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的纷纷扰扰,在研究着传送阵的李绩学面前如同过眼云烟,无法多消耗他一丝的注意力。
李二哥虽然每次都会带来最新的天下消息,但是李绩学只是听听就算,并不深入了解,也不轻易表态。
而他的这种态度,对于李孔仲、李志学等人来说,就理解为了默许。
于是,他们谨守自家地盘,对于那些各势力的争斗视而不见,让这些势力之间的争斗变得越发激烈起来。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像百兽山中血魄宗、河临商会、天机阁那样比武争斗点到为止的。他们之间有的是本来就有宿仇,有的是心狠手辣,有的是借机发泄私怨,于是江湖上腥风血雨再起,弄得黎、康两国人心惶惶。
在这种氛围下,李绩学专心的研究传送阵,三个月后,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二哥,你去找黎王,让他给准备两辆大车,把这两块石头拉回安江城去。”
有了突破性进展之后,李绩学决定回家继续研究了。这么多日在这里一个人奋战,之前还不觉得什么,现在放松下来就突然感觉有些无聊难受了。
“行,我马上去。”李二哥执行力很强,当即出了隧道召唤出金雕就向霜木城飞去。
黎王听说李家在这边发现了灵石矿,还发现了一些其他的宝贝,早就想要过来看看,但是又怕李家误会。
等到李绩学来此驻扎,潜心研究传送石一段时间后,他便找了个由头来到了霜木城中,此时帮忙安排一些车马简直再容易不过。
两块石头加起来三千斤左右,比当初的地脉灵竹差得远了,多找几匹良马,一路上慢悠悠的拉着,半个月差不多也就能到家了。
“三弟,你回家,我来护送这一趟?”
李二哥安排好了车马,回到地下空间问道。
“不用,我亲自跟着,路上经过黎朝王都,我去那里一趟。”
“还去托澜城啊,黎王其实就在霜木城呢,你有啥事找他现在就行。”
李二哥以为是要跟黎王商量什么事,毕竟整个黎朝,有资格跟李绩学对话的也就那么三两个人,谁知李绩学却摇了摇头。
“不找黎王,主要是去他们王宫一趟。”
“那行吧,我去跟他说一声,让他跟咱一起走,顺便还能护送一下。”
“这倒是行。”
李绩学没啥意见,黎王的排场肯定不一般,有他们在,运输的事基本不用自己操心了,而且一路上还多了人伺候,何乐而不为。
浩浩荡荡的车队从霜木城出发,向着南方一路而行。让人惊讶的是,除了黎王和国师的车架,还有三辆车也同样被保护的严严实实的。
其中一辆是与黎王相同的,乘坐人的马车,而另外两辆就奇怪了,居然是两辆坚实的平板马车。
这两辆马车居然各用了四匹上好的军中战马来拉动,周围保护的人手更是一层又一层,让人怀疑这才是黎王真正的车架。
他们的怀疑肯定不准,但黎王此刻确实没在自己的车架上。他和国师两人,都坐进了李绩学的车架中。
“三少爷,这是我们找到的一点小玩意,您拿着玩玩。”
黎朝太师倪普胜满是皱纹的老脸上露出了一个灿烂的仿若菊花般的笑容,将手中的两个小东西递了过来。
李绩学低头看了一眼,是两件灵物,一个能够产生一些冰冻效果,一个能够发出莹莹毫光,都还有点用。
冰冻效果那个可以随后炼成一件小法器,至于散发着毫光的,是一连串十二颗大小不一的纯白石头,李绩学觉得可以打磨一下,将之炼成一个手串,平日里没事的时候放在手中盘玩一二,也算是对上一世的回忆了。
“有事就直说吧。”
他懒洋洋的将两件东西接了过来,主动递出了话头给黎王和太师——这两人无事献殷勤,绝对有话要说。
黎王作为一国之君,还是要端着一点架子的,此刻只有老太师当这个没脸没皮的人了。
只见老太师嘿嘿一笑,那么大的人了,居然笑出了街头小混混的感觉,“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我朝君臣对修真知识了解的较少,想听三少爷您随便给讲讲。”
“随便讲?”一旁的李二哥兴奋了。
“对,随便讲就行。”老太师很肯定的答复,他也知道自己刚才送的两个小东西不值什么钱,想让李绩学指点修行怕是不够,多了解一些修真界知识,这是他们早就定好的方向。八壹中文網
“随便讲的话,那没必要劳动我三弟,我给你们讲就行,这些修真界的奇闻轶事我了解的最多了。”
李二哥最喜欢这些东西,平日里没少缠着李绩学讲,而且还喜欢自己脑补。
李绩学能有什么办法,被缠的没辙了就把前世看过的一些修仙小说拿出来当故事讲给他听,李二哥加上自己的脑补,胸中简直是有千言万语想要找人倾吐。
黎王和老太师这是撞他的枪口上了!
看着兴奋的君臣二人,李绩学眼睛中流露出了一丝怜悯之色——这俩人不知道要被二哥给忽悠成什么样啊,可别是以后故意去找悬崖跳,找妖兽作死去。
不过这一丝怜悯一闪即逝,李绩学安心的闭目养神,脑海中开始推演起自己刚刚研究出来的那些传送法阵的知识来。
‘好在之前有一些空冥石,这些日子以来,父亲二叔还有大哥二哥等人通过小笑进入仙缘地图,也刷到了一些,能够让自己刚刚研究出来的这些知识真正的应用上。’
他不由得有些庆幸,要不是新刷出了一些空冥石,他这次可能就是直接回家了,但那样的话,一个能够让李家扬名的大好时机可就错过了。
就这样,外边的马蹄踢踏踢踏,车轮咯咯吱吱,车厢内李好学吐沫横飞,在这种内外景交织出来的美好环境中,车队行了八日,终于来到了黎朝的都城——托澜城。
“三弟,托澜城到了。”
李二哥这几天可是说爽了,脑子里曾经听过的,自己编出来的所有内容,几乎全都灌输进了眼前这黎朝的君臣二人耳中。
但他虽然爽但不会耽误正事,依然记得李绩学说过有正事要来托澜城办。
此刻,在见到托澜城大门的一刻,他叫醒了闭目打坐的李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