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道童将四仰八叉躺在地上的六人背到身上,往位于登仙殿后殿的丹房去了。
六人的房中都有一个大木桶,其内盛满碧绿的药水。吴玄机从木桶之上漂浮的药渣能隐约分辨出是地龙、乌头、没药、乳香、天南星、威灵仙、白花蛇、当归等物,这些都是些能通经活络的药材。吴玄机懂的医术,知道这是一桶通经活络的药水。
道童为吴玄机脱下衣物,将吴玄机扶进木桶之中。
“多谢道友。”吴玄机出言道谢。
“道长客气了。道长的换洗衣物在这,道长沐浴之后将其换上,然后到正殿聆听各脉殿主教诲。”道童指了指放在木桶不远桌上的衣物说道。
“好。”吴玄机点头答应。
道童退出了吴玄机的丹房。
这木桶之中的药水很是神异,吴玄机进入木桶之后,浑身的乏力之感一扫而空,体力在逐渐恢复,丝毫没有因为透支体力后导致的身体酸痛之感,而且在这药水之中能感受到空荡的丹田之中涌入一丝丝的灵气。
吴玄机感受到了丹田的异样,赶忙凝神静气,专心吸纳这些灵气。吴玄机就这么盘坐在木桶之中,摆出无心朝天的姿势打起坐来。
另外五个丹房之中的众人也同样感受到了这异样的感觉,都各自在木桶中练起功来。
吴玄机等人这一坐就是一天。
第二天午时,吴玄机从入定之中醒来,睁开眼睛,他感受到了丹田之中灵气充盈,灵气略微一动,便有接近青色的灵气透体而出,这一桶水竟然让自己的修为无限接近重楼境。再看水桶中的药水,此时这些药水不在碧绿,已经变得清澈无比,药水之中的药力被吴玄机吸收得不剩一丝。
吴玄机走出木桶,擦干身子,穿上道童为自己准备的衣物。这身衣物之中只有一身内衬以及一根道簪,并未准备道袍。想必是因为师长们知道自己本就是道士,让吴玄机穿着自己的道袍,便没有为其准备道袍。
吴玄机穿戴整齐之后,走出丹房,大步走向登仙殿的正殿。
吴玄机在前往登仙殿的半路上遇到了其他五人,此时六人都是身披道袍。林婉儿、陆紫虚、刘玉穿的是素色道袍,千岁穿的与吴玄机一样是玄色道袍,玄阳子则是穿着自己的那身群青道袍。
众人见到吴玄机纷纷上前打招呼。
“玄机哥哥。”陆紫虚道。
“昨夜休息的可还好?”吴玄机关切问道。
“休息的很好,就是这衣服穿的好生麻烦。还好有道童教我穿戴。”陆紫虚道。
“无妨,穿习惯了就好了。”吴玄机道。
“我等在木桶中一洗就是一日,师长们想必久等了,快去正殿吧。”林婉儿说道。
众人闻言点了点头,六人一同往登仙殿正殿走去。
登仙殿的正殿门前一左一右站着两个手持拂尘的老道,一个圆脸矮胖,一个瘦脸高瘦。正是众人的老熟人,通幽子与通静子。
“道长。”六人冲两老道行礼。
“快进去吧,六位师长在殿内等了一日了。”通幽子为人和善,提醒道。
“多谢道长提醒!”众人闻言大惊,竟然让八位师长等了这么久,准备直接走入登仙殿中。
通静子手一抬,“不曾通报,不可乱闯。”说完自己走入大殿中通报去了。通幽子则是小声嘀咕:“还是那么死板,老古董。师叔师伯们都不介意,你介意个啥。”
众人闻言只好放下刚抬起的脚,站在殿外整理衣冠。
不多时,殿内传出通静子洪亮的声音:“掌教法旨,六位新进玉清弟子千岁、吴玄机、林婉儿、陆紫虚、刘玉、司空阳入殿聆讯。”
六人闻言,相继走入登仙殿中。
登仙殿之中灯火通明,大殿两侧有长明灯各十二盏,大殿房顶悬挂着七盏长明灯,呈七星之势排列。长明灯的左右各站一位司仪道人,司仪道人手中分持各种道门乐器,钟、磬、鼓、铙、镲、铛、铃、木鱼、笛、唢呐、笙、琴。
