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对张清远来说,又是六天的重复日子,每天只要没事,就泡在藏书楼,就差住里面了。
当然,如果有工作安排下来,张清远也会保质保量地完成,并不会因为急着回去看书而敷衍了事。
张清远并不清楚,孙兴看向他的目光,愈发柔和了。
忙完饭馆的事,李若兰又开始了教子模式,白天除了照看栋子,就是关心关心正在读书的儿女。
对于栋子只想着玩,不喜欢读书的问题,李若兰也找到了解决办法。
那就是将柱子也叫过来,两个孩子一起学。
本来一坐下学习,屁股便跟针扎一样的栋子小朋友,因为柱子坐在旁边,立时稳重起来。
没办法呀,每次一听到娘亲夸柱子,栋子小朋友就不平衡了。
哼!不就是读书嘛!我也行!而且我肯定比小柱子强!
不过吧,柱子怎么说也大一点,再加上本身也是个沉稳性子,接受度、学习能力等各方面都不错。
当然了,我们的栋子也不是个弱的,关键是好胜心爆棚,所以火力全开后跟柱子不相上下。
就这样,两个小朋友暗自较着劲,然后齐头并进。
因为儿子要跟着大嫂上课,春桃也不去饭馆了,在一旁当听众。
春桃平常虽然也会教导柱子,但比起大嫂来说,还是差得远呢!
看着儿子认真学习的样子,春桃很是欣慰。
这样教了几天后,说实话,李若兰有些不耐烦了,关键这俩小家伙,热情度太高了,一天到晚就知道学,就知道比,搞得自己都有些招架不住了。
想让春桃来吧,可春桃坚决拒绝,自己肚子里这点子墨水,还是算了吧。
接着,李若兰又把视线放到了刘静香身上。
刘静香本身也是拒绝的,生怕自己教不好。
李若兰是这么劝的:“静香啊,你现在也三个月了,又没什么不舒服的感觉,平常还没什么事,不如就教教两个孩子吧,启蒙而已,不用怕教不好,我都会在一边听着的。
“而且啊,等你肚子里的孩子再大一些,就能听到外面的声音了,你每天教栋子和柱子念书,让你肚子的孩子也听一听,从娘胎里耳濡目染,生个男孩以后绝对读书好,生个女孩肯定跟你一样优雅。”
春桃也点点头,帮忙劝:“静香,大嫂说的对,二嫂也觉得你能行,你从小就读书,比二嫂强了不知道多少倍,有你教柱子啊,二嫂放心!”
经过大嫂和二嫂的鼓励,被赶鸭子上架的刘静香也只能犹豫着表示可以试试。
跟李若兰的开朗外向不同,刘静香是那种典型的古代女子,说话轻声细语,性格温温柔柔,第一次教栋子和柱子的时候,脸都红了。
好在栋子和柱子对温柔又漂亮的三婶都很有好感,就算三婶讲话磕磕绊绊,两个小家伙也不在意,认真听着。
刘静香看到两个小家伙这么配合,以及旁边两个嫂子鼓励的眼神,忐忑的心情渐渐放松,语言慢慢变得顺畅起来。
接下来就顺利很多了,刘静香上午吃了早饭,坐在李若兰给准备的椅子上,栋子和柱子坐着小板凳,开始上课。
目前主要教学内容是讲解《三字经》,因为两个孩子还小,防止两人不耐烦,所以教一个时辰,中间会休息三次。
等下午,两个小家伙睡醒了,就是由李若兰和春桃一起,带着涂涂画画,看看卡片,再让刘静香带着粗略地认认字。
看着栋子认真学习、不想输给柱子的样子,老母亲差点泪奔,这个小魔王也有今天啊!
谁能信这个小朋友以前最是调皮捣蛋了呀!
想想自己之前的日子,这个孩子教起来多费劲哪!
画也不画,就知道搞破坏,卡片也不看,就差直接给撕掉。
果然孔夫子说的对,因材施教最重要!