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华转身给他个背,她不拒绝偶尔的挫折教育,但拒绝明明很努力优秀还被打击,还回回都打击。
宋老大讪笑的跟人解释,“孩子叫她大爷爷惯坏了,不听话。”
但是能考年级第二名,那就是优秀!不少人来搭话,打听经验,又问重点班的事。小学都没有,初中咋多出来个重点班。
社交尴尬症宋老大被人围着,简直不知道怎么应对,问啥答啥,把重点班能上丘城一高的话说了,又说丘城一高考上了清华北大的学生有多厉害。
宋清华眼睁睁的看着他爸在这制造上重点班能升丘城一高的谣言,无语了半天。
那些得了消息的,甚至报了名不让孩子回家,就在这学校弄点吃的,准备下午的摸底考试,一定考进重点班。
宋老大被搞的也紧张起来,给了她5毛钱,一挥手,让宋清华也别回家了,考完再回家,他就先走了。
宋清华朝天翻了翻眼,在学校溜达了半天,拿着5毛钱去学校小卖部买了一包方便面。
别的学生买零食,都是5分,1毛,最多2毛。看她花5毛钱不眨眼,老板打量了好几眼,“妮儿,你是几年级的啊?”
“初一,下午摸底考试。”宋清华笑着,原地把方便面拆开,一边吃一边扫视那些远古派零食。
没有辣条,鸡爪,火腿肠,真遗憾。
方便面的味道也不算好,有点太干,吃完又买了两袋汽水喝,继续在学校里溜达。
宋莎莎上了个厕所没找到她,已经回家吃饭了。
下午2点半,初一报名的学生都来了,老师领着分了考场。
宋莎莎和宋清华一个考场,一南一北。
老师拿着试卷进来,讲了考场规矩,把卷子发下来。
摸底考试只考两门,语文和数学,自然和思想品德不考。
宋清华拿到试卷,庆幸她临时抱佛脚,还把初一的课本预习了,这语文试卷涉及的知识点有点超纲。
作文让写500字的开学了。
宋清华是个诚实的孩子,用600字精炼的讲了自己差点上不成中学,听了小姑的主意投河,吓了家里人,又诚恳认错,得到家长原谅。最后反转,家里是开玩笑说不让她去上学了,但她考了年级第二,家里早准备了学费。
结尾升华了一下,孩子和家长要及时沟通,人和人之间也要及时沟通,消除误会。又感谢了家长辛苦劳动,送她上学多么不容易。她会继续保持成绩,学习进步,争做先进少年,五好学生。
宋莎莎没想到宋清华把投河的事写进了作文里,她写了家里不同意她念书,但她想要上学,想要有出息,家里困难,饭都吃不饱,实在供不起,到处借钱借不到。只能凑了学费,凑不学杂费。但她依旧会努力向上,好好学习,天天进步。
考完语文,老师提醒,“要上厕所的抓紧了,中间10分钟,我们下一科考数学。”
宋清华坐着没动。
宋莎莎给她使眼色,见低着头在写写画画,其他人都没乱动,老师也没走,只能作罢。
宋清华用10分钟在草稿纸上画了个大乌龟。
发试卷的老师看到,忍不住皱眉。但那个乌龟画的很像,还斜抬着头,眼神睥睨。
监考时,转到宋清华身后,看到她试卷头上的名字:呵!记住了!
数学对宋清华没有任何难度,她执念重,飘荡的四百年中,有两百多年都在清华,那些学科都学烂了。闲得无聊,半夜到北大弹弹琴,开开灯,给他们的学生制造点悬疑。
她下笔不停,为了防止扣分,用范围内的知识答题,每一个解题步骤都详细清楚。
不到半小时答完,又检查了一遍,交卷。
干净净的桌上,放着她那份试卷,监考老师拿着看了半天,这下彻底记住她了。
宋清华背着书包回了家。
宋改智看她回来得早,问她,“考的难不难?”
“就是太简单了,我才回来这么早。”宋清华嘻嘻笑。
宋改智点着她点了点,“就算都会也不能眼高手低!也不能骄傲自满!”
宋清华立正,敬礼,“是!”
宋改智无奈。
宋清华把他的收音机拿出来,找出工具,全卸零散了。
“捣鼓坏了,你要给我买个新的!”宋改智喊唬她。
他自己都卸开好几遍了,宋清华嘴上应着声,把零件拆了一地。
捣鼓了半下午,临近吃晚饭,才装回去。
“还真响了?”宋改智纳罕。
宋清华笑眯眯的打开晚间广播,“以后可以听英语。”
关系到学习,宋改智很重视,“不中用了,可以买个新的。”
“这就行。”宋清华可不想挪用盖房子的钱去买收音机,等搬了家,买个电视机。大爷爷就不会在家里无聊了。
宋改智能听广播了,人顿时也更精神了。
“大爷爷,你让我爸也跟着你多听听外面的世界和道理,别那么小气抠门,别那么短视。”宋清华这收音机是修了给他爷俩的。
“哪有你这么说你爸的。”宋改智嗔了嗔她,没有骂。
晚上收音机里收到了唱戏的,不光宋老大,宋金智都过来听了一段。
孙会英已经找好了褥子席子,毯子,肥皂,搪瓷缸和勺子给宋清华准备住校的行头。
初中要上早晚自习,要住校了。
“我不住校!会染上虱子的!”宋清华坚决拒绝。她不光被狗咬有阴影,虱子也有阴影。
就是她初中住校后,不到俩星期,染了一头虱子。篦子篦不完,她的大长辫子剪成了秃子,狂洗了一个星期头,她妈又找了药给她杀干净的。
“哪有那么多虱子,真染上了我给你篦出来。现在玉米地那么深,你给我老实住校。”孙会英说完,就吓唬她,“你绕小路回来的那个沟,知道吧?扔过不少死小孩!你不怕小鬼儿?”
她就是几百年的老鬼,真有小鬼儿也是他们害怕她啊!
但住校这事,宋改智和宋老大,宋金智一致同意。
开学宋老大就带着她和她的行李,给了5块钱,把她送到了学校。
分班排名已经用大红纸贴出来了,第一个名字就是宋清华。
让宋清华诧异的是,宋莎莎那个中不溜的成绩,也进了重点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