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朕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当初大明一举击败泰西十一国联盟之后顺势将所有的海外之地划分成了为数众多的海外藩属国的策略是不是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朱由检看着正在陷入沉思的朱慈煜,笑了笑:“也许我们一直都忽略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朝廷虽然为这天下成百上千的海外藩属国制定了一个还算完善周全的管理体制。”
“并且,驻军和藩属国的主要官员也都是朝廷派遣。”八壹中文網
“按理说海外藩属国基本上是已经被剥夺了发动叛乱的最主要途径。”
“但是,现实又是怎么样呢?”
“被朝廷派去代表我们朱家皇族的荣誉国王率先和朝廷唱起了反调。”
“紧接着又出现了非洲乱局。”
“表面上来看,发生这些乱局的原因首先是因为朝廷出现了郑伟彦这个逆贼给朱由崧这些本就心怀不轨之徒可乘之机。”
“也因此才给了瓦国摩尔霍·纳巴之流在非洲闹事的底气。”
“可仔细想想,朕却觉得现在发生的这一系列乱事却又等于是上天给我们纠正错误决策的一个启示。”
“朕现在还尚在,就出现了这么多乱子.............”
“很难想象,等朕百年之后,这种事情是不是还会发生?”
“如果现在让朕回答这个问题的话,朕的答案必定是肯定的:一定会发生,而且很大可能比现在还要严重。”
“现如今的大明新军还正处于兵锋强盛之时。”
“朝廷的各项响应机制也可以较为高效的运转应对。”
“但是,谁能保证几十年后或者是百年后朝廷还能不能维持现在这种高效的状态?大明新军还能保持现如今的强军之态吗?”
“朕现在给大明新军以及朝廷架构设计的还算不错。”
“但这套东西能够经受多少岁月的侵蚀还真不好说。”
“想当初,太祖开创大明之时,为了吏治清明制定了那么多防治贪腐的律例,执行的也较为到位,大明兵锋也在天下间难逢敌手。”
“可谁能想得到,朕继位之前,大明的军队就已经沦为了摆设,官吏贪墨更是达到了难以想象之地步!”
“若不是朕抵住压力力行新政,恐怕大明早就被建奴所灭..............”
“父皇,儿臣以为大明现行的监察体制和大明新军的治军理念至少可以保证大明百年不腐!”
“那百年之后呢?”朱由检摇了摇头:“百年之后,如果朝廷的这些制度得不到很好的落实,整个国家就会走向衰败。”
“而到那个时候,这成百上千大大小小的海外藩属国就会成为大明最致命的隐患!”
朱由检叹了口气:“所以,朕思来想去,也许只有将整个天下彻底变成一个完完整整的整体才可以将这种隐患缩减到最小。”
“虽然这种隐患不可能完全避免,但配合不断的洗脑政策利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将世界各地的思想全部统一起来,还是可以将此种隐患降到一个相对可控的程度。”
“如果世界各地的百姓以后都发自内心认可自己就是大明子民而没有其他之分的话,对于整个天下才是最好的状态。”
“父皇的意思是:将大明彻底变为一个民族大融合的庞大王朝?”
“没错!”朱由检点了点头:“而且,朕也认真想了一下。”
“想要实现这一全新的规划,也只有如今的崇祯盛世才有机会和实力将这一规划变为现实。”
“趁着朕现在在天下还有些影响力,趁着大明新军和朝廷还有实现这一伟业的实力,是得抓紧时间把此事推进下去了。”
“所以,此次乱局也将作为朝廷对所有海外之地统一调整规划的契机。”
“大明新军在平定非洲乱局的事情上能不能做到速战速决是非常关键的重点。”
“只有让天下人明明白白的看到大明新军依旧是那个无往不胜的常胜之师才能给予那些心怀不轨之人足够的威慑力。”
“如果连非洲的乱局,大明新军都无法快速解决的话,那就不要谈什么整合海外之地的计划了。”
“煜儿,对此你也要有一个心理准备。”
朱由检目光看向朱慈煜,嘱咐道:“身为大明储君,如果天下的局势需要朕御驾亲征的话,你就要负起监国之责了。”
“父皇,我大明新军兵多将广,不至于劳烦父皇亲征的地步吧?”
“朕只是打个比方而已。”朱由检笑了笑:“但,现如今朝廷处于非常之时。”
“即使朕用不着御驾亲征,你这个大明太子也得做好随时监国的准备。”
“这次乱局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天下兴衰。”
“朕绝不能容许自己操劳半生才开创的这崇祯盛世就这么由盛转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