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府里。
周老太太于氏看着周尚书,“老爷这事你怎么看,如果珠儿不中用了,就送依依进太子府吧,几个姑娘中,她才貌不输珠儿。”
老太太说的依依,是她那嫁到定远候府的二女儿,二女儿也继承了于氏的好相貌,定远候府就是个空有其名的候府,二姑爷就是个不争气的东西。
尚书府的二女儿嫁过去生有一子一女,二姑爷风流韵事不断,儿子林文君也是个扶不上墙的人,才刚弱冠之年,房里丫环都被他祸害差不多。
周氏的二妹,周雪云忙于和侯府姨娘们争宠去了,也不管儿子如何混账,反正他这房就她生了一个儿子。
女儿林依依刚满十三,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琴棋书画都没落下,侯府都请了人来家里教导,和侯府其他几房的女儿都一起学习。
周尚书叹息一声,“二女儿家那孩子还小,定远侯家又不中用,到时候珠儿容貌废了就送依依去吧,她才十三岁,再过两年进太子府,恐怕太子妃都生出嫡子了,要走上正妃之位,阻力大很多。”
于老太太叮嘱周郎中去看个究竟,回来要如实禀报,不得隐瞒,知女莫若母,于氏是几个女儿中最有算计的,她肯定会隐瞒真相,怕尚书府不再往楚灵珠身上用心了。
周郎中领命退出屋里,周管家在马车上等着周郎中。
漪澜院里。
周郎中把脉都花了半刻钟,问大小姐有没有吃辛辣刺激的,有没有吃从来没吃过的东西。
楚灵珠含泪摇头,一番望闻问切,周郎中也查不出来原因,只把脉出来大小姐并非处子之身。
周郎中药方都没写就退出去了,周氏急忙追出去,一个大荷包塞进周郎中手里,“请别对母亲说,就说大小姐出府去好姐妹那里赏花,可能是对花过敏。”
周郎中说道,“大小姐你也知道夫人的厉害,这谎话能瞒多久?小人还要在尚书府讨生活,大小姐别为难小人,你还是尽快另请名医看看。”
周郎中把荷包还回周氏手里,很快地出了楚府。
周氏还没从大小姐脸被毁的事上回过神,外面小厮带着一个人来求见。
掀开帷幕,夏知音急切地说道,“昨夜潇湘馆失窃,那个是处子之身的女子,和江南官府的姨娘被人掳走了。”
周氏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夏知音扶她坐下。
周氏一脸疲惫的道,“这事又不敢报官,若是被江南官宦那家知道了,我们吃不了兜着走,你再选人慢慢培养吧。”
夏知音领命出了府。
椒房殿里。
沈医正跪在地上回禀道,“皇后娘娘,微臣实在查看不出来病症,无法对症下药医治,高将军夫人说也有可能是她们在边疆住久了,回到京城水土不服,微臣看这种可能是非常大的,以前有很多这样的病例。”
苏皇后衣袖里的手紧握拳头,威远将军家前面有家训,男子到了四十,若正妻无所出才能纳妾,高家女子不做妾,一旦谁家旁系不守祖训,高家的其他人有权开家庙去出家谱。
太子一定要威远将军支持,必须娶高佩兰为正妃,她这一毁容,别说高家不会让女儿做侧妃,就是皇帝和太子那里都不愿意。
文臣有皇后娘娘外家苏太师支持,武将有边疆的威远将军。
皇后策划得好好的,现在情况有变化,只能让侄女苏纤忆来做正妃。
太子本来和苏纤忆两情相悦,是皇后娘娘找苏纤忆退让太子正妃之位给高佩兰,皇后娘娘给苏纤忆说高佩兰一武将家女儿,正妃之位给她就是一摆设,恩宠都是苏纤忆的。
苏纤忆对自己的美貌很有自信,每次去太子府赴宴,太子都会在没人的时候搂抱和亲吻她,她觉得太子是对他情难自禁。
皇后说道,“听闻你家公子云海在京城,烦劳他过去诊断一二,他在外云游多年,见多识广,也许他有办法,若他治好了威远将军的姑娘,哀家重重有赏。”
皇后话音未落,琳琅公主从外面走进来,走到皇后身边,把下巴放皇后胳膊上。
咧着小嘴笑嘻嘻地说道,“母后把儿臣赏给云海哥哥吧!”
沈医正跪地又一磕头,“公主慎言,犬子桀骜不驯,哪敢妄想攀附皇亲国戚,皇后娘娘别当真,公主童言无忌。”
皇后瞪了琳琅公主一眼,“出言无状,成何体统,一点都没公主的样子,得换一个教养嬷嬷了。”
沈医正跪趴在地说道,“若是娘娘没有其他吩咐,我带犬子去威远将军府看看,娘娘放心,微臣定当尽全力。”
在宫里混了多年的老油条,当然能看出来皇后娘娘这么关心高佩兰的真正心思。
皇后广袖一拂,“退下吧,辛苦沈医正再跑一趟了。”
沈医正听到皇后让他可以退下了,再一次磕头谢恩,颤颤巍巍地站起来退出椒房殿。
出了椒房殿,沈医正恨不得连滚带爬地早点离开,像是后面有吃人的老虎追他似的。
沈医正心里暗暗嘀咕,自己儿子好不容易看上个楚姑娘,结果被霸道七王爷截胡了,自己儿子可能还没放下楚姑娘吧,现在还一天往楚府跑,比七王爷还跑得勤。
沈医正暗暗心疼自家那傻儿子,如何也不能和王爷抢媳妇,今晚回去要好好说道说道了,沈世子每天到晚上才回家,父子俩好久没好好说过话了。
沈世子明确告诉过沈医正,他不喜欢琳琅公主,他不喜欢皇宫,儿子说在皇宫膝盖一天都要跪肿,这时候膝盖还疼着的沈医正,特别佩服自己儿子的先见之明。
清明节后,祭拜了云儿,就还是去灵云寺走一回,得让清心大师尽快带着儿子赶紧开溜,家里庙小,哪里能装下公主那尊大神。
沈医正跌跌撞撞地往宫外走,边走边想着今晚如何安慰儿子,一头撞到一个人身上。
沈医正头都还没来得及抬起来就说道,“不好意思,冒犯了,我人老了不中用了,眼睛不好,走路没走稳。”
沈医正把自己狠贬低一顿,就差上个折子请辞告老还乡了。
那人一把扶起沈医正,一道温和的声音在头顶响起,“大人正当壮年,不必妄自菲薄,本宫对沈医正的医术和人品是知道的,听母妃说起过,当年母妃生我困难,若没有医正大人,就是是一尸两命了。我都还没谢过大人的救命之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