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东暖阁。
“应天府的事情,朕已经交给国务府让他们去处理了。”
“看来太子这次微服私访很有必要啊!”
“借此机会让太子去各地暗查一番也不错。”
朱由检站在御案前一边活动着身体,一边对近旁的王承恩嘱咐道:“太子的安全问题你那里可不能出现一丁点的差池。”
“是!请皇上放心,奴婢已经安排了东缉事局最顶尖的高手暗中随行护卫,绝对万无一失!”
“嗯,那就好。”朱由检点了点头:“能够发现问题是好事。”
“听说太子他们在应天府的暗查之所以会那么高效,你派去太子身边的那几名护卫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回皇上,在明面上跟着太子殿下的那四名护卫,不仅武艺高强,而且也是东缉事局的顶级密探。”
“奴婢千挑万选,才选中了他们四人跟在太子殿下身边,一来护卫,二来也可以更好的帮助太子殿下进行暗查。”
“好!你在此事上考虑的相当周全,等太子回京后,朕自会论功行赏。”
“启禀皇上,温辅到了!”
还没等王承恩谢恩,门外便传来了小太监的通报声。
“传!”
“遵旨。”
“皇上,那奴婢就先下去安排晚上的晚宴事宜了。”王承恩随即向朱由检躬身告退。
-------------------------------------
“臣温体仁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坐吧。”朱由检活动完身体后,也走回御案前坐了下来。
“谢皇上赐座。”
“昨天你给朕的折子朕看过了。”
“今天让你来,就是为了跟你好好说说这个问题。”
朱由检直奔主题,开口言道:“应天府的那个副州长冷安民就是一个非常突出的负面典型。”
“虽然,在经济上冷安民没有被查出问题。”
“但是,冷安民对权力的痴迷程度却是值得引起朝廷警醒的。”
“为了争权保持自己的权力地位,冷安民在应天府大肆任用亲信。”
“这不会是典型的结党营私吗?”
“还说过什么想要在应天府做官,能力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得“忠心”会站队!”
“冷安民所说的“忠心”可不是指的对朝廷的忠心。”
“而是说的是对他个人的顺从。”
“听说这个冷安民在任期间,满口的为国为民,经常把守原则、守规矩放在嘴上。”
“可实际上呢?说一套做一套!”
朱由检提起这个冷安民就是一肚子气:“特别调查组找上门去的时候,这个冷安民竟然还在为自己歌功颂德、极尽狡辩。”
“这种整天把大道理挂在嘴边却不干实事的“嘴把式”官员最是可恶!”
“他们做什么事情都是以自己的政治前途为先决条件,脑子里整天想的最多的也就是如何往上爬。”
“这个问题很严峻,大明地方上还有多少像冷安民这样不干实事的“嘴把式”官员,一定要严查。”
“发现一个处理一个。”
朱由检沉声言道:“对于那些造成恶劣后果的,可不就是罢官那么简单了。”
“是!臣昨天晚上连夜召开了紧急会议,重申了这个问题。”
温体仁赶忙回禀:“对于冷安民这种不干实事、没有担当的官员,我们绝不姑息。”
“臣已经严令组织部在官员考察任用上加强把关力度了。”
“要从根源上坚决杜绝冷安民之流的“嘴把式”官员。”
“这话你算是说到点子上了。”朱由检点了点头:“出现冷安民这种现象,说明国务府在官员考察任用和监管上还存在很大的不足。”
“要把那些形式主义杜绝掉,将那些真正勇于干实事的官员提拔上来。”
“就拿应天府为例吧。”朱由检不由感慨道:“州长陈仕诚和那个“嘴把式”冷安民就形成了一个非常鲜明的对比。”
“一个是想干事、敢干事!而另一个呢?只顾着个人的仕途,而全然不顾百姓的利益。”
“对了,那个冷安民你们是怎么处理的?”
“回皇上,由于冷安民在应天府为官之初也是作出过贡献的,而且冷安民的大哥冷安荣又是为科技院作出重大贡献的新学专家。”
“五年前,冷安荣为了研究科技院的科研项目积劳成疾牺牲在了科研岗位上。”
“另外,据查:冷安民虽然存在任人唯亲的事实,却也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所以,我们经过慎重考虑,决定给予冷安民降职罢官提前退休的处罚。”
“便宜他了。”朱由检冷声道:“这要是放在前些年,朕非得拿他的脑袋以正风气!”
“国务府要以冷安民这个负面典型好好整顿一下官场上的这种不正之风。”
“特别是对于结党营私的现象务必要坚决给予严惩。”
“不贪不占绝对不是衡量一个官员好坏的唯一标准。”
“不做事、没有担当、整天只想着争权的官员,留他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