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诗词盘点:开局评选十大诗人 > 第七十二章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第七十二章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1 / 1)

“天宝六载(747年),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

“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

“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着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嗯?”这次轮到李隆基发火了:

“我还说怎么回事,如此有才华的大诗人朕竟然从没有听说过,原来是李林甫干的好事!”

“收回李林甫的追封!还有,朕想起来了,重用安禄山这等蕃将也是这奸贼的主意!朕被奸人蒙蔽许久啊!”

此时的李林甫刚去世不久,李隆基本还打算追封李林甫,在陈羽讲到这里时怒从中来,顺带着想起了另一茬事,于是李林甫就变成了李隆基口中的“奸人”。

“杜少陵有才却不被重视,以至于在长安漂泊这么久,生活穷困潦倒。”陈羽叹息之余再度指责李隆基:

“所以我说,就算没有那场大乱,你也难逃其咎!”

刚才还神气无比的李隆基现在又变成了落败的公鸡,喃喃自语:

“皇帝做错的事,那能叫错事吗?那叫被奸人所蒙蔽!”

“天宝十四载(755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

“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

“接下来的事情,是杜甫思想与诗风发生转折的重要事件,也是他在长安十余年里的感受。”

“为什么仙师每次说这种话,我就有种不祥的预感?”

评论区里的一句话瞬间引起了点赞。

“自信点,把预感去掉,肯定出事了。”

“仙师一语,生死难料。”

“杜少陵,哎,可怜杜老了。”

视频的画面再次变化,视频中的杜甫已经年过不惑,白发丛生,看上去极为沧桑,已经没有了上次视频中的豪迈与意气风发,更像是一个为了生计奔波不已的普通人。

杜甫回到奉先省家,但刚刚到家门处就听到哭泣声,他连忙顾不得其他事的跑了进去,得知的真相让他顿感天旋地转,差点没有当场晕厥过去:

他的小儿子在饥饿中没有扛住,死了。

盛世?长安?

这十年不过是走马观花,黄粱一梦罢了!

杜甫心中的悲愤已经难以抑制,他需要发泄!

用文人的手段去发泄这一切!世道的不公,悲伤的经历,愤怒的情绪!

提起笔,杜甫一改这十年来的向现实低头,写下了他的这首愤慨之诗。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写到这里,杜甫想起自己年少时期的壮志,现在回想过来是多么愚蠢可笑,不合实际,现在反而落得个到处碰壁,头发花白的结果。

但是他此时对百姓的生活关注已经很深刻了,即使是引起同辈的嘲笑,杜甫也丝毫不在意,反而更加关心起贫苦百姓来。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

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

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

以兹误生理,独耻事干谒。

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

沉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

他也有过归隐的想法,但又忠于朝廷,不忍离去。

但是到了如今回头一看,一些小人专门钻营结党,而自己却偏偏不肯放下尊严,导致现在穷困潦倒。

但是要让自己去改变操行去投机讨好?杜甫摇摇头,这是他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

还有什么办法呢?只好喝几杯酒排遣烦闷,作几首诗放声高唱,破除忧愤。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

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樛嶱。”

杜甫想起前几天离开长安的场景,草木枯萎,秋风怒号,身上铺满寒霜,手指冻得僵硬无法伸直。

到了第二天,来到骊山脚下,高处有皇帝的御塌,他走在铺满寒霜的山路上,脚下不断打滑。

杜甫不由得想象起华清宫里的样子,现在的华清宫又是什么样子呢?

应该是像王母的瑶池仙境,温泉里暖气蒸腾,羽林军密密麻麻,乐声大作,响彻辽阔的天宇,皇帝和大臣纵情娱乐。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

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舞神仙,烟雾散玉质。

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参加宴会的,都是那些达官贵人,所分得的大量绸帛从何而来?还不是从贫寒妇女的艰苦劳动中所得!他们的家人甚至还被勒索鞭打,这才让这些绸帛都集中在了长安。

陛下就拿这些赏赐封赏群臣,指望他们能够感恩图报,治国治民,但是如果臣子忽略了陛下的好意,那么这些东西不都是白扔了吗?那些做工之人岂不是更加悲惨?

更何况皇宫内的金盘宝器,听说都转移到国舅家的厅堂,美人帐中歌舞不断,达官贵人身上穿的都是貂裘,食用的是骆驼蹄羹,而水果更是来自遥远的南方。

杜甫想到这里,悲从中来,但更多的是随之而来的愤怒。

劳苦百姓轻易就这样压榨,而他们的劳动成果只是被随意分配的道具。

又想起自己小儿子的死亡,杜甫此时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情绪,提笔再度写下两句。

两句流传千古的名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猛将群英传 盛世唐魂 盛唐剑圣 王朝游戏:我有国运推演系统 三国如烟 汉末威王爷 南宋之还我锦绣河山 家父乃岳飞,我真不想造反 拐个国师做相公 北宋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