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上。
李世民把朝中重要的一些大臣都叫到了这里,足足几十名。
一是为了给儿子撑门面。
二是打算让这些人见识一下自己儿子的文采,免得他们不服。
李平一看,连忙又让孙伯去做一些月饼。
到了时间,王玄策立于酒馆舞台中央。
担当主持人。
二楼大臣纷纷落座,一边饮酒一边居高临下。
“各位大人,各位朋友,欢迎来到长安酒吧中秋诗会,鄙人代表我燕国公府所有人,对诸位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以及热烈的欢迎,欢迎你们!”
长孙无忌率先鼓掌叫好,其他人也跟着刻板的鼓掌。
毕竟天下士族的核心人物,面子还是要给的。
“今日中秋佳节,我家少爷特准备了许多新奇食物,名为月饼,今日来此的大人,都可品尝最可口的月饼,喝最猛烈的唐酒!”
“既然是诗会,当然以文会友,至于这诗词题目,请陛下出题!”
话音刚落,绝大部分大臣都是有点不解。
这里的酒菜确实是好他们承认。
可是这月饼又是何物?
不过还是有人不屑一顾的。
比如李纲。
比如戴胄。
比如早上刚刚返回长安的太子李承乾以及魏王李泰。
比如因为大唐解决危机,李世民一高兴刚刚提前放出来的蜀王李恪。
李世民说道:“今日中秋月圆,就以月亮为题吧!”
这时戴胄第一个站了出来做了一首还算不错的诗。
“好!戴大人宝刀未老,此诗可谓上极!”
李世民给面子的点评到。
一旁的长孙皇后则是关心自己儿子哪里去了,怎么还没出来。
那些老学究根本不屑参加李平这种把戏。
可是见戴胄大人率先而为也是不解。
这时候其他老学究也开始纷纷挥墨,只不过写的诗词比戴胄稍稍差了一些。
也不知是故意的呢,还是故意的呢!
他们不知,戴胄如此都是太子李承乾的授意。
李世民虽是马背皇帝,却也酷爱诗词歌赋。
见到一首首佳品在李平的酒馆而出,心下也是开心。
过了一会。
大臣李纲也做了一首诗。
他是太子的老师,自然是有真才实学的。
这时更是用尽全力写出了满场最为出彩的一首诗。
李世民接过,大叫一声好。
把这篇诗交给了身边随从。
随从来到舞台念了出来。
此诗一出无不叫好。
连十八学士之首的杜如晦都惊叹,这李纲竟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出此佳作。
旁边本来不想来的魏徵也是心中佩服。
他不想来自然是因为他觉着战事刚过,百姓待兴,此时做如此闲娱之事不合适。
后来是听说主办方是李平才忍住自己想要骂人的冲动。
没想到真来了还听到这么多佳作。
也是放下了心中成见。
“看来今日头筹,非大儒李纲莫属了!”
李世民给了李纲一个极为高的评价。
八十多岁的李纲颤颤巍巍的站了出来。
“陛下,听说这燕国公才满京华,作为东道主,不知道他为何不出来吟诗作赋?”
李世民微微皱眉。
萧瑀不在了,怎么这李纲又出来跟自己儿子为难了?
“李纲啊!李平还在为我们准备月饼,此时怕是无暇出来作诗了!”
就算李平才华惊世,李世民也担心他比不上李纲。
毕竟活了八十多年的大家了。
就在这时。
“月饼到!”
忙活了好久的李平终于准备了足够的月饼。
命令伙计呈给各位大臣已经陛下跟娘娘。
看着一盒盒第一次见到的精美食物,这些大臣还没等吃就已经开始赏心悦目。
盒中月饼不仅香气四溢,更是精美绝伦。
上面雕刻的花纹又极为细致。
让这些大臣看到连连称奇。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更是欢喜,没想到李平还有这种花样。
竟然在食物上进行刻画。
李平来到舞台中央。
“各位大人,这就是月饼,非常好吃,请吧!”
长孙皇后小心的拿起月饼吃了一小口。
瞬间。
美味幸福的感觉充斥全身。
“陛下,这月饼还真是美味,香甜可口!”
李世民也尝了一口,大为赞叹。
“想不到啊!小小一饼,竟如此美味?”
其他大臣见陛下已经率先食用,纷纷开始品尝。
别管他们喜不喜欢李平,至少对这里的酒菜还是很喜欢的。
现在吃到了月饼更是大呼好吃。
李纲这时却开始发难。
“李将军的月饼确实不错,只是今日以文会友却未见你写出佳作,作为主人,不知你府中可有人赋诗一首啊?”
你不是才满京华吗?
那今天就让你看看到底是你李平厉害,还是我李纲厉害。
李平心中本就不爽。
要不是你们这些人,小爷早就开始吃酒了。
还至于准备这些月饼?
他刚刚就听说了李纲做的诗,虽然不错,但跟他根本没法比。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小爷知道的可太多了。
就说李杜二人,就能压你整个时代了。
于是在还没上来之前,他就教给了武曌一首诗,打算打击打击这个老家伙的气焰。
别说小爷了,就是小爷的未婚妻都能打得你无招架之功。
“呵!李大人,小子对诗词歌赋确实略通一二,不过今日小子的未婚妻也在刚刚想到一首佳作,今日就让她与你比对一番如何?”
李纲沉默片刻。
“好!那就让我这个老家伙听听京城传闻的才女水平如何?”
李平一示意,武曌就从后台走了上来。
这里面大部分人是知道武瞾的。
也有一部分人是见过,甚至认识的。
不过听武瞾作诗倒是头一次。
看着这绝美无比却一副儒雅公子打扮的武瞾,众人都洗耳恭听。
只有武士彟皱着眉。
武曌虽有才,但与大儒李纲还是有差距的。
他心中隐隐担忧。
台上伙计准备好文房四宝,李英心亲自下场为好友研磨。
武曌挥笔急书。
她相信,刚刚李平哥哥告诉她的这首诗绝对能压过李纲,甚至压过全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武曌一边写,旁边的李英心一边就缓缓念了出来。
这一下,不要说李纲了。
满场震惊。
没人说话,也没人喧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