一人先是惊讶的看了看陈阳,又看向身边男子低声道:“我说……就是有没有一种可能,面前这位人,就是先生呢?”
嗯?!
听人一句话!貌似很惊讶!
那人瞬间悟了!
看着面前两位活宝,陈阳无奈揉了揉太阳穴,“我说你们是谁安排守门的?看来……要换人啊。”
“这地方不适合你们,等有机会了,我搞些新花样,你们演小品或者说相声吧。”
“先生!当真是先生!”
两人才不懂啥叫小品和相声呢,只是觉得陈阳这句话有点吓人。
“先生离家太久,我们差点认不出先生了。但是先生……你可千万别赶我们走啊!”
两人都快哭了,就差哭哭滴滴抱着陈阳大腿了。
“好了!”陈阳一笑,“刚刚我都是开玩笑的,我先回去看看老熟人们。离去这么久,也该聚一聚才对。”
“嗯嗯,我们马上通知几位公子,先生你先去厅房等候,饭菜我们立马通知人去做。”
进屋,坐在厅房座椅上。
周围也看不到老熟人。
秦海媚坐在两人身边,因为第一次来,显得有些拘束。
“哎呀!先生你可总算回来了,倘若再不回来,墨子这个家伙当真要骑在我头上了。”
“说啥呢?要骑也是骑你身上才对!”
笑闹之间,江流儿和徐墨子第一个登场。
江流儿像是一个被欺负太久的怨妇,看着徐墨子的眼神里全是委屈。
像是在给陈阳讲述自己这段往事的辛酸。
“哈哈,许久没见先生,比起以往更加英俊了。”
“嗯嗯,我也觉得。”
正在陈阳想说话的时候,戚去疾带着萧竹盈,夏鲁奇三人一同走了进来。
“姐姐,好久没见你,想你了。”
姐妹见面,分外想念。
萧竹盈直接跑到萧好槿面前,拉着她的手一顿讲不完的话。
不多时,萧道奇也带着任家姐妹进屋了。
几人围坐,陈阳开口道:“陈平他们呢?还有范农人呢?”
萧道奇回答道:“最近忙活收成的事,现在……不知道带着百姓们在什么地方收割粮食呢。”
“这个点了,室外天都黑了。”
“老师有所不知,白日酷暑,很多百姓都差点中暑了。唯有黑夜和晨曦,天气还稍微能顶住。大家伙便选择在这两个时间收割。”
“……”
庄上的事,一群人边吃边唠。萧道奇基本上把这段日子里庄上发生的事全给陈阳一五一十讲了个遍。
此时,已经临近深夜,但一群人并未散席。
核心骨干都在,陈阳便诉说起此行回来的原因。
“听说这段日子氏族打压百姓,从大家手里低价获得了很多粮食。如今清水县的局势,对我们来说可谓全方位逆风。”
原本陈阳回来,一群人还热热闹闹的。
现在听到这个话题,一个个看着沉重极了,再也没刚刚的笑容。
“老师,这段日子我们想过办法,诸葛先生也给我们书信来往讲述过他的方法。”
“我们以为……百川商会现在从全国各地收集粮食,咱们手里的粮仓若是大开,应该能养活清水县百姓的。”
“不行!”陈阳回答的斩钉截铁,“在场大伙都知道我们疯狂购置粮食的原因。如今买的是唐国百姓的粮食,等到这一季粮食收割完,很多百姓肯定会选择种植经济作物。”
“咱们现在的粮食存储起来,是为了应对几年之内的粮荒的。那也是挫败氏族的致命一击!不能胡乱乱了节奏。”
“那……”萧道奇稍微犹豫,“百姓若是揭竿而起,对庄园来说,肯定是场严厉的考验。到时候,商队的路线肯定也会有很大危险。对庄园和商会来说,都会伴有不小的打击和损失。”
“解决的方法,其实我在回来的路途上已经开始了思考。”陈阳低声道:“左思右想,我决定走一步险棋,你也可以看作是为了唐国未来的新政策做一个提前的实验。”
一听上升到了国家层面,萧道奇和其他人耳朵都竖直了。
陈阳道:“我准备……从现在开始广收流民,同时制定庄园之内的律法。这一点,需要太子先通知陛下,不然我这么做,和自立山头没啥区别。”
“收了流民之后,安保问题就会具有巨大的挑战。到时候……私兵也需要扩充。这一点,也需要陛下同意。”
“给百姓粮食,总归不是可取之道。唯有让他们真正具备赚钱养家的本事,才是正途。”
“一个清水县我们就放粮救人。氏族若是看到我们的方法,定然要掐着我们脖子不放。”
“长水郡内,指不定各地开花。难不成……都我们去放粮?”
“真到了那时候,氏族拖都能把我们拖死。”
“这……”
不说还好,一说,萧道奇立马明白了放粮的弊端有多可怕。
还好老师回来了,若不然……怕是要白给啊!
“老师,我今夜就给父亲写信,把老师的需求和方法都告知父亲。”
“只要说服了父亲,庄园……就可以为老师的计划开始了。”
夜里。
萧道奇许久未眠,坐在书桌前,执笔如写卷帘。
于夜,启用八百里加急,总算把信件送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