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向阳公社的人来说,杨修等人是实打实的陌生人,何况看上去还那么狼狈。
食堂里剩下的只有些觉少的老人家还在,杨老大爷作为大队上执勤队的,这种时候自然是要站出来问清楚情况。
“几位同志,你们是个什么情况,来找人还是来落户?”
“老同志好,我们找人,请问这里是向阳公社向阳大队么”,杨修问了一路,还是有些不确定。
本来同行的父女俩说认识路的,结果他们都说不清楚。
感觉上,杨修更信任当地人的答案。
“没错,我们是向阳公社向阳大队,你们是要找什么人?”
“我们找李袁同志,还请问他住在什么地方?”八壹中文網
听到说是找李袁的,杨老大爷第一反应,找错了,他们向阳大队三大姓,魏、何、宁,另外新加入奚姓。
要找李姓的,觉对走错了。
小姓里,没人比他更清楚,杨就是小姓。
住在他那片的都是小姓,没有叫李袁这号人。
杨修照着地址一路找来,花了好几天,从警局确定了是这个向阳公社向阳大队,还是找错了。
不由的有些气恼,秦小子给他找的是什么山旮旯胡同,这么难找。
“杨将,要不我们回去吧,出来一个多月,还没到目的地,不如去找秦队,让他安排人送送”
警卫员从来不知道,他的工作内容有那么一项,找一个山村落脚。
而他一个月了还没有完成任务,失败啊,没有信心。
他只是个照顾要退休老将军的小新兵,不擅长这类野外作业。
“秦小子也真的是,一个月了都不知道来找找我们,拿着地址有什么用,有那么多地方都叫向阳公社”
一句“秦小子”,让杨老大爷很耳熟,他们大队有个秦小贵人,时常在大队危难之际出现,送米送油的。
而这个来找人的同志,也姓杨哎,好有缘分。
“有可能是我上了年纪,记不清人,这样,我去找我们大队长问问,你们要进去休息下么”
食堂吃饭的依然没有瓦,不是他们大队没钱修,习惯了而已,亮堂堂得吃饭看得见。
另外食堂填了很多小马扎,用过之后可以收在墙边上,不怕雨淋,食堂没有瓦,但是有出了半米屋檐。
“哎!这食堂采光真好,谢谢老同志,我们还是以前去问问,介绍信也得给检查”
“对哦,介绍信呢,我给看看”
外面来人他居然忘记了查看介绍信,失职啊,要是坏人来了可就糟了,都怪今天的菜太香给他吃上头。
而杨修没想到山村老人还识字,意外了,介绍信而已本来就是给人看的,“老同志,您还识字呐”。
“认识一些,我们大队上的人都要学习的,上了半年扫盲班”,实际上是大家伙共同找的借口,扫盲班老师都没待几天。
可外人不知道啊,只当整个大队有本事。
扫盲班很多地方都有,没本事的只会写自己的名字,还经常写错那种。
跟着杨修后面的父女俩看着山挺熟悉,看着房屋和人分不清,听到说都识字,心里妥了,找错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