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队回来了一些年轻人,大家伙都很高兴。
奚小溪在打算要不要把回来的人加入到知识改造中,看着不像老实人。
毕竟离灾难过去很长时间了,除了第一对回来的父女,其他人所在的位置并不是很远。
甚至还有两人就在隔壁县城里,并且原有了新户口关系。
她不明白,要想回大队,那么近不应该早就回了么。
带着疑问,奚小溪按时往县城上学。
“原来是大爆发,没想到这么快”,大街上比以往要吵闹很多,人来人往,一看就是有大事情发生。
奚小溪不动声色的观察着周围,得出一股关于保卫圣人的飓风来袭。
此事自然与圣人关系不大,主要是红袖管得了表扬肯定。
然后各地的红袖管像拿到了特赦令,开始了大清理。
以前可能还会接到举报信才出动,或者有相关证据。
现在是挨家挨户的查,不管身份职业,不管贫穷富贵。
只要发现了违禁物,一律按上叛国罪。
但是,红袖管自己都想不到,他们长宁县是那么干净,完完全全的穷人家。
查了好几条街,一件可疑物都没有。
他们觉得自己要没了饭碗,得自己下地种庄稼。
奚小溪收回精神力,没什么大不了,别的地方可能会有遗漏,但是长宁县基本上不可能有。
来来回回她翻了好几遍,该找到的东西,早就被她装空间里了。
至于她找不到的,红袖管也不可能找到。
到了学校,宁晴等几个向阳大队的围在一起讨论,“县里有大事,你们知道发生了什么?”
话头是宁晴挑起来的,她看了几眼奚小溪,觉得对方一定知道些什么,但是不能说。
只得拉上小伙伴们一起,他们向阳大队出来几个,有什么事,都是一起上。
“该知道的你们迟早会知道,打听那么多干嘛,作业都写了吗?”
奚小溪适时提出自己的意见,有些事大家心里知道就好,没必要说出来,反正知道的都知道。
果然,小伙伴们反应过来,拿出红宝书就开始读。
作业什么的,好久都没有,学校方面也在准备放长假。
同学们已经有半数不在学校,他们之所以还在,也是为了打探具体情况。
学校里人太多,容易被人抓到把柄。
中午午休时间,几人聚在小院子里接着聊之前的话题。
“明天我们还要上学吗?”
“没什么意义可言,但是老师们都在,我们多读一天书,便有可能多明白一分道理”
何恙无老学究似的摇头晃脑,上不上学,这不是他说了算。
不过他们确实还小,力气不够大,搬不动什么大机械,不能独立完成工厂的工作。
而下地呢,只能打下手,他们大队上不缺他们这点劳力。
相比较来说,大队上的大人们更希望自家的孩子靠脑力生存。
种地看着简单,实际上是就是同一种动作,在无休止重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而劳动成果还将受到大自然的限制,没有相对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支撑,能吃饱饭是奢侈。
“不用担心那么多,才刚开始正经,我们长宁县影响不大,安心上课就是”,至少他们学校不会停课,找不到停课的借口。
宁晴和魏荣耀对视一眼,心里了然,奚小溪如此说,说明大街上的事和他们没什么关系。
他们只要做好自己就行,努力学习。
其他地方和长宁县一样,红袖管开始大范围搜查各家藏物。
原本家里藏了东西的人,面临着大量红袖管闯入,心中只有两个字——完了。
不过,最后他们莫名其妙的没事,只当自己东西藏得严实,红袖管吓唬人。
心惊胆战的两三年就那么过去了,各地学校依然好好的上课,每个人看上去都特别的忙。
尤其是各大出版社编辑,他们没书可编,收不到稿子。
想要翻看下先辈们是要怎么解决类似情况,却怎么也找不到相关书籍。
最后只能亲自上阵,导致一头秀发去了修行。
心中也渐渐起了怨怼,为什么要查那么多事,啥都不让写,啥都不让说。
恋爱都自由了,却言论不能自由。
每天都是埋头干活,干了些什么,都快不知道,人木了傻了蛮了。
而情况大城市更严重,小山村没那么多心思,每天在田地间作业,回家吃了就睡。
除了拿工分,其他无用之事一律不管。
看,向阳大队的食堂依然没有瓦。
县城距离公社不远,有什么动静,半天不到,一定会传到公社上。
等了两三年,回到大队的人还没有听到他们以为的消息,开始放轻松。
“大队长,任职快五年了,你可有培养下一任的打算?”暗地里就是,该换大队长了。
被大队上老人家强压下去的念想,终究还是成长起来,打破了山村中那片祥和。
奚爱国想也该到时候了,向阳大队发展很好,不再需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