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诗词盘点:开局评选十大诗人 > 第一百零一章 多情自古伤离别

第一百零一章 多情自古伤离别(1 / 1)

“柳永因作词忤宋仁宗,遂“失意无俚,流连坊曲”,为歌伶乐伎撰写曲子词。”

“这首《雨霖铃·寒蝉凄切》当为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陈羽对此词创作的简单背景介绍依旧引起不少讨论。

“道理我都懂。”曹操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打字询问陈羽,对陈羽的介绍表示强烈的不满:

“可这柳永为何如此受女子欢迎?哦不对,我的意思是为什么追捧他的人和骂他的人都有?甚至还能因词忤怒一位皇帝?”

“不就是文字狱吗?这个朕熟。”乾隆在此时也插话了:

“至于这个柳三变,朕也有所耳闻,似乎沉迷于流连烟柳之地?”

“嗯?这果真是一个……风流文人啊。”李隆基有些愤愤的发问,因为他感觉一个风流才子都比他要受欢迎:

“他作了什么词忤怒了皇上?朕对这点倒是挺好奇。”

一时间,不少人都应和李隆基的话,想要观赏一番这能够触怒皇帝的词,不仅是观摩一番,更是有避避雷的感觉。

陈羽此时只能暂停了视频,在评论区满足众人的好奇:

“鹤冲天·黄金榜上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在柳永参加科举时,恰好真宗下诏“属辞浮糜”皆受到严厉谴责,于是柳永落第、金榜无名。”

“于是柳永心怀不满,所怀愤恨所作此首《鹤冲天.黄金榜上》。”

“这柳三变,怕是到此为止了。”李世民点评:

“换做朕的话看到这后面几句也会有不悦。”

“有才的确有才,但这词…”赵匡胤摇头:

“功名不如吟唱之事?也难怪会忤怒当朝皇帝了。”

“这柳三变找死不成?”乾隆大怒:

“胆敢嘲讽朝廷录人不公,语言之中多有不敬,这必须治他一个大不敬!”

正如几个皇帝所料,就因为这首词,柳永日后的仕途可谓是无比失意。

“也正因“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这一句惹怒了宋仁宗,在下一次科举考试时换来了“且去填词”四字。”

“从此,官僚中少了一个柳永,而”奉旨填词柳三变”走向市井人家。”

众人这才对事情的经过恍然大悟,但态度却与几位帝王不太一样,文人对柳永的言语间多了些可惜。

“我觉得柳三变这词也没有那么浮糜啊,“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这句简直是帅爆了好吗?”

“我支持柳三变!吾辈自是白衣卿相!”

“既然做不了这官,低吟浅唱又如何?柳三变才是真正的风流才子。”

“这要是浮糜之词,那我直接可以退役了。”

毕竟大部分的文人和柳永一样,一辈子郁郁不得志,对于被区别对待的柳永自然引起了他们的共情。

“嗯,除此之外,这柳永为何如此受女子欢迎?难不成他家有矿?”曹操一直听不到陈羽回答他想要问题的答案,最终还是开口直接询问。

“不,他甚至很快把钱在青楼花完了。”陈羽回答。

曹操更加不解了:“那曹某实在是想不通,为何这柳三变如此受欢迎?”

“由于柳三变天性风流,情感细腻,才情洋溢,他的词一出,便可惊艳满座,因此他在青楼名声鹊起、渣得极红,得柳永词的青楼女子的身价立马提高。”

“此外柳永感情细腻,多情婉约。他温情地对待每一位女子,他能够体会她们的艰辛,他也不端架子,将青楼女子都当做他的朋友,毫不吝啬地为她们挥毫泼墨。”

“他也从不轻视青楼女子,他理解她们的无奈与苦衷,尊重她们的人格,在他看来,她们要比那些弄权的官员们清白得多。”

评论区不少官员:“……”

“柳永死时,穷困无比,连棺材都买不起,众青楼女子集资为其买衣置棺,将其安葬。”

“出殡之日,满城青楼女子皆出,无一人缺席,一片缟素为其送行,场面之大震惊全城。而且此后每逢清明节,青楼女子都会到柳永墓前祭礼。”

“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

柳永,一个多情但又让人无法厌恶的风流才子。

“这是什么神人啊。”评论区的一声感慨立刻引起了共鸣:

“奈何本人没文化,一句卧槽足矣。”

“不得不说,我心里甚至有点淡淡的羡慕?”

“原来如此,我能理解那些女子了,这柳三变当真是个奇人。”

“女子之友柳三变。”

“原来如此,曹某心服口服!”曹操咂舌,柳三变的事迹也让他惊讶无比:

“没想到在文人中还有如此妙人,不管怎么样,曹某一定要和他交谈一番。”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李隆基算是搞清楚这其中缘由:

“朕也不得不对这柳三变的事迹说一个“服”字。”

陈羽在这时才点击视频继续播放,画面里是深秋的傍晚,在北宋京都汴梁郊外,⼀个临时搭起的帐篷内,柳永与女子饮酒话别。帐外,寒蝉凄惨地哀鸣,好像在为他俩伤别⽽哭泣。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那不远处的长亭,已经隐隐约约,可见天⾊将晚,⼀场⼤⾬也刚刚停歇。

天将晚,⾬已停,河边不时传来艄公的催促声,两⼈不得已徐徐站起,移步出帐外,万般依恋之际,此刻可真的要分⼿了。

二人相拥,泪眼相看,竟然⼀句话也说不出。船开了,⼈去了,渐⾏渐远。情人岸边伫⽴,含着泪,举着⼿,⼀直⽬送那兰⾈消失在⽆边⽆际的暮霭⾥。

今宵酒醒又在何处?良辰美景有何意义?纵然再有感慨又与谁诉说?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斗兽 卧底者说 梦起出云 景泰太子 朱元璋:咱真不想当皇帝! 穿越美利坚:从泰坦尼克号开始 我在大明养生百年 玛雅1441 从影视我的团长开局 三国:开局被喂毒酒,触发神级选择A如焰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