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
崇祯四十七年三月。
澳国境内——澳城,总长府。
在众多记者的共同见证下。
澳国独立军第三集团军司令布尔韦尔威·弗列德在总长府再次接受了郑伟彦的特别嘉奖。
并且,郑伟彦还当众宣布:即日起,澳国独立军副总司令也由布尔韦尔威·弗列德兼任。
自从奈城之战后,布尔韦尔威·弗列德便被郑伟彦包装成了澳国独立军的铁血名将。
也是澳国独立军的一个反明标杆。
现如今,布尔韦尔威·弗列德已经成为了澳国独立军仅次于郑伟彦的二号人物。
而布尔韦尔威·弗列德在军事指挥方面也确实有些过人之处。
可要是把布尔韦尔威·弗列德与“名将”这个词挂钩那就有些名不其实了。
虽然,布尔韦尔威·弗列德以前是雇佣兵出身,可终归都是小打小闹。
对于军事方面虽说也有些研究,可要是在正面战场上与大明新军的那些职业军官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不过,布尔韦尔威·弗列德也有其独特的特点优势。
那就是:比较擅长用非常规方法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而奈城之战就是布尔韦尔威·弗列德突发奇想的一次成功战例。
当然了,奈城之战之所以可以完成全歼大明新军一个加强装甲混编师的壮举,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布尔韦尔威·弗列德发动的不计代价式的人海消耗战术。
也可以说,奈城之战后,布尔韦尔威·弗列德所率领的澳国独立军第七军基本上已经丧失了战斗力。
要不是最后第106装甲混编师的运气差了些,恐怕奈城之战的结局会以交战双方同归于尽的结果而收场...........
-------------------------------------
在奈城之战中尝到人海消耗战术所带来的甜头后,被郑伟彦委以重任的布尔韦尔威·弗列德更加坚定了人海消耗战术在澳国战场上的重要作用。
甚至,在澳国独立军的高层会议上,布尔韦尔威·弗列德不止一次的强调面对各方面都处于优势地位的大明新军。
也只有不计代价的采取“人海消耗战术”才是取得这场战争最终胜利的最大法宝。
而布尔韦尔威·弗列德的这种言论也得到了澳国当家人郑伟彦的鼎力支持。
因此,在澳国战场上,但凡是有布尔韦尔威·弗列德参加的战事,全部都采取了“人海消耗战术”。
这种打法也无疑加剧了澳国独立军的伤亡。
不过,在澳国独立军因为“人海消耗战术”的打法而付出惨重伤亡代价的同时。
布尔韦尔威·弗列德所率领的澳国独立军第三集团军继奈城之战歼灭大明新军第106装甲混编师的壮举后。
又于一个月前,在澳国北部战场上成功歼灭了大明新军太平洋远征兵团的一个步兵团。
虽然,布尔韦尔威·弗列德的澳国独立军第三集团军为了全歼大明新军的这个步兵团导致己方的两个步兵师被吃掉。
但澳国方面却对己方的伤亡闭口不提,而是着重将宣传点放在了再次成建制的全歼了大明新军的一个团级单位上。
布尔韦尔威·弗列德也因此受到了郑伟彦的嘉奖。
这次郑伟彦当众宣布任命布尔韦尔威·弗列德为澳国独立军副总司令,也是为了表彰布尔韦尔威·弗列德的“再创辉煌”。
-------------------------------------
“我早就说过:我们澳国独立军绝对有信心也有能力将澳国战场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帝国坟场”!”
郑伟彦与布尔韦尔威·弗列德一起站在讲话台上,向在场的记者们再次放出豪言。
“虽然,面对大明新军的疯狂反扑,我们澳国独立军每一场战斗都打的异常艰难。”
“但是,我们有铁血司令官布尔韦尔威·弗列德以及千千万万前赴后继、悍不畏死的反明战士!”