大殿正中站着八个道人,六个乾道,两个坤道。站在正中的四个道人都是乾道,站在左右两侧四个道人有两个坤道连个乾道。八人所穿道袍的样式也各有不同。站在正中的道人所穿道袍乃是紫色,针脚以金线缝合。这道人生的很是奇特,两条眉毛内黑外白,胡须也是内黑外白,头戴一字巾,眉目之中慈悲而又威严,令人望而生敬。想必这就是登仙殿的殿主、玉清宗的掌教,德仁真人。
德仁真人左侧的道人身穿素色道袍,与德仁真人不同的是此人生的很是年轻帅气,观其年纪大概只有弱冠之年,比吴玄机大不了多少。这乾道的道袍上刺绣着一头狐型灵兽,其貌很像《山海经》之中对乘黄的描述‘有乘黄,其状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寿二千岁。’这道人想必就是灵兽殿的殿主乘黄真人了。
站在德仁真人右侧的是一个生的很是和蔼的老道,白发白须,手持一根鹿角杖,鹿角杖上挂着一个翡翠葫芦。此人身披藏青道袍,道袍很是朴素,没有多余的装饰。但此人散发出阵阵的草药香气,想必就是药殿的两位执掌真人之一,不是德明真人就是德礼真人了。
乘黄真人左侧的道人不用猜肯定就是刑堂堂主德律真人了,此人身穿一身玄色道袍,道袍上用银线绣着一柄利剑,背后背着一柄青铜长剑,样式很是古朴,观其模样当是秦剑。此人乃是不惑之年,生得剑眉星目,浑身散发着冰冷的杀气。不用猜这德律真人肯定是在死人堆中摸爬滚打过的,不然哪里来的这如同实质的杀气。
站在最右侧的两个道人是两个乾道,两人分别穿着玄色和青色道袍,玄色道袍上绣着一只玄武,青色道袍上绣着一条青龙,两人都是耄耋之年,手持一柄拂尘。正是青龙殿殿主与玄武殿的殿主,青龙道人与玄武道人。
站在最左侧的两个道人是两个坤道,两人分别穿着素色和红色道袍,素色道袍上绣着一只白虎,红色道袍上绣着一只朱雀,两人都是半老徐娘的年纪。
站在正中的德仁真人说道:“千岁、司空阳上前听训。”
千岁与玄阳子闻言,从人群中走了出来,朝一众师长行礼,“千岁(玄阳子)谨听教训。”
“千岁、玄阳子自登仙锁入殿,赏重楼丹一枚。”德仁真人说道。
“多谢掌教厚赐。”千岁与玄阳子叩首谢恩。
“德明赐丹。”德仁真人说道。
德明真人闻言,从鹿角杖上的葫芦中取出两枚青色的丹药,走到千岁与玄阳子面前。
“多谢真人。”玄阳子忙谢。
“不忙谢。”德明真人道,“你根基尚浅,此丹慎用,好自为之。”德明真人淡淡地说道。
“真人此丹有何禁忌?”千岁问道。
“重楼之上服之无用,重楼之下心性不坚、投机取巧者服之仙缘断绝,终生只得重楼。”德明真人淡淡地说道,然后斜了一眼玄阳子。说完,德明真人回到原来所站的位置。
玄阳子闻言,手一抖,重楼丹掉在了地上。玄阳子赶忙将重楼丹捡起,放入怀中。他知道,德明真人口中的投机取巧者就是自己,这是在告诫自己。此时玄阳子心中很是纠结,一边是重楼修为,一边是缥缈仙路,他难以出抉择。
“千岁智勇双全,道心坚定,可入我玉清内门。诸位谁想将其收入门下?”德仁真人问道。
“你等都莫要与贫道争强,这个小家伙乃璇龟之后,这小家伙我灵兽殿门下理所当然。”乘黄真人闻言,赶忙开口说道,唯恐让其他人抢了去。
其他几个老道知道乘黄与玄龟的关系,因此并不与他争强。
德仁真人见众人都没有异议,便对千岁说道:“日后,你便是灵兽殿内门弟子,日后好生修习我玉清妙法,不可焦躁冒进。”德仁真人叮嘱道。
“诺,谨遵掌教教诲。”千岁恭敬应是。千岁又转而向乘黄真人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礼:“拜见师傅。”
“你乃璇龟化人,璇龟善卜,又是我的弟子,日后,你道号便唤做通爻子。”乘黄说道。
“多谢师傅赐下道号。”千岁谢恩。
“司空阳,心性虚浮,道心不定,却有我玉清仙缘,可入我玉清外门。四位外门殿主,谁想收下此子?”
