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纪之言亦有理。
若是袁凡不知汉末历史进程,很有可能会采取逢纪的计谋。
然而,正是因为他知道,董卓进京,皇权会彻底旁落,各地诸侯并起,局势将进入群雄逐鹿的阶段。
所以他必须确保董卓能够如他所愿,携天子而执掌权柄。
历史已经被袁凡改变,当下何进和董卓不和,要使董卓顺理成章的进京,则非依贾诩之计不可。
袁凡思虑之时,郭嘉回来了。
他闯进书房,气喘吁吁的唤了声。
“主公。”
袁凡的心绪被拉回现实,看向郭嘉,开口问道。
“奉孝辛苦了,秣陵那边情况怎么样?”
郭嘉找个座位坐下,一边说道,
“兴霸之才足以出相入将,短短半年时间,他便招募了一万水军,且训练有度,军容齐整,大小船只五十艘,横跨江河,气势足焉。”
“兴霸有言,若主公有令,他可率军横行长江,而无一人可与其为敌。”
这话说得够狂。
一万水军现在看起来还行,可等到诸侯争霸序幕拉开的时候,可就不够看了。
甘宁能招募一万水军,袁凡并不意外,只是再多些,以甘宁的统帅能力就驾驭不住了,说到底,袁凡现在缺乏一水军统帅之人。
甘宁只是将,不能为帅。
帅者,可统兵十万有余。
三国历史上,荆扬之地有名的水军都督,无外乎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勉强再添一个蔡瑁。八壹中文網
吕蒙、陆逊现在年纪不大,招募到麾下,短时间内也发挥不了作用。
蔡瑁乃荆州士族,袁凡想招募他也招募不到,而且袁凡多少是有些嫌弃他的。
周瑜乃孙策死党,袁凡若想招募他,已然慢了一步。
余下就只剩鲁肃了。
鲁肃身在徐州下邳国,其亦与周瑜交好,袁凡有机会招揽他,但也不是短时间内能一蹴而就的。
水军统帅的问题只能待以后再考虑了。
袁凡叹了口气,平复下心情说道。
“兴霸没有辜负我的期待,裨将军一职,我给他记着,待我开府之际,必授予他此职。”
“主公英明。”郭嘉代甘宁说了句。
“奉孝此去长达十天,可是发生了什么意外?”袁凡忽的问道。
秣陵离此也就一天的路程,郭嘉巡视水军情况,按理来说是花不了这么长时间的。
“说来惭愧,嘉是借行公事之际,送了一位好友北上,才耽搁了时间,还请主公见谅。”
好友?
袁凡精神一怔,连忙问道,
“奉孝好友可是颍川之人,姓甚名谁?”
颍川多才子,郭嘉的好友能是普通人吗,袁凡似察觉自己错过了什么。
郭嘉见袁凡如此激动,稍惊,缓缓道来,
“此人姓戏,名忠,字志才,与嘉有竹马之交。”
袁凡两眼瞪圆。
戏志才啊!
若非早逝,其名足可以顶级谋臣相媲美。
郭嘉送走的竟然是他!袁凡深深叹了口气,有些颓废的问道,
“真走了?”
怪他大意了,全然因为郭嘉的到来,被喜悦冲昏了头,没有过问太多,导致错失了良才。
郭嘉点点头。
他深知戏志才的才识不下于他,若能推荐给主公,定是如虎添翼。
然戏志才之志不在此地,作为好友,郭嘉不会强迫于他,遂没有跟袁凡提起戏志才。
他亦没有想到,袁凡竟知戏志才之名,还如此看重他。
若早知如此,他当将戏志才引荐给袁凡,戏志才是去是留,就看袁凡能不能争取到了。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郭嘉看着袁凡沉默不语,小声说道,
“此事是属下考虑不周,主公若不嫌弃,属下尚有一友,未曾出仕,其智亦不下于嘉。”
话落,袁凡眼睛一亮。
难道这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是谁?”袁凡急促的问道。
“此人与嘉同姓,名图,字公则。”
与郭嘉同姓?
郭...郭图!
袁凡脸色青一阵紫一阵。
凶臣郭图,妄画蛇足,曲辞谄媚,交乱懿亲。
袁绍麾下谋臣不合,此人占一半功劳。
袁凡岂敢招揽他。
戏志才去了,若再收一个郭图,无疑于雪上加霜。
袁凡终是摇了摇头,叹气道,
“天下英才可遇不可求,本将军思索再三,此事还是算了。”
“扬州偏处南方,而颍川在北,郭图不见得会受我招揽,怕不是下一个戏志才。”
“奉孝之意我心领了,此事是我着急了。”
袁凡挥挥手,示意不再谈论这个话题。
郭嘉也只好作罢。
随即,袁凡将桌上的两封信递给郭嘉。
“叫你回来,是因为中原出了巨变,具体情况,你可以问文和和元图。”
说着,袁凡便准备出去。
郭嘉疑惑了一句,
“主公,可是有急事要处理?”
袁凡顿了下来,苦涩一句,
“没有,我出去透透气。”
郭嘉:“......”
袁凡不再多言,径直出了书房。
心痛啊,与戏志才失之交臂,他之心痛,又岂是只言片语能够缓解得了的。
‘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这可是曹孟德那个老狐狸说的话。可见其对曹孟德的重要性。
戏志才北上,必又会落到曹孟德麾下。平白无故便宜了曹孟德,袁凡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良久,袁凡才回到书房。
见袁凡面无表情,贾诩三人皆不语,实则心底颇有感叹。
他家主公惜贤才,已然达到得之我幸,失之我悲的境地,遇此等明主,又何尝不是他们之福。
“主公好才,何不发一道求贤诏。”贾诩开口说道。
论看破人心,贾诩当属第一。
袁凡摇摇头,说道,
“时机未到,僭越之举,有害无益。”
贾诩遂不多言。
“我知道你们的心意,不过眼下先顾着中原的情况吧,待大业起,该有的总会有的。”
“主公高见。”郭嘉拱手,继续说道,
“属下觉得中原之事,可依文和之计行事。”
袁凡出去的这段时间,郭嘉俨然了解了事情的所有经过。
“可有补充。”袁凡脸色一正,问道。
“主公当以扬州牧为要求,献计董卓,让其知主公有所图谋,则此计更容易实施。”
“另外,袁司徒那边,恐...”
郭嘉面带犹豫,不敢尽数言明。
“尽管道来便是,此乃议计,无须顾忌太多。”袁凡说道。
在这方面,贾诩显然更为老道。
“是。”
郭嘉应道,继续说着。
“一旦董卓进京,属下觉得,主公应劝袁司徒卸去司徒一职,以向董卓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