“不久前,澳国独立军在北部地区的战场上再次成功全歼了大明新军的一个精锐步兵团。”
“而指挥这场战斗的正是我们刚刚接任澳国独立军副总司令的布尔韦尔威·弗列德将军。”
“布尔韦尔威·弗列德将军,我相信澳国独立军在你的指挥下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不可一世的大明新军终归会在澳国大地上折戟!”
说着,郑伟彦亲手将一枚金质奖章替布尔韦尔威·弗列德佩戴在了胸前。
布尔韦尔威·弗列德当众向郑伟彦回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多谢总长信任!我一定不会辜负总长的期盼,用实打实的战绩来回馈总长的栽培!”
“好!那我就在澳城恭候更多佳绩的传来了。”郑伟彦笑着与布尔韦尔威·弗列德握了握手。
在众多记者面前再次树了一把礼待下属的人设。
“相信大家也有很多问题想问。”郑伟彦紧接着说道:“正好今天我们刚上任的独立军副总司令也在。”
“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现场提问,我和弗列德将军都会一一解答。”
“布尔韦尔威·弗列德将军,您好!”
郑伟彦的话音刚落,立即就有记者抢先进行了提问:“我是《世界观察者》周刊的记者沈大永。”
“有消息说前不久在澳国北部地区所发生的那场歼灭战之中,澳国独立军虽然全歼了大明新军的一个步兵团。”
“但是澳国独立军却为此付出了将近三个师的伤亡代价才换来了这么一场所谓的“大胜”。”
“请问真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贵方大力宣传的这场“大胜”真的是损失了将近三个师的代价才换来的吗?”
“如果这个说法属实的话,对于澳国独立军而言这还算是一场胜利吗?”
“你刚刚提到的这种说法应该是出自于大明新军太平洋远征兵团的官方公告吧?”
布尔韦尔威·弗列德正色而言:“我不否认在与大明新军的作战中,我们澳国独立军的伤亡占比一直都是远高于大明新军的。”
“这一点也没什么可避讳和隐瞒的。”
“毕竟,我澳国独立军面对的是大明新军这支当今之世装备最精良、综合战力最强大的武装力量。”
“如果我说我们与大明新军的战损比保持着1比1的比例,那才是糊弄人的鬼话呢!”
“面对大明新军这种对手,我们澳国独立军想要达成我们预想中的战略目的付出远高于对手的伤亡代价是在所难免的。”
“事实上,在我们澳国独立军的内部军事会议上,我就不止一次的说过:在与大明新军的交战中,如果我们澳国独立军可以做到用一个师来换取对方的一个团,那就不算亏!”
“不止不算亏,应该说是大赚大胜!”
“众所周知,大明新军在澳国战场上可谓是以压倒性的优势在作战。”
布尔韦尔威·弗列德顿了顿,继续说道:“澳国战场的天空上飞着大明新军的战机。”
“海上满是大明新军的战舰。”
“而陆地上,大明新军的地面部队都是在己方的炮火覆盖、空中的狂轰滥炸后,才会出动。”
“大明新军的士兵们是怎么作战的呢?”
“他们是躲藏在己方坦克、战车的后面,以步坦协同的队形展开进攻。”
“而且,在单兵装备上大明新军的士兵也是妥妥的豪华套装。”
“反观我们澳国独立军的士兵,与大明新军对比起来,那已经不能用“寒碜”二字来形容了............”
“但是,即使是在这种敌我综合实力极度悬殊的局面下,我们澳国独立军仍然打出了自己的坚持与傲骨!”
“我们仍然取得了奈城大捷等令天下人都感到无比震惊的胜利。”
“所以,我说我们澳国独立军如果可以用一个师的伤亡代价来换取大明新军的一个团,那对于我们澳国独立军而言就是一场胜利!”
