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已经搬去清风学院的柳珠珠回了趟相府。
因为柳相几次催促柳珠珠回府。
柳珠珠便想看看相府是不是又出了什么幺蛾子。
进了相府,柳珠珠先回了自己的院子。
陈嬷嬷正在院子里纳鞋底。
看见柳珠珠,开心的连忙将还没做好的鞋底放回篮子里。
拉着柳珠珠的手说柳珠珠瘦了又黑了。
这才几天而已就黑了又瘦了?
这么明显吗?
但最近确实比较忙,要为争霸赛做准备。
而陈嬷嬷的每句话自己都听过。
甚至上一句说完。
就知道下一句陈嬷嬷会说什么。
柳珠珠仍耐心的听着陈嬷嬷絮叨自己。
心里有股子温暖。
就像是回到了熟悉的地方。
身心放松。
柳珠珠拉不住陈嬷嬷。
被陈嬷嬷拉着试了不少的鞋子。
看着吃下了平日里两倍的饭食。
陈嬷嬷才放过了柳珠珠。
吃完没多久。
佩儿掀开帘子走了进来。
佩见到柳珠珠时虽然也是眼神胶着着柳珠珠不放。
但佩儿比起陈嬷嬷好了许多。
至少没让柳珠珠继续添饭。
佩儿进来后。
柳珠珠拉过佩儿的手。
“佩儿好像长高了。”
可不是吗。
柳珠珠又细细打量佩儿。
柳珠珠来到大齐也有半年多了。
刚来时佩儿不过是十二三岁。
长得不高,甚至还未发育。
记忆里佩儿便是沉默的时候居多。
但却一直很维护柳珠珠。
即使很多人说柳珠珠不好。
让佩儿听到了。
平日里不言语的佩儿也会怼回去。
柳珠珠从孤岛回来后。
这段时间忙,竟没留意到佩儿在不知不觉间开始发育。
发育的女孩子一下子便有了些少女的身段。
加上抽条了。
看上去真是与以前不一样。
“佩儿最近饭量不错,我看着也是长好看了一些。”
陈嬷嬷见柳珠珠打量着佩儿。
便纳着鞋底便说道。
佩儿有些不好意思的低头。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我们佩儿大了。以后可以帮我做事了。”
陈嬷嬷听柳珠珠这么一说很高兴。
自从柳珠珠母亲走后。
陈嬷嬷便将所有的寄托都放在柳珠珠的身上。
而柳珠珠有过一段时间的任性妄为。
陈嬷嬷便当成是柳珠珠小孩子耍性子。
只道是自小没了母亲,所以才会养偏了性子。
后来柳珠珠慢慢的变好了。
现今不过十五岁便是清风学院的副院长。
这次回来还被皇上封为珠玉县主。
陈嬷嬷觉得心里欣慰非常。
平日里柳珠珠忙着自己的事。
陈嬷嬷最心疼的还是柳珠珠。
佩儿虽然只是一个丫鬟。
但在身边陪着自己这么久。
陈嬷嬷渐渐的也将佩儿当成自己的女儿般看待。
希望以后佩儿能成为柳珠珠的帮手。
陈嬷嬷也一直都是这么教导佩儿的。
好在佩儿这个孩子一直都是乖巧懂事。
从来不用陈嬷嬷操心。
现在听柳珠珠提起要用佩儿。
陈嬷嬷心里怎么能不高兴。
柳珠珠想得确实佩儿这么沉稳的性子。
配上仇二正合适。
找个机会让两人见一见。
佩儿虽然才十三四岁。
但是大齐十四及笄便可婚配。
过了十六还未婚配的。
便要加税。
想来是为了鼓励生育。
只是生育太早不利于自身的身体健康。
柳珠珠将这点记下了。
可以先让两人见一见。
这个年纪,订婚也不算早。
过两年再成婚。
成婚后也一定不要那么快要孩子。
这样佩儿就是安全的了。
柳珠珠这边想的认真。
“小姐,小姐。”
柳珠珠回神。
佩儿又说道,“小姐,华姨娘来了好一会了呢。”
陈嬷嬷叹了口气。
对着柳珠珠耳语了几句。
柳珠珠凝神想了一会。
便让佩儿带华姨娘进来。
“见过大小姐。”
“免礼。华姨娘这段时间辛苦了。”
“不辛苦,只是奴婢没能撑起相府,请大小姐责罚。”
“华姨娘,你也不用自责。此事与你无关。你先起来。”
华姨娘见柳珠珠执意让自己站起身。
便站在柳珠珠的身边。
将相府最近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其实刚刚陈嬷嬷已经简略的说了说。
此刻华姨娘说得更加的详细罢了。
原来,相府已经破产许久了。
只是因为柳珠珠不在府里。
并且因为柳珠珠和柳宽宽院子里的银钱早就安排由铺子里的生息送过来。
不用相府一分一毫。
所以暂时不受影响。
相府中,相爷的俸禄已经提前支取到十年后。
字画卖给柳珠珠书画铺子的钱除了还债。
剩下的远远不够相府的开销。
这还是上次柳珠珠想出的那个加画框的点子卖的十分不错的情况下。
相爷毕竟也是要上朝的。
朝中之事处理起来也没有多少时间剩余。
相爷字画的收入到了一个顶点便不再上升。
而且比起相府的开销。
真是捉襟见肘。
老太太还是一如既往的不心疼儿子。
花钱还是如以前一般哗啦啦。
为了做寿赊账不少。
商家都知道柳相已经透支俸禄。
而柳珠珠早就通知几家铺子不会给柳相还债。
有违例的掌柜不管做了多少年。
都会被辞退。
柳珠珠被皇上封了县主后。
众商家猜测柳珠珠更不会为柳相还债。
因此几家商户一起发布,相府之人都不得赊账。
此刻老太太还在相府中发着脾气说柳相不孝。
柳相却拿老太太一点办法都没有。
此刻门外还有来要债的。
柳相刚下朝回到家。
被人堵在了门口。
一般人是不敢拦截朝廷命官的。
就像上次柳雪当街打了状元郎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只是有家刚从外地来京开粮油铺子的外地商人贾掌柜。
铺面原本就不大,又因为初来乍到。
对京城的风声不了解。
给相府送了大量的米面。
可以说相府从其它铺子里都要不来米面。
这段时间吃的米面都是府中的采买从贾掌柜铺子里搬来的。
只是贾掌柜毕竟只有这么一家粮油铺。
看得出,相府这些米面虽然不是说占了大头。
但正好最近有艘船在渡河上翻船了。
其中就有贾掌柜的粮油米面。
海上赔付的少,贾掌柜顾不上心疼。
一算账,来京不过半年。
自己本钱没有增加反而亏了一多半。
那是真的过不下去了。
再过一个月铺租都交不上。
家中还有老母妻儿。
贾掌柜也顾不得许多。
便来了相府门口堵柳相。
让柳相一定要给自己一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