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大家发现李世民根本就没有怪罪过李平。
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虽然都知道李世民在大安宫肯定有严密的监视。
可是这也太放心了吧!
不过那些大臣也没有过多说什么。
就连太子李承乾都老实了许多。
毕竟他们心中都是一个想法。
过完年李平就要滚出长安了。
现在没有必要与他为敌。
吃力还不一定能得到好处。
当然,这一个多月李平也没少往宫里跑。
不是他主动去的。
而是长孙皇后总是召见他。
毕竟儿子要走了。
当娘的肯定更想亲近亲近。
太明院也布置的基本完成。
就等着年节一过,就可成亲。
就在年节的前几天。
士族又开始整活了。
其实不能说是为难。
他们只是想恶心恶心李平。
商量着李平的大婚,他们士族大臣都不参加。
让你李平清清凉凉的结婚。
干干净净的滚出长安。
李平知道之后也是嗤之以鼻。
本来也没想带你们好吧!
真当你们是什么香饽饽?
这世上谁都离不开你们?
年节前最后一次集体朝会。
李平也参加了。
强迫的。
李世民得知士族大臣不愿参加李平大婚。
也是气的不轻。
所以趁着这次朝会宣布所有人都要参会李平正月初十的大婚。
那些大臣纷纷上奏。
说这种事情历来是你情我愿。
纷纷表示着不满与抗议。
这个时候李平却站出来说话了。
“陛下!这种事情就不要为难这些大人了!”
“臣也不喜欢,臣只想真正的朋友来参加臣的婚宴,那些假仁假义的来了臣也不会高兴!”
“而且臣已经请了太多的人,这些大人爱来不来,陛下的好意臣心领了,至于其他还是免了吧!”
所有人都纳闷。
李平能有什么朋友?
李世民听到李平这么说。
也就同意了。
退朝之后。
长孙无忌提前恭喜李平大婚。
询问李平都请了什么人?
李平说了一句。
“是朋友自然会来,是敌人自然就不会来!”
这句话,让很多大臣陷入了沉思。
……
次日。
来到了年节前三天。
也就是除夕前三天。
这天开始。
大臣们就开始放假了。
上朝则按单双号排的。
单号谁谁谁上朝。
双号谁谁谁上朝。
除了特定的岗位。
其他人皆是如此。
(这个规矩到了唐德宗时候改成全体上一天休一天。)
年前三天。
加上除夕。
加上年后到初三。
正好七天。
跟后时代的年假差不多。
但其实初一这天虽然是放假,也跟没放假差不多。
这是后话,一会再说。
这三天李平不是去找武曌。
就是在长安闲逛。
一直来到了除夕这天。
李世民竟然下旨让李平携带武曌跟他去大安宫守岁。
这可给李平惊到了。
你们自己家人过年。
叫小爷干什么。
李平本想着今晚有没有机会吃个豆腐,提前做一回男人呢!
这可真是让他为难了。
……
大安宫。
晚上。
年节这几天是不宵禁的。
李平携带二女来到了大安宫。
这里绝大部分都是皇家之人。
大臣不多。
柴绍一家、李靖一家、武士彟一家、长孙无忌一家、加上李平。
柴绍是驸马,平阳是公主,也算家人。
长孙无忌是皇后弟弟,也算皇亲国戚。
所以真正的大臣就只有三家。
其中李靖的妻子红拂女是李渊义女,也被邀请过来。
武士彟是太上皇近臣,武曌又是李平未婚妻,就也被邀请了。
至于李平。
鬼知道他为什么会在这?
李平也不知道为什么。
这天夜晚。
长安灯火通明。
街道的孩子玩耍声不绝于耳。
各个地方炮竹声络绎不绝。
(很多小伙伴会问火药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炮竹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火药是唐朝,也就是小说这个时期孙思邈结合古人的方法之后,提出了硫磺伏火法的配方方法。不过在小说里一定是主角发明的。放心吧!)
(而炮竹就早了,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意思是说,人们在正月初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竹子在火中的爆裂声能够赶走怪兽恶鬼。不过到了唐朝变成了晚上放炮,炮竹也进化成了类似鞭炮的样子。)
扯远了,自罚十个俯卧撑。
罚字没用的。
番茄满勤只需四千字。
作者天天爆更。
说回大安宫。
晚宴开始前。
众位皇子一个个的给陛下、娘娘跟太上皇李渊送祝福以及献年礼。
正常要元旦这天才拜年。
而李世民是皇帝,每年元旦这天一早要举行元正朝会,接受百官歌颂奏折。
其实就是百官给皇帝拜年、皇帝听听马屁,再祈祈福。
所以这皇家的拜年仪式这三年就被李世民提前到了除夕这天。
所有皇家之人一起守岁。
皇帝这一天也要守岁、彻夜不眠。
而作为长辈也会给小辈送上祝福。
第一个给李渊送祝福的自然是李世民这个皇帝。
他想做孝子。
肯定要做表率。
李世民跟长孙皇后双双献礼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李渊也很给面子的收下礼物,回了句祝福话。
这种流程除了玄武门之变那一年以外年年如此。
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接下来就该轮到太子献礼。
就在李承乾准备上前之时。
李渊发话了。
“让李平先来!”
李承乾一愣。
忍耐了快两个月的他是越想越气。
而李世民也微微皱眉。
心说就算你太上皇喜欢李平也不能让他先拜年吧!
这还这么多皇子跟儿女呢!
李世民不知道他的老爹已经知道李平的身份了。
只当是父亲在给自己难堪。
不过李平是亲儿子。
先来就先来吧!
“李平!太上皇叫你先来你就先来吧!”
李平对于这些已经习惯了。
心中毫无波澜。
大步向前,跪地而拜。
“臣李平,祝愿太上皇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特献上纸牌一副!”
“好!”
太上皇大喜。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好!好!不愧的才满京华的大才子,说的词就是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