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大批高层失踪之后,京都卖报纸的小孩基本上不敢跑街上挣生活费。
甚至学校的报纸都没人送,学生光靠听广播满足不了对时事的需求,于是好些学校便派代表出校门采购。
因为消息不灵活,还不知道到底有哪些人失踪了,谁也没给个准话,很好奇啊。
李胡瑾作为年轻老师,体格还不错,又是新调到京都的,便成了他们学校的代表。
拿到报纸,他随便看了一眼,“失踪这些人看着好眼熟,感觉在什么地方见过”。
一同来的老师,不理解的看着李胡瑾:“李老师,那页都是经常上报纸的领先者,这页上还有我们学校的教授呢,能不熟悉么”。
可李胡瑾熟悉不是来自报纸和近期认识的人,记忆很模糊,起码是三五年前见过。
什么地方呢,实在是想不起来。
“哎,你看的不是我们学校的这页啊,第四页都是些回城没多久的人,还不是很出名,你更加不会认识”
同行的老师,年纪同样不大,也是从其他地方调到京都来,平日里对人就热情,不管李胡瑾和他熟不熟,反正他和李胡瑾熟。
熟到多年好友那般了解李胡瑾的人际圈,拿着报纸,给人一一介绍。
“这位老师,也太厉害了吧,居然认识那么多人”
“没什么啦,我还知道这些人中,有七个和你是老乡呢,喏,这片”
手指直指末页角落,李胡瑾随之看去,果然很熟悉。
是长宁县来的人么,一下子失踪那么多。
同行老师了然李胡瑾老师的发呆,不介意对方忘了他姓什么,更甚把自己知道的小道消息一起说给李胡瑾听。
“报纸上失踪的那些啊,本来是去找人,找一个军队里超有前途的小伙子,结果说一批批的丢人,小伙子再有前途,也怕是没了”
“另外被牵连的还有个十几岁的大学生,叫什么溪的,可怜哦,大好年华蹲监狱”
怎么说都是京都的学府,要请老师,自然是要从各地挑选最优秀的人来,同行老师是外貌不怎么样,知道的却很多。
而李胡瑾认识的,从长宁县出来的,名字中有溪的,只有一个奚小溪而已。
那位那么厉害,小小年纪自律又胆大,见到校长都不带半点怕。
“那什么溪的,是女孩儿?”
“对,就是个女孩,还挺好看的,上期的报纸上有照片”
又确定了几分,李胡瑾把自己印象中奚小溪的模样和同行老师说了一遍,更实锤。
一眼看上去很干净,纯洁而美好,用漂亮去形容不怎么够,总带着几分圣洁,仿佛与人间不合。
“我能看下上期的报纸么?”
不看也行,就抱着万一不是的心情很煎熬。
到底是认识的人,当初还一起学习过,靠人家救过命来着。
于情于理该问个清楚,需要帮忙的话,尽力跑跑腿。
“嗨,不用看上期的报纸了哦,这里居然也有她的哎,就是不怎么清晰”
报纸中间夹杂的小道消息,奚小溪成了一个头像,印一篇名为《不幸过路人》的文章上的标题上。
确认了之后,便是打电话给自家媳妇,告知奚小溪被抓的消息,顺便让他媳妇在长宁县去奚家知会一声。
还是学生呢,在外地出事了,也不知道通知其家长。
不过随着报纸传播,该知道的人,总算是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