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变的突然辞职,也在学校里引起了不小的水花。
初一的学生都很失落,不想让她走。她请假的两个周,别的老师代课,他们都听不进去。
杨变给三个班都上了最后一堂课,不是语文课本上的内容,宋清华给她的稿子,让她自己结合自己再自由发挥,如果能给这些还懵懂的学生们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对他们今后求学还是人生,或许都有一点用处。
“等我进修完再回来,我希望看到同学们都有了好的学习风貌,对自己学业有了具体的规划,并且奔着这个目标奔跑,努力在完成自己的规划。走向属于你们的,更好的人生!”
不少学生都听哭了,邹园园一哭两个眼睛都会肿起来,脸也跟着肿。
宋清华拿了一把糖豆哄她,“杨老师去进修,为了更好的自己,也为了更好的教学生,我们应该为杨老师高兴才是。”
邹园园吸了吸鼻子,点头,“我知道,我还是支持杨老师的。我会听杨老师的话,好好用功学习,向你学习。我考不上清华,也要争取考一个好的大学!不辜负家里省吃俭用让我上学,不辜负老师。”
“也不辜负自己努力的人生!”宋清华笑。
邹园园用力的点头。还不知道她舍不得的杨老师,被面前这个笑的一脸安慰的人拐去她家里教她们全家去了。
杨变开始正式到宋清华家里每天打卡,没有星期休息的打卡,尤其抓宋轻松,知道她要上学进修,抓的外松内严,恨不得把自己脑子里的知识一窝蜂全输送给她。
对孙会英和宋改智也极有耐心,从识字开始。
连打死不愿意上课的宋老大都被说教一通,和孙会英一起接受再教育。
宋清华下午的课上完,有作业会留在教室把作业写完,然后直接骑车回家,给全家讲改革开放的政策,讲外面的世界,讲各种课外扩展的见识和知识。或者广播里听到有用的咨询,全家一起听,听完再拆开分析讲解一边。
如果她们有作业,宋清华就去花奶奶家忙做衣服的事。
星期天如果不去省城,她就把时间留给杨变,给她恶补英语。
杨变发现宋清华的英语发音像纯外国人,学校里教英语的老师还有学生都有这一片地方口音,宋清华完全没有,也学着听英语广播,虽然还是听天书一样,但学的很认真。
她们家虽然住在村子边缘,但来家里串门拉关系的人还是不少,全村都知道家里请了个家教老师。
宋老大被人问起,窘迫汗颜,连忙往大女儿身上推,还把大姐夫拉出来扯大旗,“这不是孩子大姨夫,去省城进修了,再考就是大学,出来就能当工程师,工资翻几倍。家里的大孩子年龄也不算大,小时候穷,没上学,耽误了。清华她们学校的老师也要进修,就抽空闲给大孩子讲讲课。以后好歹考个文凭,端个铁饭碗,不再像我和她妈,没本事,只能土坑刨食儿。”
他说的还挺实诚,村里人都信了。还在想,要不要也咬咬牙,送自家孩子也去上学?
有了这个想法,对挣钱的需求更迫切了。
宋清华让花奶奶又在村里找了几个人做工,至于帮忙的人,针线活儿差不多的,分点零碎活儿,能挣个补贴钱,也不做坏她的衣服。
宋老三是跑她们家跑的殷勤,最先知道她们家请了个家教老师,这个老师还不单单教宋轻松。反而放弃了做工,也买了练习本和笔,还找了书,厚着脸皮蹭课。
知道院子里跑的四个下蛋鸡是杨变送来的,猜着她工资不低,从丈母娘家也抱来四只下蛋的母鸡,一个不留,全送过来。
说什么娘家生豆芽,还学了泡菜,已经有个小进项,特意感谢的。
宋老大和孙会英不好赶他,只能任由他留着。
多教一个人,杨变也没意见,只要不捣乱捣事。
上了几天课的宋老三,发现他喜欢上了宋清华的课,几天听下来都能涨不少见识。每天晚上早早吃了饭,拉着张送梅一块过来听课。
宋钱进凑过来几次,见她们还讲课听课的,也要跟着听。
宋老大记仇,不让他在自家听课。
不过中间渐渐多了几个学生,都是宋清华的学生,花奶奶家的玉花小姑,新立叔。村里另外几个宋清华看着不错的少男少女,随着时间推移,人数还在时不时增加。还有宋老五。
她们家屹然成了宋家沟电大学校。
宋老三看宋清华愿意教,但都挤在她们家也不像样子,跟她商量,把公社的房子劈出来一间,让她上课。不然大人来她们家,小孩也跟着来,“念念想吃个零嘴都不行,有的小孩皮,直接从手里抢。”
“我不可能天天上课。”宋清华白她一眼,清华出来的老老老老老教授了,她可是很贵的!
“没关系啊,你一个星期上三天四天,就算一个星期只讲一回,也给他们长见识了。”宋老三很热心。
宋清华也不喜欢家里人来人往的,一群人堆到家里,干什么说什么都不方便了,那就不是家了。
宋老大虽然小气抠门,看不惯人都来自己家,但是有一个欣慰的,“咱们家茅坑快满了。”
家里有9亩地,他对粪肥这事儿很上心。
宋清华嘴角抽搐,答应了在村里另找一处讲课,大人小孩,老小都可以听。她会把外面的世界讲给他们听。
家里这边太落后了,又没有工业可发展,即使大时代来了,他们也懵懵懂懂,开始跟着人出去打工,做做苦力。
大队的房子,宋金智很宝贝,还不让用。
宋老三靠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忽悠了好几个人去找他说。
小孙女一片好心,想要改变村人落后愚昧懵懂的老思想,宋改智怎么能不支持。直接出面找宋金智拿了钥匙来。
消息出来,村里多少人嗤之以鼻,宋清华家里请了个家教老师,她就也跟着有了讲课的瘾,要拿村里人练手了?
杨金芝都笑死了,“清华,自己在家里对着你爸妈大姐,大爷爷过过瘾就算了。你三叔三婶,玉花她们捧着你,你可别真把自己当老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