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诗词盘点:开局评选十大诗人 > 第六十九章 汨罗江,道所在,吾往矣

第六十九章 汨罗江,道所在,吾往矣(1 / 1)

“屈夫子,且慢!”

屈原听到了一声带着些急切的呼唤,此时会是何人来此地?

不过这声音有些耳熟,似乎不久前听到过。

似乎迟一炷香的时间也无妨?屈原停下了脚步,转过身看向来人。

他已经听出声音的主人是何人了,是在视频中介绍他的那位,只是不知道此时为何会来到这里,甚至还在和他说话。

难不成自己早已经投江了?只是自己不自知罢了?现在甚至都出现了幻觉。

陈羽通过系统来到屈原位面,却发现自己来到了江边,又看到屈原已经是白发苍苍,他顿时明白了此时的位面是什么时候。

这是屈原的绝唱。

“这位就是视频的制作者,大家都称为仙师之人吧?”

陈羽有些惊讶屈原知道他的存在,原本准备好的措辞也变得毫无用武之地。

“屈夫子这是要?”陈羽此时也只能懂装不懂,假意不懂屈原的行为。

屈原面不改色,但是眼神的目光从陈羽身上已经转投到了楚国方向:

“共赴国难耳。”

虽然心里已有答案,但从屈原嘴里说出来,陈羽还是不由得心中一震。

“共赴国难耳”,面对舍生取义此事,屈原竟然看的如此之淡,从容到连陈羽都觉得他不是去赴死。

评论区此时也是一片哗然。

“没想到仙师来的这么巧?”

“这里难道是汨罗江?我看到了屈夫子,接下来的剧情会发生什么变化?”

“仙师难道要直播上演一场汨罗江救屈夫子?”

“仙师,快阻止屈夫子啊!好不容易赶上这样的时间,不要让这件事再发生了。”

“屈夫子这样没必要啊,以你的声望拉起一支楚军继续对抗秦军是完全可以的啊。”

有人甚至已经不顾可能伴随着祖龙而来的怒火,开始劝说屈原。

陈羽不为所动。

屈原也只是将目光重新回到了陈羽身上。

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只有凛冽的风声和汹涌的惊涛拍岸之声。

最终,还是屈原先开口:

“仙师为何不如众人所说,劝阻我回去?”

“屈夫子心里有答案,我心里也有屈夫子的答案。”

屈原愣神,紧接着就是一笑,但是笑容多少显得有些牵强,笑容里带着的,更多是悲凉与萧瑟。

“没想到在结束前还能与仙师这等人交谈,也算是路上有挂念了吧?”

虽然心里已经明了,但陈羽还是忍不住的发问:

“那屈夫子又何必如此?”

“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要是能以此唤醒那些人,我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屈原表情平静,似乎所说的死并非自己。

“可是圣人不是这样子的呀?圣人不死板地对待事物,而能随着世道一起变化。”

“世上的人都肮脏,何不搅浑泥水扬起浊波,大家都迷醉了,何不既吃酒糟又大喝其酒?”

“为什么想的又深还自命清高,让自己陷入如此情况?”

陈羽不知何时就想起了这段著名的对话,跟随着问了起来。

“我听闻,刚沐浴过的人一定要弹弹帽子,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抖衣服。”

“怎么能让清白的身体去接触世俗尘埃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到湘江里,葬身在江鱼腹中。也不愿意将精神的洁白,蒙上世俗的尘埃!”

屈原的回答与记载如出一辙,不过陈羽并不是渔夫,并没有就此高歌着走开,而是继续说道:

“屈夫子觉得,这样的结局值得吗?”

是啊,值得吗?

一心为国,变法图强,文采斐然,遭受排挤,被贬南方,狼烟四起,国破人亡。

这样的楚国,值得他为之如此吗?

真的值得吗?

良久,从屈原口中传出一阵大笑,石破天惊,悠长不绝。

“天地间哪有什么值不值得的事情!依我看来,可能的确也是不值得的。”

“天下之人形形色色,有人在想着如何生存,有人在想着高官厚禄,还有人在追求着如何成名。”

“那屈夫子呢?”

陈羽不由自主的发问。

“我啊。”屈原声音逐渐低沉了下来,但在陈羽听来,感情却变得更加炙热了:

“道之所在,虽万千人逆之,吾往矣!”

霎那间,风声,潮声,陈羽都听不清了,似乎天地间只剩下了屈原的这句话。

声音不大,但振聋发聩!

“屈夫子,你……”

屈原抬手,示意不想再听陈羽之言。

因为陈羽到来的对话而打断的事情,现在就要继续。

向楚国的方向再度作揖,屈原转身,步步向着汨罗江走去。

“世浑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

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江水漫过屈原的身体,逐渐将屈原吞噬。

只有屈原最后的声音在天地中回响不绝。

陈羽没有任何的阻拦。

对于屈原的结局,他没有做出任何的改变。

他不想去改变,也不能去改变。

屈原,屈夫子,千古不朽!

“仙师为何不阻拦屈夫子?看着屈夫子就这样走进河里,我好难受啊!”

“屈夫子舍生取义,吾辈佩服至极,但是这种方式是否过于极端了?”

“没想到我能真正的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幕,屈夫子才是真正有傲骨的文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在此时叹息:

“屈夫子之死,重于泰山。”

“仙师此举做的对。”李白的眼中也露出了敬佩与些许羡慕。

“不应该去阻止屈夫子,就让他这样从容赴死,才是对他的最大肯定。”

“屈夫子最终还是舍生取义了,仙师也没阻拦他。”文天祥眼睛里的那束光越来越炽热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评论区的一片惋惜与敬佩中,陈羽在汩罗江边默默无言。

历史书中的描写永远是苍白无力的,只有真正的在眼前见证过,才能体会到这一幕的震撼。

屈原投江,何也?值乎?

舍生取义,取道也。

这也是文人的傲骨与气节,是永远值得去赞扬的精神。

陈羽仿佛又看到了不远处那个老人坚定的眼神,以及那久久萦绕在耳边不消散的声音。

(ps:那段话虽然是孟子所言,但我觉得用在屈原这里是真的合适,各位见谅。)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盛唐剑圣 王朝游戏:我有国运推演系统 三国如烟 汉末威王爷 南宋之还我锦绣河山 家父乃岳飞,我真不想造反 拐个国师做相公 北宋钜子 踢开永乐 大明督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