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诗词盘点:开局评选十大诗人 > 第一百一十二章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第一百一十二章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1 / 1)

“明太祖朱元璋以“开局一个碗”出身,参加反元起义,先后战胜陈友谅,张士诚,随后举兵北伐,推翻元朝蒙古人统治,最终统一全国。”

“这朱元璋,倒是与朕有几分相似。”祖龙眼睛里充满欣赏意味:

“这其中的艰辛与努力,不足为外人道也。”

“我早就料到蒙古人是比金人还大的威胁,如今一看果真如此!”辛弃疾感慨万分:

“不过还好后世有明太祖此等帝王人物能夺回失地,但既然能提前知道敌人,我就要阻止金人与蒙古人占领我大宋江山!”

“原来中原还有救!”文天祥此时激动落泪:

“蒙古人并非不可战胜!可惜我看不到那一天了,“留取丹心照汗青”,唯有一死尔!”

可惜陈羽这里不是皇帝介绍盘点,否则他定要好好讲述一番朱元璋的事迹。

“除去这首《不惹庵示僧》外,朱元璋虽是白丁出身,但依旧作有不少诗词,其中也不乏佳作。”

“《咏燕⼦矶》一首是他在微服出征至燕子矶时,即兴而赋,可谓信口道来。”

“燕⼦矶兮⼀秤砣,长江作竿⼜如何?

天边弯⽉是秤钩,称我江⼭有⼏多。”

“这明太祖果真有大气魄!以小见大之诗我也多见,但此等气魄我还闻所未闻。”

“燕子矶,长江,弯月用来称量江山?不愧是此等帝王。”

“虽然诗中用语简单,无华丽词藻,但这等豪气也只有帝王才可做吧?”

陈羽的声音再度响起:

“《庐山诗》一首是他在游历庐山之时所作,其豪迈大气可见一斑。”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

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

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

但陈羽在放出这首《庐山诗》后,乾隆这边的太监宫女却发生了些小讨论。

“这明太祖《庐山诗》,怎么和陛下前几日所作《画中游》有点像呢?”

“这还用想吗?明太祖几百年前之人,还能抄陛下的诗?那么只有可能是……”

“嘘!噤声!你不想要命了?读书人的事那能叫抄袭吗?那叫借鉴!”

不过乾隆此时脸不红心不跳,甚至还吐槽了两句:

“这明太祖作诗语言太过通俗,比朕相差甚远,到时候等朕出场再教这些文人看看什么是好诗!”

“《不惹庵示僧》上榜原因,本诗被称为杀气最重之诗,充分展现出他战胜陈友谅后产生的霸气豪迈,而他的其他诗也无一不展现出作为开国帝王的豪迈之感,通俗中又富含哲理与气魄。”

“诗词奖励,朱元璋治国能力增加20%,杀心减少10%。”

“有没有哪位后世兄台给我发一份明太祖朱元璋的经历?我实在无比好奇啊。”

“+1,给我也整一份!”

“我之前以为明太祖是白丁,但没想到竟会作诗,还有如此豪气之语。”

“气势宏阔,诗意极盛,读之朗朗上口!”

“这明太祖的诗的确意境极为广阔!不愧是帝王之作。”

“虽然但是,我觉得杀气太重也是事实,不过最主要还是极度豪迈在其中,让人热血沸腾!”

“仙师这奖励与朕想象的有些差距。”朱元璋在听到奖励内容后蹙眉:

“杀心减少,难不成仙师也觉得朕杀心太重了?但是朕百年之后,那些人谁压得住?”

但陈羽的奖励内容又不得不重视,朱元璋此时也不免沉思起来。

陈羽的视频盘点也来到了下一个场景。

秋日汾河,一位帝王正坐在楼船中,泛舟游水,设宴饮酒。

在酒酣之际,他诗兴大发,拿来笔墨在纸上挥毫:

“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十大帝王诗词盘点,第五首:《秋风辞》,所属帝王,汉朝汉武帝刘彻。”

“又是汉朝帝王?作的诗还如此之好。”祖龙心情不悦,他对夺了大秦天下的汉朝耿耿于怀:

“甚至谥号是武帝,想必这刘彻又是一位文武双全的雄才大略之主。”

“哈?汉武帝居然会作诗?还作的这么好?这个历史怎么突然和我了解的不一样?”

“楼上的兄台我能理解你,我只知道汉武帝南征北战,手下猛将如云,将星倍出,打的匈奴嗷嗷叫,但不知道汉武帝竟然会作诗!”

“好诗!虽然是杂言诗,但其水平丝毫不落于汉朝几位大诗人!”

“没想到就连如此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在最后也会悲伤,哀叹时光易逝。”

“连汉武帝此等帝王都伤秋叹老,更何况吾辈文人笔下呢?”

“这位兄台说话就不对了,虽说“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是“我言秋日胜春朝”!”

汉武帝刘彻同唐太宗李世民一样,二人的文学诗词水平完全被其余成就的光芒所覆盖,而这首《秋风辞》的水准不可谓不高,全诗比兴并用、情景交融,是中国文学史上“悲秋”的名作。

“元鼎四年(前113)十月,汉武帝刘彻到河东汾阴祭祀后土,这时刘彻四十四岁,即位已二十七年。”

“这次出巡,途中传来南征将士的捷报,而将当地改名为闻喜,沿用至今。时值秋风萧飒,鸿雁南归,汉武帝乘坐楼船泛舟汾河,饮宴中流。”

“当时场面热闹,气势恢弘,听说汾水旁边有火光腾起,还下令在那里立了一座后土祠来祭祠大地。”

“身为大汉天子的刘彻,一生享尽荣华,又同常人一样,无法抗拒衰老和死亡。宴尽之余,遂作此篇。”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看到自己诗词被盘点的刘彻并没有过于惊讶的表情,虽然没想到自己能排到这种位置,但此时的他再次为自己所作之诗感慨:

“时光易逝,年轻岁月早就逝去,如今逐渐年老也没有任何办法能改变。”

后世有大家评价此诗为“缠绵流丽,虽词人不能过也。”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斗兽 卧底者说 梦起出云 景泰太子 朱元璋:咱真不想当皇帝! 穿越美利坚:从泰坦尼克号开始 我在大明养生百年 玛雅1441 从影视我的团长开局 三国:开局被喂毒酒,触发神级选择A如焰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