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诗词盘点:开局评选十大诗人 > 第四十五章 诗歌合为事而作

第四十五章 诗歌合为事而作(1 / 1)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终。

李隆基也瘫坐在了地上。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他和杨玉环在长生殿的海誓山盟,蜜语甜言他还记着。

但马嵬坡的时候,为何要?

他仿佛看到了另一个时空里,杨玉环对他的质问与失望。

果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李隆基痛苦的闭上了双眼,陈羽的视频动用系统的能力,让他似乎切身经历了一遍诗词中的故事。

“对不起…对不起…”

李隆基口中不断发出声音,从小在武则天时代的阴影下,让他养成了这种多疑怕死的性格。

也许是爱的不够深,或者是思想的作祟,在为了保证自己性命安全时,他下令处死了杨玉环。

现在的他似乎有点后悔这个决定了。

不过还好!在他这个位面事情还没有发生!还来得及!

到了这时他对陈羽的感激之情又添几分。

陈羽的第一次警告他听进去了,但听进去的不多。

这第二次警告就是《长恨歌》,这次他是真的重视起来了!

谢谢你!仙师!

评论区的讨论比以往更热烈些,毕竟关于到爱情八卦,甚至还是一位帝王的,评论区的众多文人也无法免俗。

“呜呜,不知道为什么,我的眼泪流了出来。”

“我也控制不住记几啊!”

“这样的后续故事也太感人了吧?上穷碧落下黄泉!”

“贵妃和玄宗磕到了!还有乐天yyds!能写的这么好!”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好句啊!正愁我的作品中没有描述爱情坚贞的句子,真是瞌睡了就有枕头!”

“此恨绵绵无绝期!不愧是长恨歌!”

杜甫的感受又和众人不太一样:

“以往只感觉到贵妃祸国殃民,但没想到在乐天的笔下还能写出如此故事,就连我也不禁为之动容!”

“不过陛下还是要励精图治的,“天上人间会相见”终究比不上现实的白头偕老。”

李商隐同样也写过关于二人的诗,此时也在评论区里吟了出来:

“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

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如果是白居易的诗是暗讽,但好歹也生动感人的描写了两人的爱情故事。

那么此时李商隐的马嵬二首就是彻底的讽刺了。

尤其那句“他生未卜此生休”,李隆基原本因为白居易后续故事,从而产生复杂又感动的心情顿时消失了。

该死!这些后世的诗人就这么看不上朕吗?

李隆基所不知道的是,关于马嵬坡的诗可不止一首两首,只是由于名声不大罢了。

“不得不说,除去故事性外,乐天的诗词水平也是顶尖的。”李白也在此时感慨,显然是认可了白居易:

“就从几句“悠悠生死别经年”,“耿耿星河欲曙天”等可以看出,这都是值得传唱的好诗词!”

辛弃疾也在此时夸赞不止:

“之前就拜读过乐天的这两首著名诗,今日在仙师这里又是别有一番韵味,而看到评论区里的讨论也同样是感触颇多。”

白居易也在评论区回复起消息来,与不少人都相谈甚欢,平易近人的白乐天又回来了!

吓的陈羽一哆嗦,赶忙换回介绍白居易的视频,拉到之前介绍的诗词处。

“通过这两首《琵琶行》和《长恨歌》,想必各位对乐天的风格也有所了解,现在我就继续开始介绍了。”

“白居易是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此时的杜甫听到这里,激动的在评论区发话:

“乐天此提议正合我意!以前我总是在想如何总结这样的作诗风格,但没想到今日被乐天一语道破!”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李白也念叨了两句,但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毕竟这与他的风格不同:

“虽然此话也有道理,但是诗词毕竟是艺术,没有自己的想象与瑰丽,诗歌不免显得有些单调了。”

这便是个人理解的不同了。

“同时他也提议,诗歌必须既写得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还便于入乐歌唱,才算达到了极致。”

“白居易对诗歌提出的上述要求,全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补察时政。”

“所以他紧接着说:“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琵琶行》与《长恨歌》是白居易写得最成功的作品,其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抒情因素的强化。”

此时已经已经有不少文人摘抄下白居易的这两首诗,可预见的是,在不同位面,这两首诗就会传唱到大江南北。

“这两首诗果然是抒情界的翘楚!就连曹某此等人,都不免为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感动!”

曹操读完后也叹息,颇有些心得的发表自己的感触:

“@李隆基,你这个朋友曹某就不交了,实在是不忍心拆散你们二人,你们一定要幸福啊!”

李隆基:“……”

元稹在此时有些缅怀的想起曾经的女子,乐天此诗初出他就惊为天人,此时再度看到,心里的感触就更深了。

“与此前的叙事诗相比,这两篇作品虽也用叙述、描写来表现事件,但却把事件简到不能再简,只用一个中心事件和两三个主要人物来结构全篇。”

“而在最便于抒情的人物心理描写和环境气氛渲染上,则泼墨如雨,务求尽情。”

“用情把声和事紧紧联结在一起,声随情起,情随事迁,使诗的进程始终伴随着动人的情感力量。”

“的确如此。”杜甫此时像是遇到了知己:

“读乐天诗,就如同真实经历其故事,情感也跟随着起伏跌宕!”

“果真是诗歌合为事而作!”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斗兽 卧底者说 梦起出云 景泰太子 朱元璋:咱真不想当皇帝! 穿越美利坚:从泰坦尼克号开始 我在大明养生百年 玛雅1441 从影视我的团长开局 三国:开局被喂毒酒,触发神级选择A如焰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