四个外门殿主,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争抢。玄阳子在这一路的表现,众人都看在眼里的,谁都知道这玄阳子不自量力,而且利欲熏心,因此没人想收这样的弟子在自己门下。
德仁真人见四人没人想收玄阳子入门,便问道:“玄阳子,你想入哪一门?”
玄阳子经过这件事,对自己有了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做了错误的选择,说道:“玄阳子资质浅薄,愿入青龙殿静心修行。请师长恩准。”
“为何?”德仁真人问道。
“玄阳子折在何处,在何处重来。”玄阳子道。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准!”德仁真人说道。
“你从执殿道人做起。”青龙道人说道。
“诺。”玄阳子郑重应是。
“刘玉上前听训。”德仁真人说道。
“刘玉谨听教训。”刘玉走上前去。
“凡过登仙路者得道种一枚。德明赐种。”德仁真人说道。
德明真人从葫芦中拿出一枚浑圆的的红色丹药递到刘玉面前。这枚丹药与吴玄机等人炼制的一样,是开启仙缘的道种。
“多谢真人。”刘玉朝德明真人道谢。
“日后好生修行。”德明真人说道。说完,回到了自己原来的位置上去。
“你贵为公主,却不骄不躁,心性坚韧,取舍有道,可入内门。但,你凡缘未了,日后难免时常进出山门扰同门清修,酌定收为内门准徒,可授你内门秘法一门,定居外门。待得了却凡缘,回归内门。”德仁真人说道。
“谢掌教真人厚赐。”刘玉谢恩。
“哪位愿传次女秘法?”德仁真人环顾左右,问道。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授法的意思。德仁真人见状,道:“即是如此,你得我登仙殿一门秘法。你入我登仙殿通元真人门下,道号玄真子。”
“诺。”刘玉叩首谢恩。
“你想定居与哪一外门?”德仁真人问道。
刘玉想了想,说道:“不知玄武殿可否?”
“准。”德仁真人说道。
“多谢真人。”刘玉道谢。
“吴玄机、林婉儿、陆紫虚上前听训。”德仁真人说道。
“弟子谨听教训。”三人上前说道。
“你三人体内已有道种,便不赐道种与你等。你三人本就是我玉清流落在外的弟子,今日认祖归宗。但你等又已过登仙路,道种不可再不赐,若是不赐于你等不公,酌你等可多修一门内门秘法。你等自行找内门殿主讨教秘法。”
吴玄机三人闻言,忙道谢:“多谢真人。”
“吴玄机你已有缘入到,已有道号,便不赐道号。陆紫虚赐道号玄元子,林婉儿赐道号玄柔子。”
“谢真人赐号。”陆紫虚、林婉儿道谢。
“聆训已了,新入弟子拜祖师。”德律真人见掌教教训毕了,便高声道。
众人殿内的一众道人闻言,纷纷朝大殿正中那偌大的玉清法像跪倒行礼。
这玉清法像高达三丈三尺,着五色金装。手捧混元珠,下坐金莲法台,头戴金冠,宝相庄严。
一众道人拜毕,德律真人又道:“奏乐,颂《玉清宝诰》。”
殿内站立两旁的二十四道人闻言开始奏乐,各殿殿主一同用诵经文“至心皈命礼。三界之上,梵炁弥罗。上极无上,天中之天。郁罗萧台,玉山上京。渺渺金阙,森罗净泓。玄元一炁,混沌之先。宝珠之中,玄之又玄。开明三景,化生诸天。亿万天真,无鞅数众。旋斗历箕,回度五常。巍巍大范,万道之宗。大罗玉清,虚无自然。至真妙道,元始天尊。”
诵经完毕,德律真人又对六位新进弟子道:“上香三柱,九叩归宗。”说完从怀中拿一把出清香,指尖一撵顿时青烟袅袅,将香递给众人。这一手吴玄机也会,但是做得绝对没德律真人那般轻描淡写。
六人双手接过已经点燃的三柱清香,走到香案之前,插到香炉之中。随后六人依次撩起衣摆,跪地行九叩大礼,之后起身归位。
做完这一切之后,德仁真人高声说道:“好了,都各自散去吧。”说完,率先消失在大殿之中。一众道人也各自会散去了。千岁、刘玉、玄阳子也跟随各自的师长回到各自所属之殿去了。
“你等随我来。”德明真人对吴玄机、林婉儿、陆紫虚说道。
“诺。”吴玄机三人赶忙应是,跟在德明真人身后,出了登仙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