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下山(1 / 1)

明元大师也从震惊中缓过神来:“施主大智慧,失敬失敬!”双手合十行了一礼,唤来小沙弥取来一个两个手掌大小的木盒,递给了五松。

五松打开来发出一声欢呼:“刻刀也给我吗?”

明元大师但笑不语微微点头。红初柳十分好奇什么木头这么金贵,伸个脑袋想去看一眼,却不料五松手快,“啪”地一声把盒子盖上了,眯着眼一脸神秘地对着红初柳笑。

红初柳撇了撇嘴,心道:小样儿!

红初柳觉得老和尚明明没有输,却仍把刻刀送上,定是另有图谋。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小弟叨扰大师许久,深感歉意。我第一次来慈元寺,准备到处走一走、看一看,就此告辞。在此谢过的大师禅茶和赠礼,将来家中宽裕,一定多来捐香油钱。”

红初柳已经彻底打消和老和尚打好关系的念头,太腹黑了,太腹黑了!自己做点小本生意算了。

珍惜黑发,远离明元。

在小沙弥的引领下,三人离开了明元大师的院子,往寺庙正门而去。小沙弥挺热情,一路上介绍着寺内的各院各殿。

今日寺中并无对外的佛事活动,也不是初一、十五,上香的人并不多。红初柳暗数眼中所见,却也有百余人。

如此想来,热闹的时候,大几百人、甚至上千人也都是有可能的呀。

“几位小施主,可要上香?”

红初柳望向白玉轩,对方摇了摇头。看向小弟……算了,头发长得多好看。因此谢过小沙弥,三人从寺庙正门下山而去。

对红初柳而言,即便有穿越的事实,她也不会去烧香拜佛的。与无神论的教育没有关系,是她自己前世看过许多教派的书籍,觉得各教其实都是大同小异。

抛开不同的教派仪式形态,只看最终的目的,都是用一些故事和寓言,教人向善或者是行事的规则。那只要自己持身以正,与为为善,信不信教又有什么关系呢?

她还记得有一个小故事,讲的就是观音去拜自己的塑像。有人见到后问观音:“你怎么拜自己呢?”观音说:“求人不如求自己啊!”

心里回忆着这一些,忍不住将这些观点又说了出来。

“初柳,你的观点很有意思,都是从哪里学来的?”白玉轩当了大半天的吃瓜群众,终于发问。

“你又不是不知道,以我不识得几个字,跟着小姐上课,又学了些字。佟先生天南地北地说,听得多了,自己又看了些杂书,自然就这样想咯!”

“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吗?”

“吃饭要拿筷子,这句话你记得是小时候谁教你的吗?”

“不记得了,应该是爷爷。也许是我太过聪慧,看着爷爷拿筷子,自己就会了。”白玉轩这回答有点让人想抽他的冲动。

“对啊,人有想法是很正常的事啊!有看书得来的,有自己思考出来的。只要是想对了,为何去深究这个想法从哪来的?你可别变成个书呆子,浪费时间去想这些有的没的。”

要把他们怀疑的思想掐灭在摇篮里。嘿嘿,红初柳觉得今日自己人品爆发,思路敏捷,妙语连珠。

“大姐,我走不动了……小白哥哥,背背!”五松突然坐到了地上,拉着红初柳的衣袖撒起娇来。

因着红初柳想把寺庙周围的商业情况做一番考察,特意选择从正门下山绕远路回家,就比从后山回家多了一个时辰的路。

原本没有想到会耽误这么多时间,出门时都没有带干粮,走到山脚已到午膳时分,一路上只摘了几个野果充饥解渴,确实有些饥渴。

之前上山的时候听那几个妇人说,寺庙正门山脚离家还有一个多时辰,再不补充点食物,自己也走不回去啊!

果然是由奢入俭难,刚穿过来做乞丐的时候,每天吃半截玉米,还能走这么多路,现在反而被养娇气了。

山脚下只有一间茶铺,铺子外面一个人都没有,看来这里也做不了什么生意。

“那个,小白哥,你身上有铜板不?”看着弟弟累坏了的样子挺心疼的,红初柳厚着脸皮问道。

白玉轩笑着蹲了下去:“自是有的,穷怕了!出门身上得带点钱。小松上来,哥哥带你到前面茶铺找点吃的。”

“回家我还你。”

“咱俩不用算得那么清楚。”

怎么就“咱俩”了?红初柳觉得,应该是自己想多了,十二三岁的孩子而已。

说是茶铺,其实十分简陋,就是用竹子和茅草搭的棚,煮水的灶台黑乎乎的一片,已经分不清是灰还是油。

“大叔,这有啥填肚子的不?”

“有玉米馒头,有玉米煎饼,有煮鸡蛋,还有荞麦面。”

“馒头,煎饼和鸡蛋都多少钱?”

“玉米馒头两文,煎饼和鸡蛋三文。”果然挺贵的。红初柳想起逃荒那会儿,在县城里一文钱买三个馒头。

红初柳想着家里应该留了饭,在这儿顶个肚子就算了,正想开口买一个玉米馒头,三个人分着吃。

“我要吃鸡蛋!”五松却不客气地嚷嚷起来。

“我跟小松两个人吃一个就好了馒头。”

“大姐……”五松小脸委屈巴巴的。

“我是大姐,买什么我说了算,你不吃就算了。”

“又不是你花钱……”小屁孩胆子肥了,还敢反驳,虽然说得很小声,但红初柳都听见了。

古人有一句话叫“当面教子,闭门教妻”,红初柳是不认同的,再小的孩子也要培养他们的自尊心。“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她觉得教育孩子也该是这样,除非是屡教不改,极其恶劣,才用一些特殊的办法。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视频,一位母亲发现九岁的儿子偷小卖部的东西,带着儿子去警局自首。警察听了缘由十分配合这位母亲演戏,说孩子违反了哪些法律,又带孩子“参观”了拘留所。最后说看他认错态度好,就不拘留他了,只让他写保证书。

想远了……古代的衙役相当于现代的警察,素质就差得远了。

红初柳只能用这个年代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好在红初柳本尊从小带大弟妹,在家里也颇有威严。五松极少见大姐板着脸,不敢再坚持自己要吃鸡蛋的想法,顺着红初柳的意思说:“小白哥,我吃玉米馒头就好了,我跟大姐一人一半。”

白玉轩也从来没有见过红初柳这样的脸色,老老实实买了两个馒头,三个人分着吃。

回到家,却不只是家里给留了饭菜,而是一家人都还在等他们。

“对不起,我到山上庙里转了一圈,从正山门回来,没想到路这么远。”两条腿走路的日子,真是没办法。

“说什么呢!这孩子怎滴对自家人也客气起来。”初柳娘麻利地摆着碗筷。

“没事没事,都别说了,都坐下吃饭。”

午饭后,白玉轩说想去看看红家的地,红老爹就带着他出了门。红初柳趁着客人不在的功夫,把三个妹妹和弟弟叫进房里说话。

多少家庭,多少兄弟阋墙,只能同苦不能同甘,有些话她总得说在前头,免得将来后悔。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农女贵娇 回到八零做彪女 空间之锦绣田园 弃妃,别来无恙 福慧双全 壕妻 极品女医:弃妇带娃也嚣张 萌妃粉嫩嫩:邪王轻一点 神秘老公,深夜来 嫡女当嫁:一等世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