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府市政厅。
“今天会议的议题是关于晓庄村的拆迁规建的问题。”
“随着不断的深入改革,大明已经处于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
“未来对各种矿产资源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特别是煤矿的需求,商用、民用的需求连创新高。”
“需求的增加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陈仕诚亲自主持着会议:“所以,煤炭业也给我们带来了崭新的机遇。”
“青龙山以及晓庄村的煤炭山都是咱们应天府的重要煤炭矿产区。”
“晓庄村的动迁我觉得已经不能再拖下去了。”
“那里位于矿区,当地百姓长期生活在那里不仅存在安全隐患,他们的生活质量也令人担忧啊!”
“所以,我觉得...........”
“陈大人,我还是要打断一下。”应天府市政厅第一常务副州长冷安民开口打断了陈仕诚的发言。
“关晓庄村的动迁问题,咱们市政厅不是早就议过了吗?”
“而且,晓庄村的动迁问题早在一年半以前市政厅就已经下发了正式的行政文件。”
“这也是杨同山州长离任前就定下来的事情,这已经定下来的事情,就没必要再拿到会上来说了吧?”
陈仕诚自然听出了冷安民这番话的意思。
那就是说:这事在你来应天府上任之前,市政厅就已经就此事出台了相应的政策。
难不成,你这刚来一年时间就想把自己前任定下的政策给否定了?
更何况,晓庄村动迁的事情也是拿到市政厅会议上讨论之后才定下来的。
完全符合正常程序,此事市政厅已经下发了正式的行政文件。
更重要的是:当初,晓庄村动迁的标准也是冷安民主抓的,具体的民调和最后拿出的方案也是冷安民一手主办的。
陈仕诚刚到应天府上任的时候就曾经就晓庄村动迁的事情开过一次会。
不过,在冷安民的主导下,那次的会议结果还是依照原来的政策来办。
陈仕诚在会上提出要降低标准推动晓庄村动迁的提议没有被通过。
当时,陈仕诚“初来乍到”,也不想和冷安民在这件事情上闹的太僵。
所以,从那次会议后,陈仕诚也就没有再提过晓庄村的事情。
没想到,今天一早,陈仕诚突然通知市政厅的领导班子开会,竟然又把晓庄村动迁的事情给拿了出来。
在这件事情上,冷安民肯定是不想让步的。
因为,当初市政厅就晓庄村动迁问题所下达的市政厅第三十九号文件,就是根据冷安民的意思拟定的。
现在陈仕诚要根据自己的意思在晓庄村动迁的问题上做出改变,那就势必就得把市政厅第三十九号文件废除。
这不是明摆着打他冷安民的脸吗?
第三十九号文件才颁布了一年半的时间,要是就这么被废除了,这就说明第三十九号文件制定的标准是错误的。
要是过上这么三四年的时间废除第三十九号文件,冷安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不和他陈仕诚唱反调了。
可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要拿第三十九号文件开刀。
这就等于是间接否定了冷安民的工作能力。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冷安民是肯定不会让步的。
-------------------------------------
“冷大人,这话也不能这么说吧?”
陈仕诚缓声言道:“咱们市政厅定下来的事情也是可以改的。”
“只要是不合时宜的决定,咱们就得尽快改过来。”
“不要怕承担责任就得过且过,这种工作态度可是要坚决杜绝的!”
“陈大人,好像并没有人要推卸责任吧?”冷安民反问道:“我们的工作可都是按照工作章程严格执行的。”
“怎么听陈大人这话,搞的我们就好像是懒政不作为的样子..........”
“上次的民调结果是:同意动迁率百分之九十一,还差了百分之四。”
“根据出台的相关标准,同意动迁率必须达到百分之九十五才能进行动迁!”
“不是咱们不作为,而是没有达到动迁标准。”
“有些村民不想挪地方.........”
“那就提高补偿标准,有实实在在的好处,我就不信他们会不动心。”
陈仕诚沉声道:“再说了,晓庄村位于矿区,迟早是要成为开采区的。”
“到时候他们一样也得搬。”
“而且,刚才冷大人不是也说了吗?”
“百分之九十一的人都愿意动迁,我们总不能为了那么一小撮人不同意就不去尊重绝大多数人的意愿吧?”
“陈大人,这件事可不能单纯这么来看。”冷安民寸步不让:“既然市政厅已经下达了正式的行政文件。”
“那咱们就必须得按照文件上的标准来执行。”
“否则的话,市政厅下达的行政文件岂不是成了摆设?市政厅的权威性在哪里?朝廷的威严在哪里?”
“所以,这绝对不是简单的多数服从少数的问题!”
面对市政厅一二把手的“神仙打架”,在场的其他人都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这种情况下,对于下面这些人而言,最聪明的做法就是:沉默是金............
“这正是我要说的。”陈仕诚看着面色严肃的冷安民:“市政厅办事肯定是要依照规矩的,这一点谁也不能例外。”
“废除第三十九号文件,制定新的动迁标准,这件事不就可以解决了吗?”
“朝令夕改实乃大忌,三十九号文件才出台一年多的时间就废除?这恐怕不太合适吧?”
冷安民依然没有让步:“三十九号文件的相关标准都是根据晓庄村的实际情况和市财政情况综合评估后制定出来的。”
“就凭陈大人一句话就否定三十九号文件的正确性,这未免也太儿戏了吧?”
“今时不同往日了,朝廷三令五申在地方政务上一定要杜绝“一言堂”的现象。”
“地方主官一句话就能把所有事情都定下来的旧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陈大人,您说是不是这么回事?”
“我们不能犯错误啊,也不能看着有些同僚犯错误,这才是尽职尽责!”
“温辅不是一再强调地方政务一定要坚持集中决策制吗?这也是咱们大明政务改革的一大特点。”
“也是我们全体官员的基本原则。”
“不能为了讨好某一个人而违背意愿、违背原则去犯错误,这才是改革创新下的好官!”
“冷大人说的没错。”陈仕诚看着慷慨陈词的冷安民,也正色道:“没有人要搞什么“一言堂”。”
“好!那咱们就按照章程来办,要公平公正的进行集中表决。”
“我提议今天我们就对是否废除三十九号文件进行表决。”
陈仕诚环视了一圈沉默不语的众人,继续言道:“正如冷大人所言,我们要实事求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使自己的表决权。”
“这样吧,现在先暂时休会一刻钟,给大家一个考虑时间。”
“一刻钟后,咱们继续开会,正式进行公平公正的集中表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