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端了一碗绿豆汤,喝了一口,笑眯眯的道:“坐了车是有点冷啊,喝点热的,我们今儿可全都来了,你这小羊够不够吃哦。”
“够了,大伯,我还准备了几个小菜,一会儿炒一炒就行。”
陈元点点头,转头看过来拿汤喝的陈证:“你们最近注意着些呀,这两天镇上都来了些流民,谁知道他们会往哪里走。”
许叶怔了一下:“什么流民?”
这方面的事自然是柳言昭要熟一些,他经常出入县城,更了解情况些。
“去年北方受了雪灾,前几个月又涨水,朝廷从南方调了粮食,受灾的地方粮价还是涨得不成样子,我们县都有不少人运粮食去分一杯羹,你瞧今年收粮的人有多少,价格也比去年高好些。
“好些人受了灾在家里活不下去了,就往南方走,他们有些家也没了地也没了,就想着换个好混日子的地方。或是乞讨,或是偷些,抢着,看情况好了再回去,有些回不去了,就哪里有口饭吃在哪里住下,反正什么人都有,是要注意些,不过县里大人已经安排了人控制了,不必太忧心。”
陈证表示明白,不过他心里也并不担心,村里人多,几个流民可做不了什么,就是得防着他们点罢了。
杨老头和杨婆子倒是不经常来,杨婆子平日里虽有些斤斤计较,也爱说闲话,这些年照顾三个孩子还算尽心,今日两家都要来,陈红也不好把她一个人留在家里。
方氏让老头子顾着他们一些,陈证就陪着他们说话,杨婆子跟男人们没什么话说,看徐氏在一边带孩子,就给她端了一碗汤,和她说话去了。
“这两小闺女长得真是一模一样呀,可真乖,我看你那三个小子也长得像极了。”
徐氏笑道:“一胎生的,自然是像的,你家那俩孩子不也一样。”
“也是。”杨婆子瞧了一眼那边,悄悄与徐氏说:“这就是捡的那闺女,模样可不如小叶的这两个。”
“女大十八变,长大了就好看了呢。”
“是,我瞧你三个儿子就长得很好,你福气在后头呢。”
徐氏虽和杨婆子不熟,只听过她几句闲话,可杨婆子嘴巴抹蜜似的,指着几个孩子一直夸,徐氏听了心里也高兴,也夸回去,两人聊得欢快的很。
陈红虽不屑杨婆子这些招数,这也是她第一次带杨婆子回娘家,看她好歹和人好好相处,没说些什么乱七八糟的,心里还是松了一口气。
许叶炒了几个小菜端出来,看羊肉已经烤的差不多了,就抹了酱,然后小心的片肉,一盘盘肉端上桌,喝酒的就下酒,不喝酒的就配粥。
等肉剔完了,就把砍骨头啃,几个娃娃守着桌子啃的满嘴都是油,陈家兴的小女儿正在换牙,还把牙啃掉了一颗,哇哇的哭得不行。
除了她大伙儿都高兴得不行,这羊反正是一点也没浪费,几家人吃到了天黑尽,也不打算回去了。
许叶趁机提了一下两个弟弟的事,陈元他们都张口答应会帮他们看一看,徐氏连连谢过。说完话,方氏和林氏打头去收拾屋子,孩子多,有些住不下,打算分几个住到柳家去。
一行人打了火把往柳家去收拾屋子,结果刚到柳家,就瞧着门口有个孩子,似乎是睡过去了,几人赶紧把他抱起来,虽然现在天还不是特别凉,可这孩子穿的极少,冰得很。
许叶就让陈英把他抱到陈家,几个孩子还在烤红薯,还有火,正好也让柳言昭看一看。
等许叶和陈红收拾了屋子回去,那孩子已经醒了,方氏给他热了些稀饭,他正小口小口的吃,柳言昭已经把过脉了,没什么大问题,就是有点冻着了,估摸着很久没吃饱饭了,瘦得很。
林氏叹息道:“也不知道是谁家的孩子,明儿一早抱出去问一问吧。”
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他那样应该是被人扔在那里的,而且看他身上的衣服,又脏又破,八九成是流民家的孩子,只是不晓得为什么偏偏扔在柳家门口。
第二天,许叶送走了娘和弟弟,就拿了两套陈勤的衣服去柳家看那个孩子,柳言昭一大早已经出去打听过了。村口的婶子说,昨天有个人抱着这孩子来问柳家,她当是看病的,就给他指了路,其他就不知道了。
柳家有不少人在看热闹,陈英怕吓着孩子,只抱给她们看一看,问一问有没有人认识,就抱回去了,许叶挤进去,上次娇娇被捡回来的时候可没这么多人。
“今儿怎么这么多人?”
陈英叹口气:“听说是个男孩,有几家想来看看,能不能带回去养,可是......”
“怎么?”
“这孩子昨天到现在一句话都没说过。”
许叶看了眼那孩子,虽然瘦,可有那么高,骨架也看得见,看着比陈勤还要大些呢,至少四岁了,怎么也该会说话了,她闺女才快两岁呢,都会叫人了,这怕不是个哑巴吧。
陈英也说不准,那孩子能吃能睡的,走路也稳当,就是问什么都不张口,只拿眼睛盯着他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