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明一边积极推进革新进程一边与泰西十一国联盟打着口水仗的时候。
泰西十一国联盟也作出了非常重大的战略调整。
在与大明的全面竞争中吃了很多亏的泰西十一国联盟突然灵机一动,开窍了!
眼看着大明在一项项革新举措中越来越繁荣兴盛。
泰西十一国联盟的高层们终于坐不住了。
他们在马德里的王宫里碰了头,讨论了七天七夜,最终制定出了一个新的方案。
那就是:全面仿造大明的发展模式以改变现状。
简单来说就是:抄作业!
大明搞什么,泰西十一国就搞什么;大明革新,泰西十一国也革新...........
总之一句话:大明做什么,泰西十一国就跟在后面“抄”。
于是,当得知大明新军已经正式推行军衔制度与全新的建制改革后,泰西十一国联盟也紧随其后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军事改革。
他们将大明新军的革新制度直接搬了过去,军衔制度以及军、师、旅、团、营的建制也全都搞了起来。
看到大明朝廷开始在社会上有意识的让女人也参与到各行各业中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他们也跟风效仿。
甚至,看到越来越多的明人喜欢喝甜饮,泰西十一国联盟也引进了柳泽宇搞出来的“新茶饮”............
-------------------------------------
乾清宫——东暖阁。
内阁首辅孙承宗与内阁次辅徐光启正在面圣。
“听说这些泰西人现在实行了新的策略,全面模仿咱们大明的发展模式?”
朱由检扬了扬手中的奏折,好笑道:“朕听说他们连坊间较为流行的“新茶饮”都照搬过去了?”
“甚至,这些泰西人也开始演小品说相声了?”朱由检的脑海里一闪现泰西人演小品说相声的画面就忍不住想笑...........
“回皇上,正是如此。”刚刚被赐座坐下的内阁首辅孙承宗回禀道:“商业、民生、军事,他们全部都来了个照搬............”
“现如今,泰西十一国的军队也推行了军衔制度。”
“军队建制也是仿造了我们大明新军的建制进行编组的。”
内阁次辅徐光启也接着言道:“在科技领域也是如此。”
“不过,由于我们在人才方面的优势,以及对重要科技技术的严格保密,他们已经转变了思路开始以仿造为主,研发出替代品作为过渡。”
“比如他们的军队改革,制度上虽然可以照搬我们的,可武器装备方面他们却暂时没有这种条件。”
“所以,泰西十一国联盟便改进出了一种可以大规模列装的前装式线膛燧发枪作为主战武器。”
“另外,他们的精锐部队则会装备类似于“三号后膛燧发枪”的一种后装式燧发枪。”
“看来激烈的竞争的确是技术革新发展的最好推动力啊!”朱由检闻言,不由感叹道:“泰西十一国也搞出了后装式燧发枪?”
“回皇上,泰西人现在小范围装备的后装式燧发枪与咱们之前的“三号后膛燧发枪”面临着一个相同的问题。”
孙承宗随即解释道:“那就是:工艺较为复杂,造价较为高昂!”
“因此,泰西十一国联盟只是将这种昂贵的后装式燧发枪少量装备给了他们的精锐部队。”
“不过,泰西十一国的部队已经基本实现了前装式燧发枪的全员列装。”
“泰西人装备的这种前装式燧发枪造价相对低廉,制造也相对简单,倒是非常符合泰西十一国的实际国情。”
“让他们折腾去吧,大明周边最难啃的一块骨头已经被我们啃下来了。”
朱由检缓声言道:“接下来,我们得加快步伐整合其他地盘了。”
“等把大明周边给收拾利索,也就轮到泰西十一国了。”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大明新军的扩军计划也要适当的提提速了。”
“与泰西十一国的战争将是一场世界性的大战,也将是我大明开国以来最大的一场战事。”
朱由检看了看孙承宗与徐光启,正色道:“我们要是可以一战把整个西方世界都给打趴下了。”
“我大明的后世儿孙也就可以多过些安稳日子了。”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西夷老实下来!”
“不经历战事,这些西夷总会以为我大明虽然强盛,可只要他们抱成一团还是可以与我们大明掰掰手腕的。”
“总有一天,朕会让他们明白:就算他们搞出了一个泰西十一国联盟,在大明面前也只有俯首称臣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