布尔韦尔威·弗列德环视着在场的记者们,神色郑重:“因此,在这里当着诸位媒体记者朋友的面。”
“我布尔韦尔威·弗列德可以非常明确的告诉大家:北部地区的这场战事对于我们澳国独立军而言绝对是一次胜仗。”
“据我所知,这次被我们成建制歼灭于北部地区的这支明军,在大明新军之中属于尖刀团序列。”
“在澳国战场上那是相当的活跃。”
“这次我们独立军为了歼灭该团,也是做了非常周密的部署和安排,这才有了此次的大胜!”
“当然了,不可否认:大明新军的战斗力的确是非常的强悍。”
“而作为大明新军的尖刀团,该团的战斗力更是出众。”
“并且,我们在围歼该团的时候还遭受了大明新军的火力打击和空中干扰。”
“但是,我方最终还是完成了预期目标成功复刻了奈城之战的胜利。”
“为此我们也付出了较大的伤亡代价。”
“但是,我们的伤亡绝没有大明新军方面所宣传的那样夸张!”
“三个师的伤亡代价完全是大明新军方面单方捏造出来的虚假数据。”
“他们故意夸大我方的伤亡情况,无非就是为了挽回己方的颜面而已。”
“刚才我也说了:我们澳国独立军在这场战事中的确付出了非常惨重的伤亡代价。”
“据战后统计,我方的一个主力师和一个预备团丧失了战斗力。”
“这就是我方在这场战事中所付出的真实伤亡情况。”
“刚刚我也说了,如果可以用一个师的伤亡来换掉大明新军的一个团,那对于我方而言就不算亏。”
“有人可能会说了:那你们这不是付出了一个师外加一个团的伤亡代价才换了大明新军的一个团吗?”
“这个标准是不是已经超标了呢?”
“答案是:没有超标!”布尔韦尔威·弗列德自问自答:“因为,我们这次成建制歼灭的是大明新军序列中的一个尖刀团,属于精锐之中的精锐。”
“所以,我认为:我们这次能够以损失一个师外加一个团的兵力吃掉大明新军的这支尖刀团简直就是一波血赚!”
“否则的话,我们也不会对这场战事如此大张旗鼓的来宣传。”
“感谢布尔韦尔威·弗列德将军如此细致和耐心的现场解答。”另一名记者紧接着提问道:“布尔韦尔威·弗列德将军,您好!”
“我是《军事解析》周刊的记者顾方行。”
“刚才您在回答上一个问题的时候提到:澳国独立军用一个师换大明新军一个团都不算亏。”
“而且您还说自己在内部军事会议上不止一次说过这种话。”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澳国独立军所谓的“制胜法宝”就是要以“人海消耗战术”来试图对抗大明新军呢?”
“如果澳国独立军真的是想要以“人海消耗战术”来取胜,以澳国独立军的兵力还能支撑多久呢?”
“我们知道,现在澳国战场上大明新军的总兵力已经超过了百万规模。”
“在兵力对比上,澳国独立军好像并不占优吧?”
“那你们这个所谓的“人海消耗战术”是不是就存在一个后继无力的难题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还是由我来细细回答吧。”
郑伟彦笑道:“今天,在这里我还要向大家公布一个好消息。”
“那就是:“独立同盟”各个成员国的援军不日将抵达澳国加入到对抗大明新军的第一线!”
郑伟彦信心满满地说道:“相信大家也都知道,现如今我们“独立同盟”的成员国已经增加到了五十三国。”
“我们已经达成了共识,为了天下反明大业的推进,“独立同盟”另外五十二个成员国都会向澳国战场派驻援军参战。”
“所以,兵力短缺的问题对于我们澳国独立军而言只不过是暂时性的问题。”
“我们身后还有五十二个誓与暴明势不两立的坚定盟友!”
“我们身后还有千千万万数不清、杀不尽的反明志士...............”
“故此,我们绝对有信心将“人海消耗战术”进行到底,以此将不可一世的大明新军彻底拖垮、拖死在澳国战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